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人口最少、地域面積較小、人均水平較高的“萬億之城”,常州的2024年備受矚目,因為這是這座城市進入“萬億俱樂部”的第一年。
2024年常州經濟發展第一大亮點已經來了。
江蘇城市論壇關注到,2024年常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稅收佔比84.1%,全省領先。
此外,全省領先的成績還有這幾個:工業對經濟發展貢獻,新能源領域稅收佔比,新辦經營主體三年存續率,支援創新和製造業優惠佔比。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稅收佔比高,說明什麼?
第一,稅收佔比高反映了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和較高的競爭力。例如,深圳的稅收佔比高達90%,顯示了其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
第二,稅收作為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其佔比越高,表明財政收入的質量越高。這有助於政府更好地管理和分配資源。同時也從側面說明這一地區對非稅收入的依賴程度較低。
第三,高稅收佔比的地區往往經歷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升級。例如,深圳的稅收增長主要得益於戰略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稅收佔比成為評價一個地區經濟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
具體到常州,稅收高佔比反映了常州經濟發展的健康生態。
企業和個人的經濟行為是稅收的源頭活水,較高的稅收佔比意味著企業生產經營活躍,個人收入穩定且消費等經濟活動頻繁,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經濟迴圈,有力地證明了常州經濟增長的活力與競爭力。
企業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下蓬勃發展,不斷拓展市場、創新產品,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稅收貢獻,形成了經濟增長與稅收增加的良性互動。
此外,工業在常州經濟發展中的貢獻同樣全省領先,這是常州經濟的堅實根基。常州長期以來注重工業產業的培育與發展,傳統工業產業不斷轉型升級,新興工業領域蓬勃興起。
資料顯示,常州2024年工業銷售額預計可實現2.3萬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工業銷售佔比達59.2%,位居全省前列。
新能源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等特點,不僅自身發展迅速,還帶動了上下游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成為推動常州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資料顯示,常州2024年1496戶新能源規上企業貢獻工業銷售的40%、工業稅收的45%、工業利潤的55%。新能源領域稅收佔比全省領先。
常州2024年新能源產業成績單亮點很多。一是產業集聚度全國第三,投資熱度連續三年列全國第一。二是儲能電池(含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達97%,居全國首位。三是理想汽車第100萬臺新能源車下線。四是世界最大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開工建設。五是被工信部授予“中國新能源之都”城市產業名片。
新辦經營主體三年存續率全省領先,這反映出常州創業生態的繁榮與穩定。以2021年和2022年為例,常州新辦經營主體三年存續比例分別為80.4%、78.7%。
一方面,這表明常州具有良好的營商環境,政府的政策支援、市場的開放包容以及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吸引了眾多創業者投身其中。
另一方面,也說明新辦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適應性和競爭力,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並持續發展。大量穩定存續的經營主體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成為常州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