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賺錢的企業,對於股東而言,才是真真切切的好企業。
而毛利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拿工程機械行業來說,大部分企業都是賺的辛苦錢,行業三巨頭徐工機械、中聯重科、三一重工近幾年的毛利率也才維持在20%-30%之間。
但有一個特例,這家公司就是專注於做高空作業平臺(簡稱高機)的。
2023年,浙江鼎力的毛利率高達38.5%,遠超工程機械三巨頭,更是排在了工程機械行業的前列。
那麼,浙江鼎力的高盈利能力從何而來呢?
1、產品過硬,掌握價格主動權
公司產品線齊全,產品規格超200多款,涵蓋應用最為廣泛的臂式、剪叉式和桅柱式三大系列。
其中,臂式產品的生產難度要高於剪叉式產品,所以定價更高,盈利性也更好。從全球高機市場的均價來看,臂式產品的單價是剪叉式產品的6倍。
因此,公司近些年來加大了臂式產品的佈局。
2020-2023年,公司臂式產品營收從5.7億元增長至24.5億元,營收佔比提升至38.8%。
而且,經過數年的推廣建設,公司臂式產品的毛利率有了很大提升。
2020-2023年,浙江鼎力臂式產品毛利率從19%增長至31%,由此提升了公司整體毛利率。
同時,在電動化的趨勢下,公司也給出了差異化的解決方案,推出了電動、柴動和電柴混動三種方案,能更好滿足客戶的使用需求。
而競爭對手徐工機械、中聯重科在高機產品上還未實現混動,且高機產品的工作高度和最大負載均小於浙江鼎力的產品,因此公司產品具備規格優勢。
產品過硬,使得浙江鼎力在價格上掌握了主動權。在其他廠商“卷”價格的時候,公司堅持不降價策略,從而保住了較為優異的盈利能力。
2、生產創新,壓低成本保留利潤
除了在價格終端保持高毛利率,公司還透過控制成本的方式增厚利潤空間。
第一,產品模組化設計。
在臂式產品中,公司透過產品的模組化設計,實現了95%主要部件通用,大大降低了生產中的採購、物流、製造等成本。
同時,模組化設計也降低了客戶的維修、儲存等二次成本投入,也能提高客戶粘性。
第二,加強智慧化生產能力。
公司擁有智慧總裝車間,透過相關軟硬體設施打造智慧化生產,使總裝效率提升50%以上,透過規模化生產攤薄成本。
另外,公司的產能釋放也有望攤薄成本。
2024年底,公司的五期工廠已經進入投產階段,預計新增4000臺臂式產品和2萬臺電動剪叉產品產能。
要知道,2023年公司臂式產品銷量為5492臺,新增產能差不多是一年的銷量了,可見產能建設力度不小,後期帶來的規模生產效益也將加大。
透過成本端及價格端的科學控制,浙江鼎力形成了優異的盈利能力。
在此基礎上,公司業績也更顯穩定,相比於同行,展示出突出的抗週期能力。
2020-2023年,在工程機械行業下行階段,公司的營收及歸母淨利潤還能分別實現20.9%和29.5%的複合年均增速。
2024年以來,公司業績增長勢頭依舊不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61.3億元,同比增長29.4%;歸母淨利潤實現14.6億元,同比增長12.9%。
著眼未來,浙江鼎力還能維持高毛利率的賺錢模式嗎?
目前看是有可能的,因為公司抓住了“出海”這個關鍵點。
從2021年開始,浙江鼎力便加大了海外市場的推廣。截至2023年底,公司海外營收達38.4億元,佔比高達60.8%。
由於相同的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售價會更高,所以佈局海外業務會有助於公司提高毛利率。
2023年,公司海外業務的毛利率高達41.7%,高於國內業務14.4個百分點。
此外,公司“出海”也是順應了市場需求的變動趨勢。
2024年前三季度,國內高機出口銷量達7.23萬臺,同比增長21.3%,佔總銷量的50%,海外需求持續增長。
而在出口的地區中,北美地區的市場是最大的,高機的保有量可佔到全球的43%。
並且,浙江鼎力重點培育的高價值量的臂式產品,比較適用於人力成本較高的經濟發達地區。
基於此,北美地區成了公司在海外重點開發的區域。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司在北美地區的市場開發並非一片坦途,核心在於北美地區徵收的高稅率問題。
不過,在浙江鼎力的積極維權及爭取下,出口所涉及的稅率已經由31.5%降至12.4%,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稅率約為30%,由此可見,高稅率給公司帶來的風險已有所下降。
而且,前面提到過,公司在價格層面已經掌握了一定主動權,所以浙江鼎力可以透過漲價的方式將部分成本轉嫁至終端客戶,從而延續原有的高盈利模式。
不僅如此,浙江鼎力還透過收購海外本土品牌CMEC來減小開啟海外市場的難度。
CMEC是北美本土的高機品牌,具備一定品牌知名度和客戶粘性,銷售團隊成熟。憑藉CMEC的品牌和渠道能幫助公司更快地推廣新品,拓展高價值量市場。
目前,公司的海外戰略成效顯著。
僅在2024年11月份舉辦的寶馬展上,浙江鼎力就拿到了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為40億元的海外訂單,覆蓋臂式等多種產品,並預計在未來1-2年兌現業績。
所以,浙江鼎力憑藉在價格端和成本端上的優勢,成為了工程機械行業中盈利能力較強的企業之一,未來公司憑藉“出海”有望開啟新市場,繼續保持高盈利模式。
關注飛鯨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領取最有價值的《成長20:2024年最具有成長潛力的20家公司》投資報告!
來源:飛鯨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