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A股市場2024年度業績預告密集披露。同花順資料顯示,截至2月7日上午9點,已有超過2800家A股上市公司釋出了2024年業績預告,其中逾600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實現同比翻番。從細分產業角度來看,238家化工上市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告中,預計盈利的公司有149家(含預增、預減、扭虧),佔比超過60%;而在48家披露業績預告的消費電子上市公司中,則有27家預計盈利(11家預增、3家略增、5家扭虧、8家減虧)。
主營產品量價雙升提振業績
多家公司淨利潤預計大增
根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的統計,有39家化工上市公司預計2024年淨利潤同比增幅上限超過100%,同比預增前三分別為正丹股份、江蘇索普和七彩化學。
其中,全球產能規模最大的TMA(偏苯三酸酐)供應商正丹股份以超百倍的業績增幅暫時拔得頭籌。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1億元至13億元,同比增長11039.13%至13064.42%。
關於業績預增的原因,正丹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產品TMA和TOTM(偏苯三酸三辛酯)產銷量較上年大幅增長,銷售單價大幅上升,且單位成本基本保持穩定態勢,酸酐及酯類業務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據悉,2024年4月,全球第二大TMA生產商英力士宣佈永久停產其TMA產品,TMA價格受此影響從年初的約1.6萬元/噸飆升至5萬元/噸,目前價格仍在高位執行。正丹股份擁有TMA產能8.5萬噸/年,是目前全球產能最大的TMA供應商。2024年6月,公司宣佈擬投資3.5億元建設年產6.5萬噸TMA綠色化升級改造專案,以擴大生產規模。
醋酸龍頭江蘇索普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億元至2.2億元,同比增長1016.95%至1128.65%。公司表示,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產品產銷量同比增加、單位成本同比下降,且上年同期比較基數較小。
七彩化學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1億元至1.4億元,同比增長899.77%至1172.44%。公司表示,2024年,公司高效能有機顏料產品的產銷量顯著增長,綜合毛利率提升。此外,新材料產品的落地進一步最佳化了公司產品結構,提升了整體經營質量。
在製冷劑產品方面,受益於配額制管理,製冷劑下游需求改善、競爭秩序最佳化,致使產品價格穩步回升,從而造成行業龍頭公司的盈利能力明顯增強。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東陽光等公司均披露了亮眼的業績預告。
這其中,製冷劑龍頭巨化股份預計2024年實現淨利潤18.7億元至21億元,同比增長98%至123%。對比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可得,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淨利潤預計數為6.12億元至8.42億元,同比大增210.66%至327.41%,環比增長45%至99%。經營資料顯示,2024年,公司製冷劑銷售量約為35.3萬噸,同比增長22.61%;銷售均價為2.68萬元/噸,同比上漲32.69%;實現營收94.47億元,同比增長62.69%。
三美股份預計2024年實現淨利潤7.02億元至8.14億元,同比增長150.87%至191.01%。永和股份則預計2024年實現淨利潤2.4億元至2.8億元,同比增長30.66%至52.43%。其中,公司預計第四季度單季實現淨利潤9350萬元至1.34億元,同比增長332.37%至517.34%,環比增長176.78%至295.19%。
另外,記者還注意到,受益於行業景氣度回升等因素的正向影響,多家公司預計2024年業績扭虧為盈。
生物質纖維素長絲龍頭新鄉化纖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4年歸母淨利潤為2.16億元至2.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為4215.36萬元。新鄉化纖的生物質纖維素長絲及氨綸領域產能規模分別位居國內第一和第三。公司擁有每年9萬噸生物質纖維素長絲產能和18萬噸氨綸產能。百川盈孚的資料則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粘膠長絲(生物質纖維素長絲)均價從4.25萬元/噸上漲至4.55萬元/噸,漲幅約為7%,雖然下半年其價格回落至4.35萬元/噸左右,但仍相當於2023年全年的最高價。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部分化工企業透過調整產品結構或實施差異化產品戰略,業績出現明顯回升,從而實現扭虧為盈。以怡達股份為例,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淨利潤900萬元至1300萬元。
