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投資,歸根結底是認識世界的能力,是決策者的整體智慧在投資領域內的投射,而世界和認識世界的智慧總是複雜而不斷變化著的。
股之道,在於悟
相傳很久以前,有兩位一流的武術高手,一位是智慧大師,另一位高手號稱鵬遠大俠。智慧大師是鵬遠大俠的師傅。早年,鵬遠大俠拜智慧大師為師,每天刻苦學習武術技能。
有一天,鵬遠問他師傅,說道:“師傅,依我的資質,要練習多長時間才能成為一個高手?”智慧大師回答:“最少要8年吧。”
鵬遠說:“哎呀,8年太長了,假如我加倍練習,多長時間能成為一流的高手呢?”
智慧大師笑道“那只有再多練8年,16年吧。”
鵬遠不解地問:“假如我晚上不睡覺,日以繼夜地苦練呢?”
智慧大師答道:“那你必死無疑,根本不可能成為一流的高手。”
鵬遠當時驚詫不已,問道:“為什麼?”
智慧大師講出其中的道理:“要當一流的高手,不僅僅是因為刻苦,最關鍵還在於悟性。”“當一流高手的先決條件,是要永遠保留一隻眼睛注視自己,不斷反省自己,如果你兩隻眼睛只盯著武術家的招牌,哪裡還有眼睛注視自己呢?”
從此,鵬遠明白了練習武術的道理,除了練習,鵬遠經常抽出大量的時間來進行反省,除了練習拳法,還對其進行總結和歸納,最終鵬遠大俠成為武林中的高手。
拳道如此……股道亦然。
也許,一隻猩猩知道1根香蕉+1根香蕉=2根香蕉,1個玉米+1個玉米=2個玉米,但是,它從沒有悟出:1+1=2。所以,猩猩還是猩猩,是因為它們只知道吃而不懂思考,但人類透過思考總結,已經把數學發展到了令猩猩難以想象的地步,並且由於人類愛思考和總結,最終使人成為最高階的動物,成為地球的主宰者。
思考之道如此……股道亦然。
無論在哪裡,經驗重要,思考分析總結也十分重要。
做股票不能總盯著錢,要學會總結,悟出一種適合自己的投資之道……有了正確的道,才是長遠的。
累積效益
在我們進行自我投資、自我增值以後,我們終究還是需要一些其他的投資標的的,我在上面已經提到了,投資要有累積效益,尤其體現在多個標的物之間。
簡單來說,你的投資標的之間,最好是有一定程度的加成收益,也就是1+1>2,或者是1+1+1>3,這個很重要,是區分你的投資佈局處於哪個水準的關鍵點。
有人說,很簡單,不就是打通上下游嘛,我投資一家外貿公司,再投資一家外貿工廠,中間的加工錢就不用給別人賺了。這不叫投資佈局,如果用圍棋來打比方,這就是簡單的“長子”,將剛剛的那顆子長出兩口氣而已,在我看來,不管你打通多少上下游,這都只是1+1+1……中的某個1而已。
我曾經詳述過格局的重要性,每上一層,我們都將看到精彩得多的世界,而投資佈局比拼的,就是格局。
格局就是認知層次,它是這樣的一種東西,下層的最佳解決之道,從上層來看可能恰恰是最差的;處於下層的沒法窺見上層;每一層中的人幾乎都會認為自己是最高層。
看了這些你就知道,為什麼人人都認為自己會投資,並擁有從中掙到錢的能力。
投資需要微觀考量
宏觀地選擇完投資標的物之後,就該進行微觀考量了?究竟我們在投資的時候最該看重的是什麼因素?
創始人、創始人、創始人!重要的事說三遍。
有人說,資金、技術和團隊不夠重要嗎?
