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除民辦搖號和對口直升外,如今在一些魔都雞娃家長和機構那裡,還存在第三條路,那就是備戰“神秘考”。作為頂尖公辦初中“自招”中的隱蔽一環,它被很多家長認為是未來踏進名校的保障。可是,這條路真的好走嗎?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文丨莊曉 編丨Jennifer
“別人神秘考(SMK)的時候,我和孩子度假呢。等回來聽到訊息,人家都考完了。”
momo的女兒目前在一所公辦小學讀五年級,成績還算不錯。面對即將到來的小升初,她也一直在猶豫:是放手一搏,參與民辦初中的搖號;還是穩妥地選擇對口直升的初中。
原本在升學上還有些淡定的momo,聽到這場十一期間組織的SMK考試後,難免染上了幾許焦灼。
她這才意識到,原來魔都小升初,除了民辦搖號與對口直升外,還有第三條路——那就是拼盡全力,贏得頂尖公辦初中的“自招”機會。因此,作為自招中的隱秘一環,SMK也應運而生。
可是,這條路真的好走嗎?
“每天不停刷手機,
生怕錯過任何訊息”
最近這段時間,帶著孩子去哪參加SMK考試,成了momo最發愁的事。
和正規考試早早就公示考場、考試時間不同:
這些SMK並不面向所有學生和家長,只通過部分渠道擴散資訊;
考場時間和地點都是臨近考試才通知,有時甚至神秘到連一些家長和孩子,都不知道考試的主辦方;
考完試後,也不是所有考生都能知道自己的成績和水平。要是考試沒透過,這些考試也就無聲無息地淡出了他們的生活。
為了能及時獲得這些考試訊息,momo這幾個月推掉了所有的出差安排,每天不停地刷手機資訊,生怕錯過任何陌生來電。
作為過來人的Cindy,完全能理解momo此時的緊張和焦慮。去年小升初的節點上,她也曾帶著女兒,奔波在往來SMK的路上。
Cindy現在還記得一次“突擊”SMK:
一位自稱來自某校的老師,在電話裡迅速告知了會面時間與地點。等到約定時間,這位老師轉身就帶上幾個被通知的孩子,到一家小店關起門來直接考察。
直到再次接到這個學校的來電,Cindy才敢相信這場考試真實存在過。
不久前的一週,高欣就帶著孩子參加了三場SMK,同時還帶娃參加了漢字小達人的比賽。
在高欣所知的雞娃圈,大家公認的SMK時間,往往從頭一年10月份,持續到來年4月份,在頂尖初中完成自招後,一些二線的初中也會陸續開啟自招。
為了獲得更多機會,高欣和孩子不僅要在SMK“湊份子”,還要在考試間隙,多多參加各類社會獎項評比,努力讓升學簡歷多上幾行字,以保證如果考不上頂尖理科班,也能獲得一些二線學校的“橄欖枝”(一些二線學校的自招班),幫孩子抓到更多升學機會。
因此,她時不時就要向班主任請上半天假。而據她所知,有些全力衝刺SMK的同學,甚至直接請假上數天,就為了衝刺SMK。
畢竟五年級孩子的時間太過寶貴,幾乎“以周為週期,錯過了就再也補不回來了。”
“花團錦簇的分數背後,
是學校與班級間的巨大差異”
事實上,為了SMK,早在女兒幼兒園時,高欣就開始發力了。
那時,幼兒園小奧思維興趣班如火如荼,不甘人後的高欣,給女兒報了一連串的滬上知名機構,“但凡能考上、能報上的班級必須全部報上。”
孩子從小到大,幾乎每個週末,高欣都陪著她在各個機構裡打轉。
看著孩子做完學校作業,再做媽媽牌“愛心作業”,高欣時不時也有心累的感覺;看著女兒每天早起連眼皮都睜不開,高欣更是心疼。
誰不想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呢?但是大道理大家都懂,可高欣就是過不了自己心裡的坎。
從小一路重點初中、重點高中,再順利考上985大學的高欣,深深明白一所學校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麼重要。
“越是好的學校、好的班級,出現好老師的機率就越大、學生之間搞學習的氛圍也會更純粹,也越會傾注更好的資源。”
高欣的目標,是上海本地一所211以上的學校。按照去年高考的資料,上海本地考生起碼要考到531分,而想要考到上海大學,則需要537分,這意味著必須考進全市前10%,才有把握。
“有了想法後,你自然想進好的高中;要想進好的高中,那麼肯定要進好的初中,才有更大的機率。”
在她看來,這條環環相扣的升學路,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閃失。
她曾多次聽到類似的升學故事:
兩個小學同樣優秀的孩子,一個進了一線公辦的“好班”,一個進入了對口的普通公辦中學。
結果一個順利升入重點高中,考上了211大學;另一位沒能在這所普通的初中順利突圍,最終連一本也沒考上。
