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財經ESG
作者|王曉麗
作為國產能量飲料的龍頭企業,東鵬飲料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穩健,根據公司釋出的2024年前三季度財報,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25.58億,同比增長45.34%;淨利潤為27.07億,同比增長63.53%。
然而,業績優異的東鵬飲料近期捲入多起負面風波。其中,一名員工在工作期間被領導叫去喝酒後不幸身亡,公司已回應將進行核實處理。另外,不久前東鵬飲料的核心單品東鵬特飲因含糖量超標遭到質疑。
據MSCI提供的最新ESG評級,東鵬飲料的表現亦不如人意。作為行業領導者,東鵬飲料的ESG評級僅為B級,處於行業落後水平。具體來看,公司在環境和社會維度的多個指標落後於行業平均水平。
來源:MSCI官網
環保投入下滑
在環境維度,根據MSCI公佈的軟飲料和非酒精飲料行業ESG評級標準,MSCI在環境維度上更關注企業在包裝材料和廢物、水資源與產品碳足跡的表現。然而,據東鵬飲料的現實表現看,公司在上述環境維度的表現均位於行業落後水平。
來源:MSCI官網
翻閱東鵬飲料《2023年ESG報告》,在低碳可持續發展方面,東鵬飲料響應“”“碳中和”目標的號召,努力踐行環境保護責任。公司持續建設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不斷探索低碳發展路徑,全力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東鵬飲料推進水資源的全方位管控,採取技術改造措施以節約生產中的水資源使用,減少廢水產生量。在廢棄物管理方面,公司堅持對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汙染物進行全流程管控,去年“三廢”各項指標排放達標率為100%。
然而,東鵬飲料在環保投入方面出現了明顯下滑。2023年,公司環保投入為3,187.99萬元,相比2022年的3,864.88萬元有所減少。在營收大增的同時,東鵬飲料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卻不如從前,這一現象值得深思。
提升社會責任感、加強產品質量管理
在社會維度上,MSCI特別關注企業的營養與健康機會、產品安全與質量及員工健康與安全的表現。根據MSCI資料,東鵬飲料在營養與健康機會及員工健康與安全方面表現欠佳,位於行業後列。
東鵬飲料2023年的《ESG報告》中強調,公司始終秉持“質量為先”,堅持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功效飲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並不斷強化質量管控措施。
然而,據《消費者報道》的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結果顯示,東鵬特飲每100g樣品含糖量達13.3g,遠高於中國香港衛生署界定的“高糖”飲料標準。若以500mL的標準規格計算,單瓶含糖量高達66.5g,相當於14.6塊方糖,可謂是頭號“糖分刺客”。
對此,東鵬飲料回應表示:“配方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經過國家相關部門的評價和批准,同時,我司產品標籤中明確,建議每日一瓶。”但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成人每日新增糖攝入量不應超過50克,這意味著即使消費者每天只喝一瓶東鵬特飲,糖分攝入仍將超標。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款功能性飲料,東鵬特飲的牛磺酸(抗疲勞成分)含量墊底,含糖量卻遙遙領先,這也讓東鵬特飲遭到消費者質疑,讓其被打上“背刺打工人”的標籤。
除此次爭議外,在產品質量與服務方面,東鵬飲料早已面臨諸多質疑。根據黑貓投訴平臺的資料統計,以“東鵬特飲”為關鍵詞,累計查詢到1321條投訴記錄,主要涉及兌獎售後問題、產品質量及虛假宣傳等。
這些問題的出現,與東鵬飲料所倡導的社會之道——責任擔當,鑄造品牌價值之美,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在員工健康與安全方面,東鵬飲料2023年的《ESG報告》中提到,公司致力於營造平等、多元、包容的職場氛圍,不斷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助力員工實現個人價值。同時,公司關心員工的身心健康,努力創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並提供完善的福利與關懷措施。
然而,近期發生的一起東鵬飲料員工在工作期間被領導要求喝酒後不幸身亡的事件,引發了廣泛的公眾討論。對此,東鵬飲料表示將對相關情況進行核實,並依據公司規章制度進行處理。上述事件的發生,反映出公司在員工管理和保護方面存在一定的疏漏。
研發費用不足,高管套現引爭議
在治理維度上,MSCI給予了超過30%的權重,突顯了軟飲料和非酒精飲料行業在治理層面表現的重要性。東鵬飲料在這一維度的表現僅處於行業平均水平,表明其在治理方面還有改進的空間。
根據東鵬飲料2023年的《ESG報告》,公司持續最佳化治理結構,增強資訊披露透明度,拓寬投資者溝通渠道,推動治理規範化,實現高效治理。同時,公司還稱將合規視為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堅持依法經營、強化內部監、完善制度體系,確保公司穩健發展。
然而,在實際治理過程中,東鵬飲料面臨多方面挑戰,如研發投入不足、產品線單一化及股東頻繁減持等問題。
資料顯示,近年來東鵬飲料的銷售費用顯著增加,今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同比增長近41%,佔總營收比例約為16%,明顯超出行業平均水平。東鵬飲料解釋稱,銷售費用增長主要是由於推進全國化戰略、銷售人員增加及冰櫃投入加大所致。
相比之下,東鵬飲料的研發投入佔收入比例持續下滑,從2021年的0.61%降至今年上半年的0.38%,而同行農夫山泉的研發費用率都在1%左右。創新是企業長期發展的關鍵,東鵬飲料“重營銷輕研發”的策略可能對其未來的可持續性造成不利影響。
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東鵬飲料的主要收入來源依然集中在爆款產品東鵬特飲上。儘管其他產品如“東鵬補水啦”及其他飲料的收入在緩慢增長,但這些產品的規模尚不足以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因此,東鵬飲料的業績仍然高度依賴於東鵬特飲。
儘管東鵬飲料業績良好,但其股東及高層管理人員頻繁減持股份的現象引起了市場的關注。自2022年11月以來,公司重要股東累計減持2780.35萬股,套現超過50億元。同時,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間共分紅30億元,分紅總額佔同期淨利潤的64%。
這種業績良好背景下的股東減持與高額分紅行為,亦引發了投資者擔憂。
參考資料:
[1]《業績穩健增長的東鵬飲料,ESG評級為何是“B”?》;華文社會責任
[2]《東鵬飲料直奔千億?天花板也要撞上了!》;英才商業
[3]《問路多元化,東鵬飲料的迷局》;伯虎財經
[4]《東鵬飲料“亮眼”業績藏隱憂,“大單品”依賴症未解》;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