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AI大模型角逐中,DeepSeek與豆包推理能力被廣泛測試,面對上交所與北交所釋出的多起匿名IPO違規案例,兩者“破案能力”各有千秋; ②儘管大模型已有不少成功“破案”例子,市場對其未來是否能開發出更多實用價值正拭目以待。
財聯社2月7日訊(記者 趙昕睿)在AI大模型的激烈角逐中,DeepSeek憑藉強大的推理能力強勢“破圈”,其在AI領域的表現甚至能與OpenAI的o1模型相媲美,一時間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與此同時,豆包大模型也備受關注,不少使用者將兩者放在一起比較。
眾所周知,各交易所會慣例匿名釋出IPO違規案例,而究竟是哪家企業,往往令市場充滿好奇。業內往往根據有限資訊來進行判斷。如今有了AI工具,顯然讓“破案”平添利器。
近日,上交所與北交所相繼釋出最新一期上市稽核動態,其中包含多起匿名通報的IPO違規案例。為一探究竟,記者分別向DeepSeek和豆包發起“挑戰”,針對這些案例提問,試圖檢測它們的“破案”能力。
DeepSeek成功“破案”一起
先看上交所的情況,上交所2025年第一期發行上市稽核動態共披露了3起匿名案例。
一則案例的關鍵句是:“發行人B公司為科創板申報企業,研發投入中田間實驗所用實驗物料佔比較高”。對此案例,DeepSeek成功“破獲”。
上交所通報中提到,發行人B公司為科創板申報企業,研發投入中田間實驗所用實驗物料佔比較高。B公司研發和銷售環節均存在田間實驗,B公司未充分說明研發與銷售兩類田間實驗的區別,未制定具體的田間試驗過程管理流程,田間試驗過程和結果無法驗證,相關內部控制不完善。保薦機構及申報會計師未對發行人研發投入相關內部控制、銷售人員資金流水等進行充分關注和審慎核查,履行相關職責不到位。
記者據此向DeepSeek進行提問,DeepSeek分析出匿名企業為科創板IPO的先正達,由中金公司及中銀國際證券聯合保薦。
上交所還通報了另兩起案例,其一是會計基礎工作、財務內控工作不規範,相關事項披露不充分、不準確。
案例中提到,現場督導發現,發行人A公司存在多項資訊披露不準確、不完整的情況。一是A公司在申報前對財務報表中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應付賬款等多項科目予以調整,但部分調整系透過期末餘額和當期發生額倒推得出期初餘額,缺乏合理依據。二是A公司未如實完整披露其使用的個人卡銀行賬戶相關資訊,未如實披露其透過票據中介機構購買大額銀行承兌匯票用以支付供應商貨款等不規範情形。三是A公司申報檔案中披露的對外資金拆借金額、個人卡收付款金額、第三方回款金額及現金交易金額等資訊,存在多處遺漏且前後不一致。保薦機構及申報會計師未就A公司會計基礎、財務內控等工作進行審慎核查,履行把關責任不到位。
其二是未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股權代持事項。
案例中提到,發行人C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透過D公司持有發行人部分股份。報告期內,存在若干自然人委託發行人實際控制人代為持有D公司股權的情形。申報前,隱名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簽署書面協議或口頭約定解除委託持股關係,部分口頭約定隱名股東於申報後結清股權轉讓款。申報時,發行人未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前述股權代持事項,也未能充分證明代持行為已在申報前徹底解除、符合股份權屬清晰要求。保薦機構及申報律師未能對發行人股權清晰情況予以充分關注並審慎核查,履行相關職責不到位。
遺憾的是,記者雖向DeepSeek“按圖索驥”,但這兩起案例並未成功破案。
豆包“揭開”一起案例謎底
再把目光轉向北交所。北交所最新一期會員通訊中,披露了3起募集資金存放與使用持續督導案例,以及1起非法操縱掛牌公司股票案例。
在這4起案例中,豆包成功“揭開”了非法操縱掛牌公司股票案例的謎底。該案例顯示,近期,證監會對劉某某、婁某操縱某掛牌公司股票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並辦理終結。
經查,婁某主要負責協助劉某某尋找有出售股票需求的新三板掛牌公司,選定股票後,劉某某與婁某共同出資買入目標股票,將股票價格在短時間內拉昇至預定的目標賣出價格。隨後,劉某某利用不確定的資訊誘導其他投資者買入股票,劉某某、婁某將賣出股票金額扣除成本費用後再按出資比例進行收益分配。
證監會最終決定,責令婁某、劉某某依法處理其非法持有的該掛牌公司股票;沒收劉某某、婁某違法所得合計8367.49萬元,並處以2.51億元罰款;對劉某某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和5年證券市場禁止交易措施,對婁某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和3年證券市場禁止交易措施。
豆包給出的答案顯示,劉某某、婁某分別是劉洪濤和婁閣,二人於2023年6月19日至9月28日期間,實際控制“婁閣”東方財富證券賬戶等6個證券賬戶,操縱新三板股票“騰茂科技”。
具體來看,豆包在使用者輸出指令時,需披露更多細節方能給出具體答案,同時會附上搜尋來源及數量,以增強結果的可信度。而DeepSeek在面對同一案例時,受儲備知識更新日期的限制,未能給出有效答覆。
如今,DeepSeek的熱度催生相關概念股一路飆升,成為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投資焦點。然而,其實際應用場景和商業落地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儘管它已有不少成功“破案”的案例,但未來能否真正將強大效能深度融入現實生活、開發出更多實用價值的應用,還需時間來驗證。
在AI大模型助力解決複雜問題的探索之路上,豆包和DeepSeek此次的“表現”只是一個開端,後續它們在金融監管、企業合規等領域還會有怎樣的發揮,市場正拭目以待。
來源: 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