若單考慮升學成績的話,這些故事固然有著真實的一面。
高欣曾見過一些家長們自發彙總的升學資料。讓她豔羨的上海最好四所高中(上海中學、華師大二附中、復旦附中、交大附中),幾乎每年都有100多人進入包括復旦、交大在內的11所參與綜評批次招生的高校。
而這四所高中錄取的孩子,多來自三所以理科見長的初中:華育、蘭生復旦、市北(理科班)。
“進入這幾所初中的理科班,也相當於半隻腳就踏進了上海211以上的好學校。”一想到這,高欣就希望女兒能拼勁全力,考上這些頂尖公校的理科班。實在不行,她也退而求其次,想讓孩子儘可能考上一些雞娃圈裡公認的普通中學的“好班”。
高欣看好的一所公辦初中的“好班”,戰鬥力就不俗。去年中考,這個班級僅720分以上就有3人,班級整體平均分也達到了694分,超出該校所在區重點錄取分數線近40分。
另一個讓高欣對SMK“上頭”的原因,是對公辦普通班級教學質量的擔憂。
雖說每年中考、高考總有黑馬,可高欣覺得自家孩子成為黑馬的機率實在有些渺茫。
打聽過多所學校後,高欣發現不僅學校之間,就連同一所學校裡,對口地段生組成的平行班和所謂的好班,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像提到的那所公辦初中,最好班級能包攬年級前二十,而第二好的班級,闖入年級前四十的孩子,只有個位數,普通孩子要想追趕,還是很吃力的。”
這點Cindy也有非常直觀的感受。她孩子所在的初中,每次“週週練”都有不少附加題。對好班孩子來說,這些附加題分分必奪,而普通班的孩子,同一張試卷卻少有孩子能做出這些附加題。
“不管你承不承認,差距就是存在的。”
“這條升學路,
不是人人走能走得通”
高欣發現,女兒最近的脾氣開始變得越來越急躁。
考慮到已經到來的青春期,在生活中的瑣屑小事上,高欣儘量順著孩子的脾氣。但SMK的緊要關頭,她也輕易不敢放鬆學習上的嚴格要求。
哪怕孩子寫作業到11點,她也會一直陪伴、小聲鼓勵;
遇到連自己也不會做的難題,高欣會請教自己的大學同學,先自己把題目嚼碎、再仔細“餵給”孩子;
每結束一個知識點的模組學習,她都會整理孩子的錯題集,並督促孩子按照計劃,重做錯題……
不久前,才帶著剛塞幾口晚飯就匆匆參加跨區SMK的高欣,也敏銳觀覺察到今年SMK的不同尋常。
一方面,SMK越來越提前,考試也越發綜合。
一些SMK的場次,比往年同期要多了不少。高欣覺得這和不少高中在拔尖人才培養的大浪下,搶著下場“撈人”有關。
就在最近,一些頂尖高中紛紛官宣貫通培養計劃,打破中考壁壘,開創“4年初中+3年高中”的貫通培養模式,個別貫通專案則更進一步,除了中學,還聯合了大學。比如知名的丘成桐少年班,以及由蘭生復旦、復旦附中和復旦大學牽頭的“大中貫通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育合作”。
在這些頂尖學校的刺激下,其他有一定自招許可權的學校也開啟了人才分層培養的計劃,想要在一定的招生範圍內,選出更有潛力的學生。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參與SMK的組織和宣傳。
“其實,家長和學校都知道,如果按照嚴格的定義,SMK多少都有不合規的地方,這自然就需要一些機構的介入。”為了尋找優秀且有潛力的學生,一些學校會和機構合作,聯手組織SMK,這樣一來,考試訊息只會在一定範圍內傳播。
往年機構數量還是恆定的,但高欣今年觀察下來,發現不少小奧機構又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為了吸引學生報課,一些機構直接打出了以SMK為目標的招生宣傳。
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一些家長更容易盲目跟風。高欣聽到最極端的家庭,恨不得一口氣報名七八個機構;報名三到四個機構的家長,也不在少數。
除了機構課程外,和SMK相關的機構諮詢,今年的報價也是水漲船高。momo打聽了一圈,發現有一家包小升初升學規劃、學校代投、推薦SMK機會的機構,收費近2萬元,有的諮詢機構“一個小時就要收費5000元,後面陸續的講座還要單獨收費。”
這裡面,難免魚龍混雜,有時花了錢,也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資訊。
但身為媽媽,高欣還是能共情這些家長們,一擲千金只為不放棄任何一個升學機會。“主要是還是小升初的情況太不透明瞭,有的連學校名稱都不提,全是拼音縮寫,搞得五年級家長要四處打聽訊息,就像是半個瘋子。”
