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前並不懼怕關稅和美國實體清單制裁的原因有幾分鐘時間可以討論。2025年1月31日,特朗普宣佈從2月1日開始,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再加徵10%的關稅。特朗普關稅終於與我們見面。另外,在1月份,圍繞TikTok在美國的禁令,中美之間也展開了博弈。
實際上,從2018年以來,到目前為止,圍繞、華為的大約200家中國高科技企業都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受到美國各方面的制裁和限制。
自2018年至今,美國對中國的出口3,500億左右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即使在這樣的制裁和關稅背景下,中美貿易仍然發展得如火如荼。2024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3,600億,再創歷史新高。雖然近幾年中國200多家高科技企業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但是中國在戰略性高科技領域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總體而言,中國在高科技領域與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小。我將從另外兩個角度告訴大家,很多朋友對美國的依賴並不瞭解。
談論到第一個數字,例如TikTok在美國受到委屈和潛在限制。大家可能注意到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會受到各方面制約。截止到2024年底,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加在一起大約不到800億美元,而美國在中國累計的投資規模已經達到了12,000億美元。如果中美之間真的要撕破臉,類似於美國對TikTok這樣的舉措和限制,中國手中的籌碼比美國要多得多。
例如國內的蘋果,無論是蘋果的生產還是銷售,很大程度上中國都掌控著它。蘋果是美國當前市值排名長期第一的高科技公司,包括特斯拉。特斯拉的生產和銷售大約佔1/3左右。高通提供晶片,其中包括不少晶片,對中國而言,從生產工藝方面可以實現,只是在產能方面可能還需要時間。
從整體來看,高通的銷售收入中將近一半來自中國市場。例如英特爾、沃爾瑪、英偉達、寶潔公司、麥當勞、肯德基、耐克、可口可樂等企業在美國累計投資12,000億。如果中國也像美國那樣採取TikTok舉措,那麼中國手上的牌太多。過去中國總是希望維護全球自由貿易和對外開放格局,不願意打這樣的牌而已。
您可能注意到中國最近開始對谷歌進行相關調查,下一步蘋果不排除會成為我們的目標,這是第一類。
第二個是從投資角度而言,雖然表面上中美之間的貿易順差在2024年達到3,600億美元,大約佔到中國全部1萬億美元,貿易順差約佔36%,但是美國這些大量企業在中國每年的投資和銷售規模大約達到幾萬億人民幣。單純統計美國前12位的公司在中國一年的銷售金額都達到15,000億人民幣,表面上看中國對外貿易方面似乎有依賴,但是實際上中國對外貿易中大約1/3左右都是由中國的美國企業生產之後賣到美國,這部分實際上影響最大的是美國的企業。
雖然美國企業對中國的出口量沒有中國對美國出口多,但是他們透過在中國的投資實現了本地化銷售。如果美國採取類似於貿易加徵關稅的措施,那麼我們透過不對稱的手段對美國企業在中國的生產或者銷售採取不對稱的打擊手段,恐怕美國難以承受。
今天我從另一個角度為朋友們提供了一個視角。中國當前並不懼怕特朗普關稅,只是我們不願意撕破臉而已。
免責宣告:以上任何內容均來源於市場公開資訊,僅供您參考與學習觀摩,該內容不構成對任何產品的購買、拋售或持有的建議,不作為您做出可投資的依據,您應自主投資決策,自行承擔資風險與損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