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2月1日訊息,1月31日,釋出2025財年第一財季(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總營收達到1243億美元(當前約9022.2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1196億美元)增長4%,再創歷史新高。淨利潤方面,公司實現了363億美元(按當前匯率約2634.83億元人民幣)的淨利潤,同比增長4%,合每股攤薄收益2.40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18美元增長10%。
第一財季毛利率46.9%,iPhone營收低於市場預期
在具體產品線上,iPhone營收為691.38億美元(當前約5018.36億元人民幣),略低於市場預期的710.3億美元,但相比去年同期(697億美元)僅微降0.9%。iPad營收表現出色,達到80.88億美元(當前約587.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2%。Mac營收同樣強勁,為89.87億美元(當前約652.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5%。然而,可穿戴裝置、家居和配件業務營收略有下滑,為117.47億美元(當前約852.6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7%。
圖為蘋果LOGO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服務業務營收持續增長,達到263.4億美元(當前約1911.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再創歷史新高,成為公司可靠的增長引擎。
此外,本季度毛利率為46.9%,高於去年同期的45.9%。
細分到市場,蘋果在大中華區的業務收入為185.13億美元(當前約1343.7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208.19億美元)下降11%。
庫克解讀大中華區業績:蘋果智慧尚未在中國推出是不利條件
雖然蘋果在去年最後3個月取得創紀錄的營收和利潤,但作為iPhone 16系列上市後的首個完整季度,銷量表現創下2023財年一季報以來的最大預期差。當年公司的解釋是,中國供應鏈來不及生產足夠的iPhone 14型號。
庫克表示,iPhone 16系列在“蘋果智慧”可用的地區銷量會更強勁一些。目前該軟體僅在少數英語國家可用。公司計劃在4月釋出更多語言版本的“蘋果智慧”,包括簡體中文。不過庫克也承認,“蘋果智慧”在中國市場推出的具體時間尚未確定。
庫克也表示,公司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受到多重因素影響,首先在同比下降11%的資料中,有一半是由於“渠道庫存”的變化,所以實際運營表現會更好。另外一個不利條件,是蘋果智慧尚未在中國推出。
蘋果CEO預期,在上一個季度結束後,中國推出一項國家補貼政策,應該能夠刺激一些蘋果產品的銷售。
編輯 肖子琦 綜合自財聯社、潮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