作為大眾投資理財方式之一的股票投資,已經得到廣大投資者的認可,投資股票市場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投資者都想在股市中掙大錢,但作為一種投資,有賺就必然有賠,而且賠錢的比例往往比較大。也許有的投資者認為,股市裡賺錢無非是低買高賣,然後重複操作,就可以不斷獲利。這話似乎很有道理,也很正確。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很多時候往往買的不是低點卻賣在了低點;該賣的時候沒賣,該買的時候沒買。
造成投資失誤的原因就是投資者不知道如何把握買點和賣點。也就是說,投資者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要在什麼時候買,在什麼時候賣,更沒有一個合理的止損和止盈計劃,這在股市中是非常危險的。我們除了要關注賬面上那些時刻變化的數字,更重要的是要關注隨時到來的風險與機遇,也就是關注買點和賣點的提示訊號,只有這樣,才能在股市中做到遊刃有餘,張弛有度,實現穩定的獲利。
在漲跌停板交易制度下,以漲停板最有力,但是,物極必反,在相對高位或在大盤不好盤整震盪時,主力有可能借漲停板出貨。投資者在這些漲停板帶來的巨大利潤面前很容易盲目追漲而忽略主力的陰謀,一不小心就會陷入主力利用漲停出貨的陷阱:在高位接盤,最終割肉出局。
實戰中,炒作手法高明的少數市場主力往往以漲停板為幌子,達到順利派發、套取大量現金的目的。當某隻股票連續一段時間暴漲後,主力用大筆買單封住漲停,吸引許多中小散戶跟風以漲停價格排隊等待買入。這時眼見買入者眾多,主力迅速申請撤單成功後,便開始全力出貨,大量拋售。漲停板被開啟,由於買入者眾,主力不愁找不到買主,迅速達到出貨的目的。
首先,我們應該如何去判斷個股漲停是否為假漲停呢?
(1)不要認為封漲停都是主力大力運作的結果,有時僅是四兩撥千斤而已。一天某股成交了200萬股,並封漲停,可能主力僅動用了20萬股,甚至10萬股而已。今天封死在漲停,第二天低開,還是出貨,因為今天跟風進去的,明日低開沒獲利,不情願出,主力要出在他們前頭,而今天沒追進的,第二天以為撿了便宜,跟風盤較多。不光是漲停板,有些尾市打高的,也是為第二天低開便於出貨。
(2)看委託盤,真要漲停的股票,一般顯示出來的買進委託盤不會比委託賣出盤大,因為主力的真正買盤是即時成交的,看不見,而那種很大的買盤託著股價慢慢上漲的,基本可以認為是主力在出貨,不能追進。
(3)在股票本身技術形態不好的情況下,勉強去拉漲停,但是不封死,在漲停板位置慢慢出貨,即使收盤最後以漲停報收,第二天也走不了多高。
股市行情瞬息萬變,主力往往會抓住中小投資者迫切盈利的心態佈下投資陷阱,而利用漲停出貨就是很常見的一種。出貨型漲停板有兩種情形:第一,股價處於高位,主力利用漲停板出貨;第二,股價處於下跌反彈階段,主力利用漲停板出貨。出貨型漲停板的最明顯特徵如下。
(1)初升浪的第三個漲停板一般是出貨型漲停板。主力將股價從底部經過一波小幅拉昇,主要目的就是脫離成本區,並在此位置進行洗盤。主力之所以用連續的漲停板拉昇,是因為可以吸引場外資金的關注,因而在此位置洗盤不僅可以清洗掉部分持股信心不堅定的獲利盤和套牢盤,還能吸引看好該股的中小投資者進場,抬高其持股成本,達到減輕阻力,後期順利拉昇的目的。同時主力經過小幅拉昇後還可以透過派發部分籌碼以便再次收集,實現利益最大化。
(2)價格與技術指標頂部鈍化或背離,即股價創出新高,但技術指標不能創出新高,甚至低於前期高點所對應的技術指標時,價格與技術指標即呈現出頂部鈍化或背離的特徵。初升浪一般不會拉昇太高。當股價創出短期新高而成交量不能創出新高,甚至低於前一波拉昇時的成交量能,量價關係呈現頂部鈍化或背離的特徵時,出現的漲停板多為出貨型漲停板;當成交量放大而價格卻不能同步上漲,出現放量滯漲或放量下跌的特徵時,特別是高位成交量急劇放大且換手率較大時,更能確定其為出貨型漲停板。
(3)出貨型漲停板振幅較大,一般在13%以上,並且是尾盤拉昇至漲停板的位置,時間節點大多數在14:50以後。
經典案例:
