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歐盟計劃要求前來建廠的中國大陸企業向歐洲企業轉讓技術,將其作為獲取歐盟補助的交換條件。此規定最初會在電池企業中施行,隨後可能會延伸至其他接受補助的綠色產業。英國《金融時報》引用歐盟官員的話稱,12月新的技術轉讓規定將率先被納入規模達10億歐元的電池開發補助案中。相關報道指出,鑑於歐盟對中國科技產品進口的限制持續增多,像寧德時代這類大陸企業便選擇直接在歐盟投資,比如在匈牙利和德國建廠,遠景能源也在西班牙和法國進行投資建廠。
歐盟想要透過對中國電動車收取關稅來補貼中國車企,這一做法看似簡單得如同“左手換右手”。如此一來,歐盟既能獲取中國車企自主研發的前沿技術,又能對外展示其對華的強硬態度,裡子面子都想兼顧。不過,這個所謂“歐盟補貼”的誘人蛋糕,其實充滿變數。從去年12月開始,德國以“預算緊張”為由取消了電動汽車補貼政策,瑞典也有同樣的舉措。而法國作為“歐盟經濟雙駕馬車”之一,雖未直接取消補貼,但也提前收緊了補貼政策。
中國企業根本沒有憑藉補貼獲取所謂“不正當競爭優勢”來擠壓歐洲車企的生存空間,並且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市場佔有率也不高。這就表明,歐洲車企綠色轉型程序落後於中國,絕不是中國企業造成的。
歐洲車企電動化發展滯後,其根源其實在歐洲自身。具體而言,歐洲在多個方面存在問題。例如,政策支援的力度不夠,沒有給予足夠的助力來推動車企電動化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缺陷,這對於電動汽車的推廣和發展極為不利;電池技術有著顯著的短板,這直接影響了電動汽車的效能和競爭力;車企自身轉型的動力嚴重匱乏,這使得它們或者轉型的意願很弱,遲遲不啟動轉型程序,或者即便生產出電動汽車,在價效比方面也比不上中國電動汽車,最終導致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自2023年10月起,歐盟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啟動了反補貼調查。經過長達大半年的調查,歐盟開始對中國汽車加徵關稅,且加徵關稅存在區別對待現象。比亞迪被加徵17.4%的關稅,吉利被加徵20%的關稅,上汽被加徵38.1%的關稅,其他配合調查的廠商被加徵21%的關稅,未配合調查的廠商同樣被加徵38.1%的關稅。也許是察覺到這種做法存在不妥之處,今年7月,歐盟將關稅稍微調低了一些。其中比亞迪關稅依舊為17.4%,吉利變為19.9%,上汽變為37.6%,其他配合調查的廠商變為20.8%,未配合調查的廠商變為37.6%。
歐盟此次加徵關稅,這一手段相當直接,其本質就是想要藉助關稅壁壘維護自身的市場與技術。
中方的態度一直都很清晰,那就是中歐完全有達成雙贏結果的潛力。但歐盟卻採取強硬施壓的手段,這一做法必然會讓中國企業在投資歐洲時心存疑慮。如此一來,歐盟最終很可能落得個事與願違的下場,不但無法達到預期目的,還會遭受損失。
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義大利、法國等國積極支援對中國加徵關稅這一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眾多中國企業作出了相應的決策,直接暫停了在這些國家的建廠計劃,轉而去尋求更為務實的投資物件,匈牙利等國便成為了新的選擇。
若歐盟想要與中國發動“貿易戰”,那它必須慎重考量德系汽車、葡萄酒、白蘭地、奢侈品、宜家、阿迪達斯、空客等歐洲企業將會面臨怎樣的境遇。要是歐洲人想要進行技術交換,荷蘭的阿斯麥可以考慮一下,晶片、光刻機以及德國的數控機床等技術在當前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在武器裝備方面,歐洲基本已無優勢可言,並且在核電站、基礎設施建設、無人機、太空探索、5G、體育品牌以及汽車品牌等領域,歐洲也差不多被中國產品所取代。
中歐在北京開展了五輪磋商。部分媒體報道雙方達成了“技術性共識”。然而今日英國媒體曝出相關訊息,這一情況顯示歐盟似乎有反悔的跡象。如果這個訊息是真的,那歐盟恐怕要失望了,因為中國企業絕不可能在脅迫下轉讓技術。中國一些汽車製造商此前暫停在歐洲的擴充專案,就已經表明了中方的態度。目前的形勢對歐盟不利,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發出警告,稱歐洲可能會被重新入主白宮的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分裂,並且陷入與美國和中國的雙重貿易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