重要,但團隊是創始人的衍生物,一個擁有大格局的創始人會去地攤拉團隊嗎?所以這個放到對創始人的綜合素質考量上就行。至於資金和技術,只要優秀的人才到位,這些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在我看來,一個優秀的創始人至少該具備以下素質:
大格局。創始人的視野和格局一定要大,認知層次必須高,看事情能一下抓住核心,如此方能知道自己究竟在幹什麼。
吸引力。創始人一般都是公司的精神領袖,他可能未必需要雄辯的口才,但一定是公司的定海神針,身上自帶吸引人才的氣質。
執行力。優秀的創始人和創始團隊都有強大的執行力,往往剛有一個新idea,立馬就能出小樣,預計5天,通常3天就能完成,幹起活來豁命。
肯學習。世界變化越來越快,以後只會更快,不學習的,掉隊,學得慢的,一樣掉隊,唯有終生保持快速學習的創業者,才有較高的安全邊際。
如果你想投資某個宏觀領域,找到這樣的創業者,基本就比較靠譜了,至於對他正在進展中的具體專案的考量,永遠都應該排在對創始人的素質考量之後。
投資是個綜合認知遊戲
我們往往認為,投資是個金錢遊戲,其實不是的,投資是個綜合認知遊戲,它考驗的是你能否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質。
很多人手裡拿著錢,該投哪個專案呢?如果你能提供的資源真的只剩錢了,勸你還是老老實實購買專業的金融服務更合適一些,就算略微縮水,至少比打水漂要好。
邏輯很簡單,如果對方的專案足夠優秀,根本就不會缺給錢的人,為什麼要你的錢呢?每個好的投資人都有自己的獨特資源,創業者想要這些資源幫助公司成長才會用股權來交換,而金錢只是單純用來完成交易,僅此而已。
所以很多人認為投資的核心在金錢,這就已經偏離了軌道,以至於在軌道之外還衍生出像“投資心理學”之類的東西來。
其實投資沒有什麼心理學,就是看有沒有對事物一針見血的認知。比如投資的耐心,多久算耐心呢?一切都取決於你對於投資標的在未來的價值判斷而已;又比如投資者的情緒控制,這就是標準的沒看清就盲目下注帶來的後遺症啊,該想辦法避免才是,控制情緒豈非捨本逐末?再比如投資者因連續獲勝導致的過度自信,那錯誤根源完全就不在心理上,而是該重修機率學和邏輯學才是,不是麼?搗鼓了半天,可有誰能總結出真正有用的投資鐵律?
縱觀整篇文章,我也沒總結出“正確投資應該遵循的10條鐵律”,是吧,因為那玩意兒根本不存在,就連那條看似永遠正確的“多數人永遠是虧損的”,也會因為“鐵律”的普及而失效。投資,歸根結底是認識世界的能力,是決策者的整體智慧在投資領域內的投射,而世界和認識世界的智慧總是複雜而不斷變化著的,因此,它並無確定性應用可循。
遊資炒作的方式:
遊資炒做以高勝率低盈利為鐵律,透過頻繁的超短線操作,形成高勝率高頻率低盈利低虧損這樣的操作方式,來慢慢積攢資金。(每天賺2%,你算算全年多少。)
遊資的拉昇方式是誘,誘跟風資金的進入接盤,從而完成出貨賺錢,這批跟風資金有其他遊資但更多的是散戶。
連續拉昇的股票必然是多支遊資連續接力,當到高位最後一批遊資接手,如外界出現變化或接盤資金不足,則最後一批遊資會不顧一切拋掉,表現在盤面上就是突然的-7%以上的下跌。另外,從技術面看換手率、成交量、量比都具有重大觀察意義。
某股票被誘導,當天強勢封板,如第二天沒有強勢連續板,則很可能頭天的主力已出貨,後續行情不看好。
某股票被誘導,當天強勢封板,如第二天沒有強勢封板,中間弱勢向下高開低走,但尾盤莫名其妙又拉漲停,則很可能第二批資金入場接力,後市兩天內看好。
某股票被誘導,當天強勢封板,第二天早早強勢封板,後市兩天內極度看好。
遊資拉昇往往利用板塊優勢,同時打板塊內多支股票,如果板塊內多支股票不再強勢,那麼作為龍頭最多還有1-2天漲幅。
板塊沉寂一段時間後(也可能就幾天),會突然挺屍一下,這往往是遊資利用人的心理拉昇賺錢,往往第二天高開直接出貨。容易套人,千萬小心。”
散戶大部分認為,遊資是有逆大盤的能力的,但實際上游資操盤極為看重大盤環境,在大盤較為危險的時候,遊資是非常謹慎的。
遊資善於利用做T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在遊資眼裡沒有絕對漲跌幅度,只有相對漲跌幅度,換句話說,遊資從正5%買入正9%賣出做T與從負9%買入負5%賣出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區別,而普通人太過於在乎紅綠感受。