如圖1-1所示為特發信息分時圖。由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出貨型漲停板與洗盤型漲停板有著非常相似的走勢,所不同的是出貨型漲停板大多是在尾盤的最後幾分鐘封死的漲停板,且所處的位置已經是高位。位置決定性質,特發信息的股價此時離底部啟動已經有超過70%的漲幅,主力已經獲利豐厚,且具備了獲利了結的條件。故該股再次迅速拉高誘多後開始派發籌碼,於是就形成了一根帶有長上影線的射擊之星陰K線,持股者此時就應該“三十六計,走為上”,以免在高位被套牢。
如果不慎“被套”了,投資者也不必恐慌。市場中誰沒被套牢過呢?關鍵是如何解套。
(1)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停損了結,即將所持股票全盤賣出,以免股價繼續下跌而遭受更大的損失。採取這種解套策略主要適合於以投機為目的的短期投資者,或者是持有劣質股票的投資者。因為處於跌勢的空頭市場中,持有品質較差的股票的時間越長,給投資者帶來的損失也將越大。
(2)棄弱擇強,換股操作,即忍痛將手中弱勢股丟擲,換進市場中剛剛發動的強勢股,以期透過漲升的強勢股的獲利,來彌補其套牢所受的損失。這種解套策略適合在發現所持股已為明顯弱勢股,短期內難有翻身機會時採用。
(3)採用撥檔子的方式進行操作,即先停損了結,然後在較低的價位時予以補進,以減輕或軋平上檔解套的損失。
(4)採取向下攤平的操作方法,即隨股價下挫幅度擴增反而加碼買進,從而攤低購股成本,以待股價回升獲利。但採取此項做法,必須以確認整體投資環境尚未變壞,股市並無由多頭市場轉入空頭市場的情況發生為前提,否則,極易陷入窘境。
(5)採取以不變應萬變的“不賣不賠”方法。在股票被套牢後,只要尚未脫手,就不能認定投資者已虧血本。如果手中所持股票均為品質良好的績優股,且整體投資環境尚未惡化,股市走勢仍未脫離多頭市場,則大可不必為一時套牢而驚慌失措,此時應採取的方法不是將套牢股票賣出,而是持有股票以不變應萬變,靜待股價回升解套之時。
當然,對於解套而言,最主要的還是要杜絕僥倖心理。心態也是一個需要很好解決的問題。很多人之所以被套,由淺套變成深套,最為關鍵的原因是存在僥倖心理。為了應付危局,保持心態平衡,人類在漫長的進化中產生了一種心理機制,這就是精神麻醉法,無論是阿Q精神,還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都是人類心理保護機制的最集中體現。僥倖心理使得投資者可以暫時避免去面對虧損的痛苦,但是卻將困難累積得越來越大了。
最後,一切成功者,都是以眾多的失敗者為鋪墊的,金融投機市場更是如此,這是市場迴圈的基礎;市場眾多的是失敗者,有人說投資市場是埋葬精英的墳墓。究其根本原因,即使是精英人物在投資市場中也很難超越人性中的恐懼和貪婪。
帶頭的浪先行 跟隨的浪後至。盤要先看大盤,再看類股,最後才挑個股,為什麼呢?順勢而已吧,沒有大盤作背景的漲升,總是持續不久的,莊家作浪就是要人跟進,如果都沒有人跟進,最後買了一堆籌碼要丟給誰呢?你只要知道莊家不是阿呆就好了。
沒有大盤作背景的漲升,總是持續不久的,同樣的,沒有類股作背景的漲升,也是持續不久的,這是選浪和分辨好浪壞浪時,你先要知道的。
一個皮球落到地板會反彈,觸及天花板會落下,支撐與壓力就像地板和天花板一樣,價格會在這個區間跳動,箱型和支撐與壓力是兩個操作上的重要的概念,評估支撐與壓力的強度,有助於判斷趨勢將持續或者反彈。
跌深會反彈,漲多會回檔,這是股價的慣性,整理有時間整理和空間整理。這波下殺近千點,空間整理夠快,接下來進行的是時間的整理,你可以好整以暇的買在賣力竭盡之時,也可等待轉強浪頭出現再進場,一切符合你的操作節奏和韻律高興就好。
知道如何等待,也是股市成功的秘訣,“未贏先想輸”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高度智慧,勝者會先考慮風險而不是利潤,看得懂時才進場。在關卡或有回檔徵兆之時,買股票不是被電到就是被套,不管大套還是小套,股價一跌,就只有等解套了,有很多人買股票是在等解套,一旦解套了,又會去買另一檔,結果又是要等解套,一年中操作都是在等解套,實在辛苦,做股票,一點樂趣也沒有。高檔沒賣,股價一跌,又把獲利還了回去,如此入寶山空手而回,或入寶山只得銅鐵的比比皆是。想想看,你是不是這種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