然而,即便是在“雞娃圈”浸潤多年的高欣,在參加完數次SMK後,也不得不承認一個殘酷的現實——“拔尖”競爭的升學路,不是人人都能走得通。
首先是SMK逐年上漲的難度。
“大多數學校就考數學和英語兩門,但是每門的要求都不低。像一些頂尖公辦好班的數學,不僅要求孩子要有踏實的小奧基礎,還要學會部分初中數學的知識點。”
如果按照第一批SMK上岸孩子的學習進度向前推,基本上四年級就要結束小學奧數的學習,最晚四年級暑假就要開始學習初中數學。
“也就是說你最晚三年級,必須要學小學奧數,才能趕上學習的進度和強度。”
與此同時,英語學習也要同步進行。雖然小學英語的校內知識比較簡單,但是SMK的英語直接對標中考英語的難度。據高欣所知,不少頂尖牛娃的英語,在五年級就已經達到了中考一模的水平。
“如果孩子在三四年級還只是紮根在校內的話,大機率是趕不上SMK的,所以現在的牛娃都在提前學,即便是家有猛禽,為了SMK也不得不要提前搶跑。”
但是,“提前學一定適合自家孩子嗎?”,很多時候家長已經無暇思考這個問題,或是在潮流中無法停下腳步。
其次,是一些頂尖學校的“惜招”心態
在雙減政策實施後,即便是有一定自主招生許可權的學校,也不能隨意擴大招生的規模。因而這些頂校更願意優中選優。
“所以你能看到有的SMK會連著考幾輪,如果生源質量達不到的話,學校也不會貿然來招你,為了僅有的一些班額,頂尖牛娃之間也競爭得非常激烈。”
高欣的女兒雖然沒能拿到上海白名單賽事“思維100”的證書,但孩子也是紮紮實實學完了一輪小學奧數,英語小託也考到了850分以上。
可幾次SMK下來,高欣沒接到任何一個甜蜜來電。灰心之餘,想到自己和女兒這六年的付出,高欣也忍不住揹著女兒默默落淚。
“迴歸初心,中考還是最寬路”
事實上,真正透過SMK順利“上岸”的孩子,屈指可數。
根據家長們之間歷年統計的SMK招生資料,一些頂尖公辦初中的招生規模就二三十人,“若以全市10萬中考生的基數來看,頂校的自招名額甚至可能還不到10%,關鍵是,考上之後就真的一勞永逸嗎?”
讓高欣眼紅的這些重點好班的孩子們,其實要面臨更多的挑戰。
“學業進度還是一直往前趕,基本上到了初二,他們就要開始高中的學習,以便能騰出時間,去參加各種競賽。”
雖然孩子順利進入了某一線學校的“好班”,但過了最初的欣喜後,Cindy心中仍會有一些化不開的無力感:“每年競賽的名額也就那麼多,不少好班進去的孩子,其實最後還是要走綜合這條路。這麼一圈繞下來,難免也會自己問自己,這樣的收穫和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若是能有機會重來一次,Cindy覺得自己可能也會選擇中考這條最寬的路。
“就算是四校,也有近52%的名額到區和13%左右的名額到校,除了拼SMK進自招班外,孩子在對口學校,還是有機會考進上海的頂尖高校,而且也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一些學習之外的事情。”
如今,相較於學業,Cindy更緊張的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每次考試回來,孩子的表情也都成了Cindy心情的晴雨表。
“以前可能會覺得多閱讀、早睡覺,是一些沒用的廢話,但這些廢話可能就是真理,回頭看,還是要讓孩子在能好好睡覺的時候,多睡睡覺;能運動的時候就多多鍛鍊身體。”
最近,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校長周彬也在一次分享中,提及了對“拔尖人才”培養的思考。
本來,我們想選拔“聰明的孩子”,結果卻常常選出了“優秀的孩子”。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聰明的孩子天生智商出眾,而優秀的孩子,透過認真努力、穩紮穩打,也可以取得優異的成績。
當前的教育內卷,或許恰恰源於這一點。家長希望不論孩子是否是天才,都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而這樣的資源是稀少有限的。我提倡,真正的教育公平,是讓天才有天才的舞臺,讓優秀孩子有合適的成長路徑。
對此,Cindy和高欣也感觸頗深。升學路上雖然難免焦慮,但如何與之共處,如何找到孩子的長處、更好地平衡學業與成長,也是每個家庭終將學習的必修課。
經歷過這輪SMK後,不管孩子最終能否上岸,高欣仍希望“今後天才的選拔可以更加透明,優秀的孩子也能有機會來閃閃發光”。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