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到2024年之後,國內房地產市場一直呈現低迷走勢。2024年1-11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4.3%。2024年1-11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額為8.5萬億元,同比下降19.2%。同時,二手房市場銷售難度則更大,如果業主按市場價掛牌銷售,房子基本賣不出去,要低於市場價20%進行銷售,才有可能獲得成交。
實際上,最近兩年買房的人,肯定是損失慘重。有一位深圳網友提出,他是2022年花了420萬買了一套房子,結果現在房價已經跌到了265萬。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房價跌幅超過30%。此外,還有一位上海網友,2023年上半年買了一套688萬的房子,現在房價已經跌到550萬,僅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房價跌幅也是相當驚人的。
現在問題來了,2024年房地產持續低迷,那麼明年樓市走勢又會怎樣呢?對此,我們認為,2025年前後買房,或會給自己找麻煩,3個“壞訊息”需要買房家庭來面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個“壞訊息”:二手房掛牌量居高不下
從2024年開始,國內出現了二手房的“拋房潮”。全國15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掛牌量突破10萬套。其中像重慶、成都等城市二手房掛牌量超過了20萬套。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人口流出量較大的三四線城市二手房掛牌量出現激增,而且一線城市,也都出現了“拋房潮”。以上海為例,二手房掛牌量超過15萬套。這既說明了越來越多的炒房客並不看好未來房產市場,也意味著房價下行的壓力非常大。
第二個“壞訊息”:保障房將加快入市步伐
之前我國高層宣佈將在未來5年內,推出600萬套保障房。2025年國內各地將加快保障房入市步伐,屆時將會有更多的共有產權房、廉租房等保障房入市,以滿足城市低收入群體的居住需求。這對於城市低收入群體是“好訊息”。
但是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卻是“壞訊息”。因為,大量保障房入市之後,將會給商品房市場需求帶來分流。屆時,炒房需求被迫退出,各地房價會逐步迴歸居住屬性。
第三個“壞訊息”:居民持房壓力在不斷增加
對於擁有多套房子的家庭,將迎來居民持房壓力不斷增加的問題:①現在各行各業都不景氣,居民收入減少或失業,這無疑會增加每月還房貸的壓力;②由於每年物價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居民買房之後就要承擔越來越高的持房費用支出。比如,物業費、取暖費等。
③房產稅越來越近了。我國高層已經宣佈房產稅試點城市將擴圍。等試點成功之後,然後再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而擁有多套房子的家庭將被徵收房產稅,未來居民持房成本支出壓力會明顯增加。
最近這兩年,國內房價一直在下跌的趨勢之中,炒房客們損失慘重。2025年前後買房,或給自己找麻煩?答案是肯定的。而以上這三個“壞訊息”,對於炒房客來講是“壞訊息”,但對於多數未買房的家庭來講,卻是好訊息。大家要把握好這次難得的機會,透過這些“壞訊息”的出現,對未來房產走勢做出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