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吊牌大王”南極電商已經從一家品牌授權商變成了一家販賣網際網路流量的營銷公司,而二級市場竟還把它當作那個吊牌電商來炒作其股價,炒跨境電商、炒新零售、炒網紅經濟。
“吊牌大王”股價3連板後大跌
南極電商是一家伴隨阿里系流量而成長起來的典型電商公司,其“吊牌大王”的稱呼幾乎無人不知,更是A股電商股中的龍頭上市公司。
過去3個月A股整體表現較好,“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的股價也“崛地而起”,從今年8月底的最低2.49元上漲到4.4元,漲幅超76%,雖然還沒有翻倍但較市場整體表現還是要強不少。
特別是自上週三(11月20日)以來的幾個交易日,南極電商的股價連續3天漲停,到今天(11月25日)早盤開盤時股價創過去20個月新高。
不過,在今天早盤稍微高開不到0.5%之後,開盤即“閃崩”跌超7%,盤中水下震盪略有回升,收盤市值剛好守住百億關口。
(南極電商股價走勢截圖)
從近期的股價走勢來看,南極電商的股價表現倒也還算穩,不像其他那些“妖股”一般大起大落。
不過,在南極電商股價突然連續漲停的背後還是有一些原因的。
一方面,近日國家針對外貿方面提出一些積極措施,市場可能存在炒作外貿、跨境電商的預期;另一方面,在11月19日南極電商回覆了投資者在南極電商互動平臺提出的幾個近期市場比較熱門的問題,可能也會刺激股價漲停。
11月19日,南極電商在互動平臺回覆投資者提出的“公司是否有意向收購和重組計劃?”的問題時表示,“公司將結合市場行情、公司發展需要等方面審慎考慮投資或併購計劃”。在回覆投資者提出的“公司在AI方面有佈局嗎?”的問題時,表示“公司目前暫無相關業務計劃。公司將持續關注AI技術的發展應用,持續保持思考、學習如何將新技術更好地與現有業務對接應用”。
(南極電商互動平臺截圖)
(南極電商互動平臺截圖)
大家應該還記得,2023年初市場炒作AI概念的情形,曾一度出現“互動平臺指導股價”的盛況,不管公司是幹什麼的、也不管公司對AI的態度如何,只要互動平臺出現AI、ChatGPT、AIGC等字眼,其公司股價就是一通大漲。
相信,時至今日,AI對上市公司以及投資來說仍然充滿想象。
溢價130倍收購標的已成主業
資產重組對於南極電商來說同樣存在較大的預期,自成立以來南極電商走的都是“外延併購”之路,旗下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時間互聯、貝拉維拉等多個品牌都是透過併購獲得,特別是2017年收購的時間互聯如今已經成為南極電商第一大業務。
今年上半年,南極電商實現總營收15.57億,其中移動網際網路媒體投放平臺業務營收13.53億、佔比為86.9%,品牌綜合服務業務營收1.3億、佔比為8.38%,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營收只有1324.91萬、佔比僅為0.64%。
(南極電商半年報截圖)
南極電商的移動網際網路媒體投放平臺業務實際上就來自於其2017年溢價收購的時間互聯。
2016年8月15日,剛剛透過借殼A股的新民科技實現上市還不到1年的南極電商公告,以支付現金及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時間互聯,當時時間互聯的賬面淨資產僅為728.32萬元,南極電商卻以超130倍的溢價支付9.56億的對價進行收購,在2017年完成這筆溢價收購交易,但也直接為南極電商增加近8億的商譽。
(南極電商公告截圖)
(南極電商2017年財報截圖)
與此同時,南極電商也在2017年的年報中首次增加“移動網際網路媒體投放平臺業務”,當年品牌綜合服務業務營收佔比還高達63.07%,而新增的移動網際網路媒體投放平臺業務收入佔比只有22.36%。
到如今,完全倒過來了,南極電商曾經的品牌綜合服務業務已經逐漸被邊緣化!
(南極電商2017年財報截圖)
南極電商收入結構上的這種變化,是不是可以認為南極電商已經從貼牌品牌商轉變為網際網路流量批發商?
時間互聯是一家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服務商,透過代理移動網際網路媒體投放平臺流量以及整合分散流量,向客戶提供高效、優質、精準的營銷服務,其代理的平臺流量幾乎涵蓋所有主流網際網路平臺流量。
(南極電商公告截圖)
簡單來說,時間互聯其實就是個網際網路流量批發中介,透過向網際網路流量平臺購買流量然後再高價賣給下游流量需求者,從而賺取流量價差。
當然,這種價差肯定是基於規模效應的薄利生意,今年上半年南極電商這部分業務的毛利率只有5.64%,但較上年同期仍增加了0.23%。
即便如此,今年上半年南極電商的整體毛利率還是有14.14%,只不過淨利率只有2.11%。
不管怎麼樣,以前依賴阿里系流量的貼牌電商“霸主”,如今隨著阿里系流量紅利的消失,南極電商自己竟然也成了販賣流量的人!
股價暴跌9成,股東套現超50億
南極電商的核心業務以及商業模式發生了轉變,其二級市場的股價在2017年收購時間互聯之後也發生不小的變化。
南極電商是在2015年透過借殼上市的,被借殼的新民科技就不用多說了。自借殼上市到2020年底,南極電商的股價整體呈持續上漲趨勢,特別是在借殼及收購時間互聯期間,其股價累計漲超2倍,然後是2018年底至2020年底期間同樣漲超2倍。
然而,2020年之後,南極電商的股價就好像失去任何支撐一樣持續下跌,在三年之內,從最高24.08元一路跌至2.46元,暴跌近90%,市值更是從584.5億的高位縮水至如今的100.9億。
(南極電商股價走勢截圖)
看到這樣的股價走勢,是不是應該相信這其實是一種輪迴呢?
當初的上漲是對南極電商借殼上市、收購時間互聯等將實現更高更好的業績的預期,而近幾年隨著消費網際網路流量紅利的消失,應該說,無論是依賴平臺流量做品牌電商還是作為流量中介幫平臺販賣流量,境況應該都不會比之前更好。
事實其實也是如此,南極電商業績最好的時候是在2019年,從2020年開始淨利潤就開始下滑,僅三年時間就從12.06億的淨利潤下滑至虧損2.98億,2023年雖然扭虧但已大不如從前。
(資料來源:同花順網站)
有意思的是,算上2007年就上市的被借殼的新民科技的減持,南極電商借殼前後累計減持金額為50.27億,其中借殼之後的減持金額就超過47.93億,這其中自2019年以來減持金額就超35.75億。
南極電商實控人張玉祥更是在2019年就一把減持套現超7億,其一致行動人豐南投資也減持套現超1.98億。如今張玉祥雖然仍持股南極電商6.12億股,但早已將持股的近一半質押出去,最新質押率為46.23%。今年9月又將豐南投資所持5633.913萬股透過內部轉讓的方式轉讓給其女張芸。
(南極電商公告截圖)
面對南極電商高溢價收購後,商譽高企、業務悄然轉型、業績持續下滑(甚至虧損)、控股股東鉅額減持套現、股價暴跌九成、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等現象,投資者還有什麼信心相信南極電商重回“吊牌大王”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