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從2023年開始,股價一路飆升,市值在今年11月份曾一度突破3.6萬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
不過隨著11月份的財報曝光,英偉達的股價開始回落,短短几天,市值跌去了近9000億元人民幣。另一邊,股價回升,重新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 圖源:財經
如今,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市場的關注。近日,黃仁勳現身中國香港,而在10月和11月,黃仁勳還去了印度和日本。
頻繁在亞洲各地現身,這背後藏著黃仁勳更大的商業野心。
當然,看似一帆風順的英偉達,其實也有不少麻煩,比如英偉達的最新AI晶片曾爆出嚴重發熱的負面訊息,另外美國的晶片政策,恐怕也會打壓英偉達的營收成長。
一路高歌的股價之下,也隱藏了危機。
在中國內地市場難混,
黃仁勳要押寶印度和日本了?
11月24日,一張黃仁勳和香港名人們在大排檔上的合照在網際網路上瘋傳。
▲ 圖源:影片截圖
為什麼突然去香港?其實是為了出席香港科技大學學位頒授典禮,但也並非僅如此,在香港科技大學的演講中,黃仁勳似乎暗示了將會在中國香港佈局更多AI基礎設施。
這並非不可能,佈局香港市場,某種程度上也方便日後“暗度陳倉”。
受美國晶片政策影響,英偉達在中國內地市場遇到重大挑戰。
2022年,美國就要求英偉達停止向中國出口頂級AI計算晶片A100和H100。而英偉達顯然不會甘心就此丟了中國內地市場,於是不斷調整晶片,以符合美國的晶片出口規則。
同年,英偉達曾推出了中國專供版本的A800/H800晶片。不過,美國依然對英偉達窮追猛打,不斷制定新的晶片規則,限制英偉達對中國出口晶片。
總之,美國就是不想英偉達將先進晶片出口到中國,怕技術被我國學到了。
迫於此,英偉達,只能不斷降低出口到中國的晶片效能。
可這樣一來,英偉達在中國內地的客戶就不樂意了,憑什麼我們要用你那些效能已經下降了的晶片?
美國橫跨在英偉達和中國之間。明知前面有一塊巨大的蛋糕,但英偉達卻吃不到,它也很無奈。
根據TrendForce統計,目前中國雲廠商80%的AI晶片來自英偉達,而未來5年,這個比例將會下降至50%-60%。
從營收上看,英偉達在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已經開始大幅下滑,在2023年第三財季,英偉達在中國的收入高達40.3億美元,環比大漲47%,但到了第四季度,在中國的收入就大幅跌至19.5億美元,環比大降52%。
眼見在中國的收入正在大幅下降,黃仁勳別無它法,只能在亞洲尋找更多出路,於是在中國香港之外,他也看上了印度和日本。
在今年11月13日,黃仁勳出席了日本峰會,在和好兄弟孫正義寒暄一番之後,表示會加大在日本AI基礎設施的投入,這和孫正義不謀而合。
▲ 圖源:AI製圖
而在更早的今年10月份左右,黃仁勳還出席了印度的AI峰會,並表示和亞洲首富、信實工業集團董事長一起共建印度的AI基礎設施。
看來黃仁勳無論在日本還是印度都抱住了當地大佬的大腿。至於中國內地這邊,如何解決高階晶片短缺的問題,答案也很明顯了,唯有自力更生。
英偉達股價為何跌了?