同時,亦有部分農化企業預計2024年業績同比扭虧為盈。其中,新農股份預計2024年淨利潤為5200萬元至6000萬元,而2023年為虧損2537.43萬元;金正大預計2024年淨利潤為4800萬元至7000萬元,2023年為虧損9.71億元。
市場與政策雙重驅動
消費電子領域市場需求回暖
根據Canalys近日釋出的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增長7%,出貨量達到12.2億部,大眾市場需求激增。在整體穩中向好的大背景下,眾多產業鏈上市企業2024年業績大幅預增。不少業內人士提出,業績預增是受益於消費電子領域的復甦,同時,AI技術的迭代及應用拓展也逐漸成為驅動力,帶動消費者換機需求的增長。
從各大上市公司的角度來看,長盈精密的業績表現頗為亮眼。公司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為7億元至8.2億元,同比增長716.78%至856.79%。對此,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類電子及新能源市場持續復甦向好,報告期內營業收入預計創歷史新高。
春秋電子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75億元到1.95億元,同比增長554.29%至629.06%。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提到,受益於膝上型電腦行業復甦,公司業績逐步提升。同時,新能源汽車鎂合金應用的訂單落地,形成增量收入,為公司打造新的盈利增長點。
東莞市達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瑞電子”)的業績表現同樣出色,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34億元至2.89億元,同比增長218.94%至293.90%。達瑞電子在業績預告中提到,公司消費電子功能性器件和結構性器件業務、新能源結構與功能性元件業務、3C智慧裝配自動化裝置業務訂單增加,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對此,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秘書長、副教授林先平表示,消費電子產業鏈上市公司應保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及時把握市場趨勢。一方面,公司要加大在新產品研發、技術升級、品質控制等方面的投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另一方面,應積極與政府、行業組織合作,爭取政策支援與補貼,藉以舊換新等促銷活動激發消費意願,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北京艾文智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曹轍則表示,除了消費電子週期換新、AI技術發展等因素外,政策的推動也對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2024年,各地將消費電子納入以舊換新政策支援範圍,有效刺激了市場需求,隨著政策進一步加碼,行業將加速復甦。
展望未來,北京智帆海岸營銷顧問有限責任公司首席顧問梁振鵬指出,2025年消費電子行業預計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智慧化、微型化、新技術融合和多元化創新等趨勢將推動行業不斷前行,同時補貼政策力度空前,也提振了消費者信心,在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下,行業有望持續保持活躍。伴隨著5G技術的進一步普及、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融合,消費電子行業將不斷湧現新的產品形態和應用場景,從而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市場有望步入基本面驅動新階段
春季行情有望徐徐展開
“春季行情有望徐徐展開,全年政策見效下市場望步入基本面驅動的新階段。”海通證券分析師吳信坤稱,當前驅動春季行情啟動的積極催化因素已經出現,無論從政策催化、流動性,還是基本面角度看,今年春季行情均值得期待。隨著增量政策進一步加碼或者落地,基本面有望出現方向性改善,宏觀經濟回暖有望帶動企業盈利回升,預計2025年A股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有望達5%至10%。”
中金公司則分析稱,2024年四季度經濟資料較三季度略有改善但仍有繼續企穩空間,投資者聚焦上市公司基本面變動趨勢,把握基本面拐點以及修復彈性可能是當前重要的投資思路,因此業績披露階段重點關注三方面,一是年報業績可能超預期或環比改善的景氣領域。二是業績逐步從週期底部回升、產業趨勢明確的細分領域,例如半導體、消費電子、通訊裝置等TMT相關行業。三是在溫和復甦環境下率先實現供給側出清的行業,例如傳統製造業等。(伍世豪)
綜合自 | 證券日報、上海證券報、新華社客戶端、中國青年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