實力遊資拉昇小盤股初期幾乎不給任何人機會,通常是一根線直接拉上漲停。
對於中盤股,遊資通常利用短線的量比和漲速做出盤面異動,吸引其他遊資及大資金跟隨,進而完成繼續拉昇接力。
遊資也分高勝率與低勝率的遊資,換句話說,遊資之間也經常被埋。也經常出現這邊賣出,那邊買入互道SB的情況。所以個股中莫名其妙的拉昇與殺跌也經常出現。
啟示:
某股票是否漲跌只存在機率大小,不存在絕對性。任何人在市場中都應該是博機率。
同理,任何一個人對明天、下個周、下個月是否漲跌都只存在機率上的看法,看錯是很正常的,而頂尖遊資或者是頂尖散戶只是機率上做的好些,不存在常勝將軍。
從機率上說,頻繁操作的短線能過50%正確率就算是高手了(做中長線的不在此範圍),觀察遊資可以知道,遊資很少大幅虧損出局,有些幾千萬資金才賺個幾萬就出來了,對於遊資來說,要的是確定性,要的是大賺小虧。
選股重要性第一,遊資從不做弱勢股,從不做非市場主流。
選時重要性第二,遊資操作基本上在早上10點前與2點左右至收盤這兩個時段,都是為了確定性,前者是確定當天的漲停,後者是確定第二天的高開。
方法都是一根直線拉漲停,或者是一根線拉起誘使其他遊資和散戶接力漲停。所以覆盤只需要看漲停的股票即可。
遊資都有抱團性,這可能跟拉起來更容易有關係,有些非主流遊資也是經常被阻擊虧損連連。
普通散戶由於慢了一拍,除非拉起的瞬間打板(通常就幾分鐘時間),不然的話第二天高開接力是存在頭天遊資離場而被埋的風險的。
但大盤好時,不同遊資又往往願意第二天接力拉板(這樣可能更省資金),所以往往大盤好時追強勢股反而是最有效的策略。
至於強勢股和強勢板塊第二天還能不能繼續漲停,這個得看第二天是否還有遊資繼續接力,頭天是預判不出來的,預判的只存在大家的意淫中。
所有跟個股有關的技術面以及技術分析指標全部無效(大盤不做評價),全部都可以透過遊資拉昇改變圖形,不管是MACD、K線、BOLL、甚至成交量都有可能失真。所有技術指標現在看來唯一的作用就是固定下來操作模式(入場、止盈、止損的點位)。
相比來說,成交量是唯一重要的技術指標。就像是在大街上,只有一堆人聚起來了大家才知道那發生事情了,當然,人聚起來即有可能是撞車了也有可能是有人撒錢。
說了這麼多,大家可以看出來,散戶在股市能否賺錢,基本上不受自身控制。大盤好時所有人都在賺錢(短線瞎折騰的賺的最少),大盤不好時所有人都在虧錢(死拿長線的虧得最多)。
所以,超短線的勝率就太重要了,毫無疑問,超短線做的好的人,如果改變自己的盈利心態,那麼他做中線、長線,甚至投資其他東西也是會勝利的,因為所有投資都講究勝率。而普通人因為沒有系統的訓練過短線模式,所以勝率都保證不了,整體看散戶炒短線幾乎註定是虧錢的。
硬要炒短線的話,以下是非常重要的:
對大盤當日的判斷(基本上開盤稍微一觀察就得有思路)。
對大盤明日的預判(還是機率問題)。
對主流板塊的預判(提前預讀事件的能力)。
對當日主流板塊的判斷(板塊盤面閱讀能力)。
板塊內尋找龍頭的能力(優秀的盤面語言閱讀技巧)。
判斷出來龍頭以後的買點、賣點能力。
每日資金動盪的心理波動以及止損時的心態等等心態調節。
最後一個是:手速。
超短線掛單買賣技巧
在超短線操作(次日套利)中,對目標個股次日的買入賣出價的測算是鎖定利潤的關鍵步驟,目前已知的測算方法中,比較有效的是利用5分鐘、15分鐘、30分鐘以及60分鐘K線中可信度比較高的技術指標,如KDJ是否出現交叉、SAR指標圈狀線是否出現顏色變化(即翻紅或翻綠)、以及根據支撐壓力錶所提供的三檔支撐位即初級、中級和強力支撐壓力位來測算買入賣出價位。
利用短期K線的各技術指標測算買出賣出價位的優點是簡便、易於研斷,但缺點也同樣突出,那就是由於超短線技術指標靈敏度太高,一般是當日完成變化,次日操作時機把握性不強,同時也正因為靈敏度太高,容易反覆變化,誤差較大。
如何在交易中處理股票風險並能充分獲利呢?,即可確切提前把握股票整合能量的相對極限和瞬間價格規律,又能知道超前掛上擋賣單低檔埋進賣單的操作。
以當日個股的開盤價和收盤價計算,取其開盤價及收盤價之間一半作為次日買入或賣出的價位參考:
