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1個月中國的晶片出口額同比增長超兩成,已達到1.03萬億元,首次在晶片出口方面突破萬億元,尤為可喜的是晶片出口額已超過傳統的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代表著中國高階製造的成功。
中國在2010年成為全球最大製造國,隨著中國製造業居於全球第一,中國就提出了製造業轉型的戰略,大舉向高階製造業發展。
晶片是製造業的金字塔尖,尤其是現代工業的發展,晶片在諸多製造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中國早在2014年就成立積體電路產業基金,推動中國晶片的發展。
2019年美國對中國晶片採取措施,卻沒想到進一步加速了中國晶片的發展,那時候中國確立了先發展成熟晶片的策略,透過發展成熟工藝來培育中國的晶片產業鏈和晶片技術人才。
經過近10年的發展,中國逐漸打破諸多晶片空白,在儲存晶片、伺服器晶片、CMOS晶片等諸多行業都實現了國產化,推進國產化替代,憑藉著中國廣闊的市場,逐漸培育了自己的產業鏈。
今年以來國內多家晶片企業都取得可喜的增長,其中晶片裝置企業等更是連年大幅增長,已成為全球第六大晶片裝置企業,中芯國際發展成為全球第三大晶片代工企業,全球前十大晶片代工企業有三家是中國企業。
中國晶片取得突破後,大舉推進國產晶片替代,據悉2023年國產晶片替代率已超三成,這大幅減少了中國的晶片進口額,從2021年的4400億美元左右降低到2023年的3500億美元左右。
隨著國產晶片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國產晶片不僅在國內替代進口晶片,還大舉出口海外,獲得海外企業的歡迎,推動中國的晶片出口額連年保持較大幅度的增長,直到如今晶片出口額突破萬億元。
晶片出口額突破萬億元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因為晶片出口額已超過服裝等中國製造以往的傳統大宗商品,代表著中國製造在高階製造上的重大突破,高階製造已成中國製造的新名片。
事實上從2007年以來,中國製造就已開啟了快速轉型,2007年以前,加工貿易曾長期佔據中國出口的半數以上,而從2007年之後,加工貿易佔中國出口的比例就逐年下降。
再到如今晶片等高精尖產業超越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更是中國製造的偉大成功,將大幅增強中國製造的產業安全,避免被他國卡脖子,這也是中國發展晶片產業的初衷,如今無疑達成了當初的目標。
回顧這數年的發展,美國試圖阻止中國發展高階製造,結果卻是加速了中國的晶片等高精尖產業的發展,促使中國晶片提前實現了預期的目標。
中國晶片的發展已讓美國晶片感受到困難,今年以來美國多家晶片企業出現虧損,正如美國一些晶片企業所言,不賣晶片給中國還能賣給誰?如今中國已可生產的晶片確實無需從美國採購了,美國的做法可以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