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美股回A,還是港股回A,都與老闆的情懷無關,為的只是利益最大化,就像一個原本在西邊市場賣菜的,發現東邊市場菜價更高後,就跑到了東邊來賣。
不過,賣公司不比賣菜,菜價是顯性的,而公司的價格卻是隱性的,有時候,老闆自以為的價值連城,在股民看來可能“just so so”。
2017年,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退市,作價100億港元,但2019年到A股借殼上市的時候,羅欣藥業只賣了75億人民幣。
當時的100億港元摺合約91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剛換到A股就縮水了16億,而這還只是個開始。
從2020下半年起,羅欣藥業的股價就一路下跌,連續跌了4年,到現在,羅欣藥業市值已經只剩46億。
從91億到46億,毫無疑問,羅欣藥業的老闆劉保起做了一筆血虧的買賣。
不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自借殼A股以來,羅欣藥業的表現實在太不盡人意了,股民不得不用腳投票。
羅欣藥業早在2005年就登陸了港交所創業板,話說羅欣藥業在港交所的10多年表現還不錯,累計分紅近10億。
不過,港交所對此並不買賬,羅欣藥業連續三次申請從創業板轉到主機板都沒有得到港交所的批准。
香港的創業板可不像A股,與主機板差別太大了,估值低、流動性低,用一句中國的俗話,就像是撿來的孩子一樣。
一個能掙錢、能分紅的公司,居然三次被拒,看起來好像是港交所不識貨,但如今看來,港交所那才是獨具慧眼。
羅欣藥業借殼A股的時候,老闆劉保起和一眾股東做出了業績承諾,2019-2021三年要分別實現淨利潤5.5億、6.5億、7.5億,三年共計19.5億。
然而,實際完成情況卻離了個大譜。
只有2019年貼著目標做到了5.6億,2020年3.2億,完成率50%,2021年4億,完成率53%。
更離譜的是,三年承諾期過後,直接轉入鉅虧,2022年虧損12.25億,2023年虧損6.6億,2024年前三季度虧損2.5億。
財務資料步步驚心,老闆劉保起的發家史也充滿了傳奇。
劉保起是山東臨沂羅莊鎮人,現在是臨沂市羅莊區,公開資料顯示,羅莊區瓷業發達,被稱為“江北瓷都”。
劉保起出生於1961年,1979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好吹到臨沂的時候,劉保起參軍了,往南到了福建某部隊,正是在部隊的3年,開啟了劉保起的醫藥之路。
劉保起在部隊乾的是衛生員,雖然沒有學過醫,但經過部隊的醫療、救護培訓,再加上自己的鑽研,不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醫藥知識和技能,還考取了執業藥師資格。
1982年,劉保起退役回到臨沂羅莊後,被分配到當地一家煤礦衛生所,算是正式幹起了藥師的工作。
藥師是選藥、配藥的,衛生所用什麼藥都得藥師參與,所以經常要與藥廠的業務人員打交道,這讓劉保起逐漸摸清了賣藥這個行當。
賣藥太掙錢了,劉保起萌生了自己賣藥的想法。
有了想法後,當然就要行動,劉保起沒事就在街上轉悠,尋找合適的門面,正好碰上一個展銷部關門了,留下了幾間破舊的房子,劉保起就低價租了下來。
1988年,劉保起辭去了煤礦衛生所的工作,借了兩萬多塊錢,就成為了臨沂羅莊第一批藥材、藥品銷售商。
醫院的出來賣藥,生意當然差不了,據說只用了7年的時間,劉保起藥材生意的營業額就過億了。
曾經媒體採訪劉保起的時候,對於這段從0到1億的歷史,劉保起說:
“我們是全國第一家成立銷售隊伍上門推銷的,不僅批發還配送,把藥品直接送到醫院的貨架上,正是這種周到的服務模式快速打開了鄉鎮醫院的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1995年的時候,劉保起在全國的藥品銷售網點就有40多個,從這個資料來推算,銷售額過億是可能的。
所有行業都有個共性,越往上游走利潤越豐厚,賣藥的肯定不如製藥的,1996年,劉保起就投建了羅欣製藥廠,跨入了製藥行業。
醫藥是個技術密集行業,要想真正站穩腳跟,還得找大樹。
於是,劉保起經過多方周旋,聯合了藥科大學、醫院、醫藥公司等多家單位一起合作,2001年成立了羅欣藥業。
也正是有了同盟老大哥們的加入,羅欣藥業2005年就成功登上了港交所創業板,2006年就進入了中國製藥工業百強。
然後,就是前面的故事情節,從港股高價私有化退市,然後低價賣到了A股。
當然,剛轉到A股的時候也曾有過曇花一現的榮光,羅欣藥業的股價一度上揚,市值曾飆升到180多億,劉保起也憑此登上了胡潤百富榜臨沂首富的寶座。
到A股後,雖然一直都沒什麼較好的回本機會,但劉保起仍然主動虧本套現。
所謂虧本套現,是相對於當年從港股私有化的股價17港元而言,摺合人民幣大約15.5元,如果在A股的賣價低於這個數,大抵就是虧了。
根據歷史公告,劉保起與兒子劉振騰是從2023年才開始套現的,羅欣藥業的股價已經比較低了。
從統計資料來看,劉保起透過羅欣控股套現了約6.21億,羅欣控股基本就是劉保起和兒子劉振騰控制的企業。
兒子劉振騰則透過一家叫“克拉瑪依珏志股權投資管理有限”的合夥企業套現了約5.42億,劉振騰在合夥企業的份額約55.6%,對應大約2.9億。
劉保起、劉振騰父子套現了9.11億,數量好像不少,但虧得也不少,公告顯示套現的價格區間基本在5-6元,大大低於私有化退市的價格。
其實,劉保起父子虧的還不止於此,前面已經提到,業績承諾沒有完成,按照協議是需要補償的。
資訊顯示,2022年,羅欣藥業借殼前的所有股東一共補償了22.9億,其中,劉保起父子佔了近13億。
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怎麼虧,劉老闆自有自己的化解之法。
倒是羅欣藥業的股民,如果2020年上車到現在,至少虧了75%以上,而中途下車的,基本都是摔傷了的,虧來虧去,虧得最慘的還是普通股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