第二日(周、月)買入預測=開盤+(收盤-開盤)/2
舉例來說,假設一隻個股開盤價是10元,收盤價是10.8元,那麼次日的買入價計算應為10+(10.8-10)/2=10.40元。由於該股當日漲幅較大,達到8%,因此次日存在回探的可能性,而不管是回探的結果是形成下影線還是形成光腳陰線,其下跌幅度往往是開盤價與收盤價之間一半要稍多一些,因此次日如在10.45-10.50元掛單買入,成交的可能性較大。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這種方式計算買入價的前提是當天個股股價出現了上漲,即日K線以陽線報收。以開盤價和收盤價決定次日的賣出價位的計算公式是:第二日(周、月)賣出預測=收盤價+(開盤價-收盤價)/2。但值得注意的是,個股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出現這種情況的機率較小,一般以震盪下跌為主,但如次日反彈,力度往往較此為強,根據這種測算方法計算出的賣出價位雖然成交率較高,但不一定是最高價。而且這種測算方法需要的前提是當日股價K線應為陰線。技巧之二第二日(周、月)上漲空間預測=收盤+*n;第二日(周、月)下跌空間預測=收盤-*n;n為變數,即(最高-最低)/2的倍數,上漲空間預測常見n為(2或3)。下跌空間預測常見n為1。實戰應用
2003年5月27日000672銅城集團(筆者在盤中買入,但為確保操作的可信度以收盤價位買入價位)。
開盤5.47 最高5.60 最低5.43 收盤5.59。
預測次日相對高點。
第二日(周、月)上漲空間預測=5.59+(5.60-5.43)*2 = 5.93;
第二日(周、月)下跌空間預測=5.59-(5.60-5.43)=5.42;
次日開盤後9點31分操作:先掛上擋 5.93元賣單後等待成交。
當日實際開盤5.59 最高 5.94元 最低5.51 收盤 5.75 操作成功,二日內交易純利潤率5%(扣除手續費)。2003年5月28日600203福日股份(筆者在盤中買入,但為確保操作的可信度以收盤價位買入價位)開盤6.78 最高6.90 最低6.74 收盤6.83;預測次日相對高點;第二日(周、月)上漲空間預測=6.83+(6.90-6.74)*3或6.83+(6.90-6.74)*4=7.31或7.47 (由於股評推薦變數為3或4為確保成功,以3掛單)。第二日(周、月)下跌空間預測=6.83-(6.90-6.74)=6.67;次日開盤後9點31分操作:先掛上擋 7.31元賣單後等待成交。當日實際開盤6.82 最高 7.51元 最低6.82 收盤 7.44 操作成功,二日內交易純利潤率6%(扣除手續費)。一週內操作兩隻股票純利潤率共計11%,滿倉或半倉,根據投資者個人愛好及操作習慣而定。根據股票價量時空的本質價值獲取相對利潤的規律 。
如何選出次日大漲的短線黑馬
一般來說:次日會漲停或大漲的短線個股有下面幾種情況:1、次日大盤大漲。
此種情況將會有很多個股漲停或大漲,其中流通盤小於5000萬股(盤小,一般拋壓就輕)、日K線組合較好(最好符合一些經典的上攻或欲漲圖形)、5日、10日、30日均線呈多頭排列或準多頭排列、技術指標呈強勢的個股就非常容易漲停;此種情況,需要對管理層對大盤的大利好政策能及早知道,並選擇符合利好政策並符合上面所說的個股進入,這樣的個大慶股漲幅大、持續上漲的時間長;2、某個股突然有特大利好併為較多的市場人士知道。
股價還未上漲反映,這樣的個股次日在市場強烈的搶買下往往很快就漲停!對這樣的個股必須訊息靈通;3、有靈通訊息知道某股次日莊家要拉漲停或大拉;以上三種均需要靈通訊息。下面介紹一種從純技術角度尋找次日將漲停或大漲的短線黑馬。4、符合下麵條件的個股,次日容易漲停或大漲。流通盤小於3000萬股、股價低,即流通市值要小,但首先流通盤要小,其次才是股價要低(流通市值小、流通盤小,拋壓就輕,莊家易拉昇,易抵擋大盤的不利。
如:一個流通市值1~5億元的個股,碰到大盤不好時,只要莊家手中有幾億元資金,若市場狂拋,了不起就全吃掉;若是一個流通市值十幾億或幾十億元的個股,碰到大盤不好時,莊家往往只好讓它跌,一般不敢接,若接進,萬一市場狂拋,哪裡有那麼多錢去繼續接?一般來說,莊家手中幾億元資金是有的,但十幾億或幾十億元則很難);日K線組合較好。
