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集團創始人雷軍早早現身小米汽車工廠,笑稱:“雷廠長來上班了!”這一舉動不僅彰顯了雷軍對小米汽車業務的高度重視,也預示著小米汽車在產能提升方面將有新的動作。
雷軍透露,他今天將與製造團隊進行深入的討論,共同探討在確保產品質量和生產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進一步提升產能。這一決策背景是小米汽車自SU7系列車型上市以來,產能與交付能力便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據小米汽車App顯示,SU7、SU7 Pro及SU7 Max三款車型的交付週期分別為27-30周、26-29周與22-25周,較長的交付週期反映了市場對小米汽車的高需求和產能的相對不足。
回顧去年6月,小米汽車工廠已啟動雙班生產模式,日產能達到600-800臺,月產能約為2萬臺。然而,這一產能水平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導致SU7車型的月交付量被限制在2萬臺級別,市場供不應求。面對這一困境,雷軍為小米汽車設定了2025年交付30萬輛的宏偉目標,而當前月產能2萬臺顯然難以支撐這一目標的實現。
因此,雷軍此次親臨工廠,正是為了推動產能的快速提升。他表示,小米汽車將加大投入,最佳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以儘快實現產能的倍增。同時,小米汽車還將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確保關鍵零部件的供應穩定,為產能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小米汽車作為小米集團的重要業務板塊,承載著雷軍對智慧出行領域的深厚期望。雷軍表示,小米汽車將堅持創新引領,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智慧、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同時,小米汽車也將積極響應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戰略,為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