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石飛月 北京報道
繼9月底10月初的“瘋牛”後,晶片近日再次迎來一波行情。11月11日,A股光刻機、封測、裝置、設計等多個方向大漲,股價接連創新高,11月12日最高達到490.03元/股。股市中“春風得意”,主要基於北方華創“狂奔式”的業績增長,該公司歸母淨利潤已連續8年漲超30%,且2018年以來多次漲幅超100%。
隨著科技發展帶來的製程升級,再加上近幾年國產化浪潮帶來的市場機遇,國產半導體裝置廠商迎來發展契機,尤其是除光刻機和CMP拋光外,晶片製造所需要核心裝置均有佈局的北方華創。不過業內人士指出,國產半導體裝置廠商發展時間不算長,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當前國產化浪潮帶來的機會面前,半導體廠商更應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把握好這一次市場變局。
業績與股價“齊飛”
11月11日,受臺積電晶片代工傳聞影響,A股光刻機、封測、裝置、設計等多個方向大漲,、通富微電、國芯科技、大港股份、文一科技、燦芯股份等多股漲停,北方華創再創歷史新高,達到487.8元/股。12日和13日晶片股出現回撥,不過北方華創股價在12日再創新高,最高達到490.03元/股,截至13日上午收盤,總市值達到2501億元,股價年初至今漲幅超90%。
從北方華創一路以來的股價變化曲線可以看出,該公司的上漲趨勢非常穩定,尤其是2018年以來,其股價從每股40多元漲到每股400多元,如今的股價更是離500元/股不遠了。
在股價一路攀升同時,北方華創這幾年的業績表現也表現亮眼。營收方面,該公司從2018年的33.2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220.8億元,僅5年時間,營收規模就擴大6倍多;歸母淨利潤方面,該公司2018年的資料為2.34億元,到2023年已經達到38.99億元,擴大16倍;扣非淨利潤更誇張,2023年是2018年的47倍。今年前三季度,北方華創依然維持高增長,實現營收203.53億元,同比增長39.51%;歸母淨利潤為44.63億元,同比增長54.72%。
要保持長期的高增長,在A股市場極其罕見,北方華創的表現與這幾年的晶片貿易環境有很大關係,國產半導體產業在國產化替代潮下迎來發展的機會,該公司則抓住了這個機會。在2018年的貿易摩擦後,北方華創大幅增加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從3.51億元增加至24.75億元,與此同時還大手筆砸錢擴產,2022年末、2023年末的在建工程金額分別為12.23億元、20.27億元。
其實在2016年之前還沒有北方華創,該公司的前身是七星電子。2001年,七星集團以發起設立的方式成立了七星電子;2010年,七星電子在深交所上市,當時主要做薄膜沉積、清洗、氣體控制、真空等裝置業務;直到2016年,七星電子與北方微電子進行戰略重組,2017年正式更名為北方華創。
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
目前,北方華創的主要產品為電子工藝裝備和電子元器件:其中,電子工藝裝備包括半導體裝備、真空及新能源鋰電裝備;電子元器件包括電阻、電容、晶體器件、模組電源、微波元件等。
記者注意到,在北方華創這幾年的快速發展中,兩大板塊的收入佔比在發生變化。2018年,電子工藝裝備的收入佔比為75.85%,電子元器件的收入佔比為23.69%;到今年上半年這兩塊業務的收入佔比分別為92.39%和7.48%。
北方華創資本證券部相關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電子工藝裝備收入佔比提高,電子元器件收入佔比降低,核心原因是積體電路行業發展迅速,而元器件行業這幾年基本沒有增長或略有下滑,導致電子工藝裝備佔比越來越高。
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則指出,近兩年由於半導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高階工藝裝置的需求不斷增加,再加上美國封鎖下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化的發展趨勢,市場對國產高階工藝裝置的需求是呈爆炸式增長的,因此,北方華創電子工藝裝備的收入佔比越來越高,而電子元器件市場雖然市場需求還是很大,產品同質化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所以收入佔比有一定下滑。
與此同時,北方華創電子工藝裝備的毛利率和電子元器件的毛利率也在發生變化。2020年,其電子工藝裝備的毛利率為29.44%,電子元器件的毛利率為66.15%;而到今年上半年,這兩塊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44.63%和55.9%。“電子工藝裝備毛利率提高,主要是因為國產裝置競爭力提升,積體電路產品的毛利率相對較好,而電子元器件毛利率下降主要是下游客戶降價的訴求導致。” 北方華創資本證券部相關人士回應稱。
從收入佔比與毛利率的變化中可以看到,電子工藝裝備在北方華創的整體業務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對於整體利潤的提升也起到關鍵作用。
然而,與國際上的半導體裝置巨頭相比,張毅指出,國內包括北方華創在內的積體電路企業整體發展時間都比較短,真正發跡的時間基本是從2019年左右開始的,因此在技術上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高階裝置核心技術這塊,不像泛林半導體、東京電子、應用材料等有先發優勢。
據媒體報道,有機構統計,北方華創所在的刻蝕裝置、薄膜沉積裝置、清洗裝置、熱處理裝置的國產化率分別為10%-20%、10%-30%、20%-30%、30%-40%。北方華創資本證券部人士則告訴記者,根據諮詢機構的資料,2023年國內的晶圓廠裝置採購量中,國產裝置總的佔比不足20%。
不過,張毅認為,目前存在的技術差距不是太大問題,只是需要時間,國內的人才、市場機會都促使像北方華創這樣的企業在半導體裝置領域快速發展,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在新興領域進行創新,然後在服務滿意度、網路服務、網路響應速度、客戶滿意度以及智慧財產權等方面不斷增強,國產半導體的龐大市場機會已經顯現,並且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華安證券近期研報指出,在國產化推動下,2026年,中國大陸12寸晶圓產能佔全球比例將達到25%,躍升至全球第一的位置,晶圓開支得以攀升。根據SEMI資料,我國半導體產業自主率將提升至27%,但仍存在千億美金的缺口。預計北方華創2024年-2026年將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57億元、79億元、113億元。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