利潤暴增,股價卻在跌,很明顯是市場對英偉達的預期更高。
只有增速不斷攀升,市場才會為英偉達的高估值買單。
可實際上,英偉達的整體營收增速呈現了下降趨勢。雖然11月份公佈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營收增速同比達到94%,可在第一季度,這個增速為262%,在第二季度增速是122%。
▲ 圖源:新浪財經
在營收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市場擔心英偉達的泡沫會就此破裂。所以,近期英偉達的股價下跌,市值消失萬億,也非常好理解。
最近,擺在英偉達眼前的問題是Blackwell晶片的交付,市場曾擔心英偉達無法如期交付這款晶片。
因為早期Blackwell晶片傳出了不少負面資訊,比如在高容量伺服器機架中,Blackwell晶片會嚴重發熱。
不僅英偉達的主要客戶谷歌、微軟在擔心這個問題,市場上的投資者也在恐懼這個問題。一旦真的延遲交付,新一輪的下跌將會成為現實。
不過黃仁勳近期的發言為市場和客戶都打了一劑強心針,他表示Blackwell晶片目前已全面投產,未來幾個季度都會供不應求。
果然,高階晶片就是不愁賣,把技術掌握在手裡,財富就會源源不斷流向自己。
黃仁勳出生在臺灣,1972年舉家搬到了美國,1993年創立了英偉達。在晶片領域,英偉達已經積累了不少技術,但在2023年前,英偉達在股價上並沒有驚人的表現。
轉折出現在2023年。
隨著AI投資熱潮的興起,Open AI的估值已經達到了1570億美元,併成功獲得了源源不斷的投資。
而這背後最大的贏家恐怕還是英偉達這類晶片公司,在AI公司還沒實現盈利的情況,英偉達成功賣出了晶片,已經賺得盆滿缽滿。AI沒了晶片,就像燃油車沒了石油,晶片對AI來說有多重要,已經不言而喻了。
也正是基於此,英偉達才會在2023年市值瘋狂飆升,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公司。
這其中有泡沫嗎?肯定有。但真如黃仁勳所言,人工智慧打開了一個新的計算時代,整個世界被重置了,那英偉達的前途無可限量,高度不止於此。
蘋果重回第一
在今年,蘋果的總市值一度跌至第三,風光無限的蘋果被潑了一盆冷水。
不過,隨著英偉達股價下跌,蘋果又重回了市值第一。
▲ 圖源:新浪財經
市值上的漲漲跌跌,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但蘋果和英偉達之間的“恩怨”卻頗值得玩味。
蘋果在2024年才正式釋出AI功能,毫無疑問是一個遲到的玩家。但市場依然對蘋果在AI領域的發展充滿期待。畢竟蘋果在全球擁有22億臺線上裝置,在龐大使用者的支援下,蘋果在AI領域發展空間巨大。
站在英偉達的角度上看,它肯定想拿下蘋果這個客戶,22億臺線上裝置這背後有多少利益,英偉達不用想都知道。
然而,在挑選供應商的時候,蘋果卻做出了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舉動。蘋果並沒有選擇“行業標準”英偉達,而是選擇了谷歌。
其實瞭解英偉達和蘋果之間過往的合作歷史,就明白蘋果如此選擇並不奇怪。
在2008年,英偉達的晶片曾出現了嚴重事故,搭載了英偉達晶片的蘋果電腦使用者曾成為了受害者之一。自此,蘋果就對英偉達十分冷淡。
更重要的一點是,蘋果需要更加“乖巧”的合作伙伴,比如它需要供應商提供GPU程式碼,但英偉達一向就不會提供此類CUDA、GPU架構程式碼。各有各的堅持和算盤,合作進入了死衚衕。
當然,蘋果也受夠了晶片困境,早在10年前就開始自研晶片,不想被人拿捏。
如今乘著AI之風,英偉達的股價一路狂飆,讓人羨慕,但在晶片政策限制之下,英偉達中國區收入不斷銳減,同時又無法抱住蘋果的大腿,扒開表面看內裡,英偉達有不少挑戰。
難怪近期黃仁勳要去日本和印度,失掉一部分市場,總要新市場補上,不然站在高位的股價靠什麼支撐呢?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幹貨,精彩不停
【新增備註:進群】
全文完,歡迎文末評論、點贊、分享。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強制性刪除。為了不失聯,請關注下面的備用號,有些精彩內容會發在這個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