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源/華爾街見聞
微軟在北京時間1月30日美股盤後,釋出2025財年(2024年7月-2025年6月)第二季度(2024年10月1日至2024年12月30日)財報。
總體來看,在當季實現的營收和經營淨利潤都超出預期,但微軟的核心業務“Azure雲服務”收入同比增速雖高達31%,卻未能實現更高增速,環比還下滑了2個百分點,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季度同比增幅放緩。
報告顯示,微軟2025財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696.3億美元,同比增長12.3%,略高於市場預期,但增速創2023年年中以來新低紀錄;實現整體經營利潤317億美元,高於預期的301億美元;達成淨利潤24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0%。
當季,微軟智慧雲業務(包括Azure)營收255.4億美元,同比增長19%,但低於市場預期的258.3億美元;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增長31%(微軟沒有披露該板塊的美元收入),較上一季度的33%有所放緩,但仍未達到StreetAccount和CNBC預期的31.9%和31.1%。
同時,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在第三財季的營收指引也不及預期,未能符合分析師預期中的33%-34%區間內的同比增幅。
微軟執行副總裁兼CFO艾米·胡德(Amy Hood)對此給出的三季度指引區間是同比增幅為31%-32%,與本季度持平。
這還是在微軟解決了執行挑戰和麵臨的產能限制之後,取得的增幅區間。若微軟這兩個問題解決不如預期或有反覆,則可能31%-32%的三季度同比增幅都無法實現。
作為微軟業務的核心,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在第二季度的業績表現和下季度的業績指引雙雙跑輸預期,致使市場對此業務板塊終結連續三個財季的業績放緩“願景”落空。
“在第三財季我們仍面臨產能受限的問題,這涉及兩個關鍵因素:一是空間,我通常稱之為長期資產,也就是基礎設施和場地;二是裝置元件。”胡德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到今年年底,我們將更接近產能平衡的狀態。”
受此因素影響,微軟在財報釋出後至美股收盤,股價大幅跌超6%(6.18%)。
財報顯示,在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的同比31%營收增幅中,有13%的營收來自AI相關業務,環比繼續小幅提升1個百分點;但傳統非AI雲業務營收貢獻環比下滑3個百分點,為連續第三個季度下滑且幅度增加。
這就說明,企業傳統非AI雲業務支出正在縮減,而AI相關業務對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的貢獻增加,正在擠佔傳統非AI雲業務的空間;AI相關業務相對較好的表現屬於存量性質,企業在微軟這塊服務上的需求沒有增長。
微軟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確認了此項推測:“客戶在AI工作負載和傳統雲服務支出之間的平衡,導致公司(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增長不及預期(原因之一),這種影響將持續到下個季度”。
受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在當季的增幅仍未提速拖累,智慧雲板塊在第三季度的營收增幅指引預期中值為17.7%,增速繼續下降。
從數值上看,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在當季和下個季度的營收增幅絕對值並不小,但顯然市場對“優等生”期待極高;好在,微軟在當季的業績亮點也很奪目,比如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部門(包括Office生產力軟體訂閱和LinkedIn,後者主要涉及廣告業務)。
這塊收入在當季實現了294.4億美元,同比增長13.9%,高於StreetAccount的288.9億美元預期。
生產力和業務流程可拆分為兩個部分——生產力業務,包括企業M365業務;還有業務流程服務。其中,前者側重B端(軟體),後者則偏重C端(硬體)——Windows 365 Cloud Link。
微軟AI相關第二高的企業M365業務(Microsoft 365 commercial)在當季的收入同比增長了 16%(恆定匯率下增幅15%)較上季度小幅提速1個百分點;相比微軟之前指引不變匯率下14%的增速也高了1個百分點。
從價量驅動結構看,企業M365的訂閱坐席數量當季同比增加7%,較上季下滑1個百分點,依然在歷史低位徘徊;平均客單價同比上漲8.4%,相比前兩個季度的6%-7% 明顯提升。
企業M365業務是面向商業使用者的一套綜合性訂閱服務,包含辦公軟體套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電子郵件服務(Exchange Online)、團隊協作工具(Teams)、檔案儲存與共享(OneDrive)等,還提供了企業移動性與安全性管理等功能,旨在提高企業的辦公效率和協作能力,側重於軟體應用和服務層面。
2025財年第二季度企業M365業務平均客單價提升,主要來自微軟提升了這些套件服務的價格,尤其是Copilot內建服務提價。
這說明企業逐漸接受了Copilot功能並承認了其AI能力,否則不太可能會實現M365業務平均客單價的提升。胡德確認了此項推測,“Copilot的出色表現,提升了(客戶的)使用量。”
在微軟諸多業務模組中,“新籤企業合同”涉及多個模組,比如Azure雲服務、生產力流程板塊和人工智慧服務等。其中,AI技術貫穿了這些業務板塊。
當季,微軟待履約合同金額同比增幅高達34%,新籤企業合同金額同比增幅達到了驚人了67%。微軟財報稱,這主要得益於OpenAI和其他企業客戶高額且長期的AI服務預訂單。
顯然,AI正在給微軟帶來更多營收。微軟董事長兼執行長薩提亞·納德拉表示,按照當前發展勢頭,微軟公司人工智慧業務年收入預計超過130億美元,同比增長將高達175%。
投資方面,微軟在當季向OpenAI額外投資7.5億美元。截至報告期末,微軟已向OpenAI投資了近140億美元。
對於市場關心的微軟在當季的資本支出和用途,財報顯示,微軟在當季的資本支出為226億美元,超過分析師預期的約210億美。
本季度的資本支出主要用於雲和AI相關的長期資產,這些資產將在未來15年及更長時間內支援微軟盈利。此外,微軟預計未來的資本支出將繼續擴大,特別是在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方面。
綜合而言,微軟正在重構業務質量,其核心的Azure雲服務正在依靠AI技術轉換賽道——從傳統非AI雲業務轉向以AI為底層基礎設施的“全新智慧雲”服務。
故而雖然本季Azure雲業務表現不如預期,但2026財年第二季度解決產能問題後,微軟將“錢途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