5日、10日、30日均線呈多頭排列或準多頭排列;技術指標呈強勢,特別是日MACD即將出紅柱,且5分鐘、15分鐘、30分鐘MACD至少有兩個即將或已出一兩根紅柱(此條件非常關鍵);5、符合下面這種情況的個股次日幾乎毫無例外地會漲停。個股有利好或好題材+4(1)(2)(3)(4)+大盤不暴跌(大盤是否上漲無所謂,當然大盤上漲則更好)一般來說:要選出好股,特別是選出次日將漲停或大漲的短線黑馬是非常難的!但有一些訣竅:平時注意廣泛、深入地收集個股的訊息,對有訊息的個股再進行深入、細緻的調研(對公司出現的可能是重大的利好要想辦法、及時地向有關部門瞭解,詢問時要特別注意問話的技巧!講話首先要有禮貌!否則,你可能問不到任何東西),再對有真實訊息的個股中,再選出符合4(1)(2)(3)(4)的個股來!經過這樣挑選出來的個股,往往成為短線黑馬,次日往往漲停或大漲!
炒股必須遵守的幾點紀律:
一定要設止損,只有這樣,才能在股市中多贏少輸、大賺小賠,立足股市的長勝持久之道,另外,還要止贏,如大盤向上時達30%利潤時賣出止贏,在盤不樂觀時10~15%止贏;別讓應到手的利潤變為負值!止損大約有以下幾種:
千萬別盲目聽信資訊、訊息或聽他人薦股,一切買進賣出應靠自己!這樣自己也能長經驗!
必須有一套自己的買入和賣出的方法,找好每隻股票的切入點,發現熱點介入,熱點消失立即撤出,充分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股民首先應學習,並不斷的學習,首先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基礎的都不懂,怎麼去股市?而且在股票的操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知道這次操作為什麼對了,或為什麼錯了,有的人在股票上可以輸幾萬而確捨不得花五十元買本書看,你可知道花五十元買的書,可能使你得到上萬元的收益!
在大盤平穩時,要認識到選股的重要性,關鍵是選好股票,你若在大勢力向上時選不好股票,同樣會輸錢,而在大勢向下時,選好股票同樣賺錢!能做到該買入時買入,該賣出時賣出,去快樂賺錢,不能整天出在恐惶中去賺錢。
股票操作要慢進快出,也就是在買入股票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而在賣出股票時,不要考慮那麼多了,只要技術指標不好,就要迅速賣出!好多人可能不是輸在高位,而是錯買在下跌的中繼入和不明的底部,因底中有底。
紀律是做股票持久贏利的前提,己發出買入訊號而不敢買入,己發出賣出訊號而不去賣出,該止損時不止損,該止贏時不止贏,再好的指標對你也無用,做股票需要良好的心態、嚴格的操作紀律、資金的運用管理、技術指標選股的成功率等。
一個優秀的證券交易高手應該是,能夠連續多年獲得穩定的複利回報,經年累月地賺錢而不是一朝暴富,常賺而不是大賺。投資資本市場的高額利潤應來源於長期累積低風險下的持續利潤的結果。職業高手只追求最可靠的,只有業餘低手才只關注利潤最大化和滿足於短暫的輝煌中。這也是多數人易現短暫輝煌,難有長期成就的根本原因。
重倉和頻繁交易導致成績巨幅震盪是業餘低手的表現,且兩者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堅忍,耐心,信心並頑強執著地積累成功才是職業的交易態度。
是否能明確、定量、系統地從計劃、制度和紀律上限制住你的單次和總的操作風險,是區分贏家和輸家的分界點,隨後才是天賦,勤奮,運氣得到儘可能大的成績。而成績如何,其中相當大地取決於市場,即“成事在天”。至於輸家再怎麼輝煌都只是震盪而已,最終是逃不脫輸光的命運。從主觀情緒型交易者質變到客觀系統型交易者是長期積累沉澱昇華的結果:無意識→意識到→做到→做好→堅持→習慣→融會貫通→忘記→大成。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股市浮沉,博學然後自省,方可為師。
我是一方聊市,分享自己所知所學,以眾生為鏡,萬相為師,提升自己境界的同時與各位散戶朋友互相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