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週三猛烈抨擊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及美聯儲,指責他們“未能阻止他們自己製造的通脹問題”,並且在銀行監管方面“做得非常糟糕”。特朗普的言論出現在美聯儲宣佈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的兩個小時後,進一步加劇了貨幣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
本次美聯儲會議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4.25%至4.50%區間不變。儘管市場對這一決定已有預期,但美聯儲在宣告中強調,“通脹仍然略高於目標水平,就業市場狀況仍然穩固”。這一表態被市場解讀為相對鷹派的立場,暗示短期內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特朗普的立場則完全相反。他在社交媒體上直接對鮑威爾及美聯儲發難,批評他們未能有效控制通脹,同時呼籲立即降低利率。就在上週,他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明確表示,自己將“要求立即降息”。特朗普長期以來對美聯儲的獨立性持懷疑態度,認為總統應該在利率決策上擁有更大話語權,而這也與現任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及鮑威爾維護美聯儲獨立性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在美聯儲宣佈維持利率不變後,美國股市承壓,主要股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下跌0.47%,收於6,039.31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下跌0.51%,至19,632.32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下跌136.83點,跌幅0.31%,收於44,713.52點。
科技股成為本次調整的重災區,其中人工智慧巨頭英偉達(Nvidia)股價大跌4%,為本週以來累計下跌超過13%。
特朗普與鮑威爾的關係早在其第一任總統任期內便已劍拔弩張。2018年,特朗普曾多次公開批評美聯儲的加息政策,甚至暗示後悔任命鮑威爾為美聯儲主席。而鮑威爾則一直堅持美聯儲的獨立性,避免受到干預。
本次利率決策釋出後,鮑威爾在新聞釋出會上明確表示,他自特朗普重新上臺以來未曾與其有過直接接觸。鮑威爾強調,美聯儲的決策基於經濟資料,而非其它因素。他的這一表態被市場解讀為對特朗普壓力的抵制,也進一步凸顯了美聯儲與政府之間的分歧。
特朗普與美聯儲在利率問題上的分歧,本質上源於對通脹與就業市場的不同解讀。美聯儲的宣告指出,美國的失業率在過去幾個月裡保持在低位,就業市場依然穩健。這意味著央行仍然擔心勞動力市場過熱可能導致通脹粘性上升,因此暫不急於降息。
然而,特朗普則認為當前的利率水平過高,抑制了經濟增長,並可能對他的連任計劃構成威脅。他的支持者,包括一些企業界領袖,也認為高利率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限制了經濟擴張的空間。因此,特朗普要求美聯儲立即降息,以推動經濟增長。
儘管目前來看,美聯儲在3月份的會議上仍然可能維持利率不變,但市場將密切關注未來幾個月的通脹資料和就業市場情況。如果經濟增長放緩,同時通脹率顯著下降,美聯儲可能會在年中調整政策。但如果通脹依然居高不下,央行可能會繼續按兵不動,甚至推遲降息計劃。
通脹率已從2022年年中觸及的40年高點大幅回落,但美聯儲2%的目標仍然遙不可及。事實上,央行偏愛的價格指標顯示,11月份整體通脹率升至2.4%,為去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率維持在2.8%。
交易員此前預計,美聯儲在此次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接近100%,事實上,他們認為6月份之前不會再次降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資料顯示,市場預計到2025年底基金利率將達到3.9%左右,這意味著今年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為61%。
// 美聯儲政策展望 //
2025年初,美國經濟顯示出增長放緩的跡象。據此前,1月24日標普全球公佈的資料顯示,雖然美國1月Markit製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但是服務業PMI則創去年4月以來的新低。重要分項指數方面,通脹壓力正在上升,加劇至四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投入成本和銷售價格均在加速上漲。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首席商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在一份宣告中表示,通脹壓力上升令人擔憂。企業報告稱,由於供應商價格上漲和勞動力短缺導致工資增長,成本壓力加劇。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行業,投入成本和銷售價格的通脹壓力都在全面上升。如果這一趨勢持續,可能會引發市場擔憂,即強勁的經濟增長、穩健的就業市場和高通脹的結合,可能促使美聯儲採取更鷹派的貨幣政策。
此外,美國的關稅政策或導致通脹風險提升。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將從2月1日起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此後,多家國際資管巨頭髮出提示小心美國通脹風險。
貝萊德CEO拉里·芬克表示,“我們必須意識到巨大的通脹壓力,根據形勢發展,可能會出現通脹導致利率大幅上升的情況。這將對股市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他表示,如果通脹再次大幅加速,10年期美債收益率有可能重新測試5%的水平,甚至達到5.5%。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預計這將“震驚”股市。
全球第二大資產管理公司先鋒領航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固定收益展望報告中也表示,預計美國“通脹(回落)程序將停滯”,衡量價格壓力的核心指標將維持在美聯儲2%的目標水平之上,並在2025年的大部分時間內維持在2.5%以上。先鋒領航指出,特朗普和共和黨政府實施的貿易和移民政策,可能會使情況進一步複雜化。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公共政策主管LibbyCantrill和經濟學家AllisonBoxer在一份報告中認為,特朗普政策對通脹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將取決於其範圍和順序。但在關稅增加、預算赤字因預期減稅而擴大的情況下,該機構仍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長可能會放緩,而通脹則上升。“根據我們的基本預測,我們預計2025年美國核心通脹率將小幅上升約0.2至0.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可能也會類似。”PIMCO稱,在通脹反彈的背景下,預計美聯儲將長期維持利率不變,甚至可能進一步加息。
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分析師警告稱,美聯儲可能會加息。在本月的一份報告中,阿波羅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øk堅持認為,美聯儲今年加息的可能性為40%。
高盛認為,短期內不會有實質性的加息風險。除此之外,由於考慮到持續的通脹回落,降息看起來是合理的,但鑑於實體經濟的強勁,降息似乎不是必要的。高盛表示,在機率加權的基礎上,市場定價過於鷹派。該行的基準預測是,美聯儲將於今年6月和12月進行兩次25個基點的降息,然後在2026年降息一次,最終利率為3.5%~3.75%。
債券巨頭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 (Pimco) 的首席投資官Dan Ivascyn上週表示,由於華爾街正在等待更多經濟資料和特朗普政策的明確性,央行準備“在可預見的未來”維持利率不變。他補充稱,雖然加息不在他的基本預測範圍內,但加息“肯定是可能的”,因為最近的調查顯示消費者的通脹預期有所上升。
(Wind綜合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