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密集掛牌!銀行加速出清不良貸款轉讓
中國基金報記者 馬嘉昕
臨近年底,商業銀行密集轉讓不良貸款。
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以下簡稱銀登中心)官網顯示,進入第四季度,銀行機構不良貸款轉讓的掛牌數量迅速增加,較去年同期出現明顯增長。
銀行加速轉讓不良貸款
記者梳理發現,12月第一個工作日,有18筆銀行機構的不良貸款轉讓“上架”,涉及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招商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以及南京銀行、甘肅涇川農村商業銀行等城、農商行。
10月份以來,涉及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轉讓公告達210餘條,被轉讓的不良資產近半數為個人消費及經營性貸款,其次為與房地產開發相關的不良貸款。
例如,平安銀行於12月2日釋出的2024年第109期(個人消費及經營性貸款)不良貸款轉讓公告顯示,該不良資產專案包括292筆,涉及未償還本息總額為5993.7萬元,將於12月12日以線上公開競價方式轉讓,起拍價為195萬元,加價幅度為1萬元。
據銀登中心披露的資料,今年三季度,被掛牌轉讓的不良貸款未償本息及專案數均較去年同期出現顯著增加,未償本息達到826.2億元,同比增長60.83%;專案數較去年同期增加101單至288單。轉讓主體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以及消費金融公司。
響應監管夯實資產質量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銀行業整體資產質量保持相對穩定,但部分銀行及個別領域仍有一定資產質量壓力,銀行加速轉讓不良資產也是為了響應監管號召。
11月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釋出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不僅擴大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可收購的金融不良資產範圍,細化了管理流程,還強調了風險防控與合規經營的重要性。
有業內人士表示,不良資產供給將保持平穩增長趨勢,特別是中小銀行、地方債務、房地產等重點領域仍處於風險釋放期,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據悉,《辦法》有助於銀行進行風險處置,盤活存量資產,夯實經營基礎,也有望促進信託公司、理財公司等非銀金融機構與AMC深化合作。
另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資料,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3.4萬億元,較上季度末增加371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56%,與上季度末持平。
甬興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鄭嘉偉表示,隨著個貸不良率增長,商業銀行對於不良資產的多元化處置方式有強烈的需求,批次轉讓不良資產能夠提高商業銀行處置效率和市場流動性,有助於銀行快速回收資金,降低不良率。同時,監管部門也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拓寬不良資產的處置渠道,創新不良處置方式。
頁面製作:艦長
責任編輯:趙新亮
稽核釋出:許聞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