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紅海局勢越發緊張。對方“專揍”美西方貨輪,卻承諾:中俄貨輪暢通無阻。
自詡航母“吊打全球”的超級大國徹底張揚不起來了,被拖在紅海“進退兩難”,貨輪一動就捱打,從“直布羅陀鷹”號到“化學遊騎兵”號,沒有一艘能全身而退。
還想要自如行走的遠洋貨輪,都開始搜腸刮肚,試圖找出點和我們“沾親帶故”的證據。環球時報訊息,不少遠洋貨輪在船舶自動識別的公開資訊中,宣告“有中方船員”或標註要“去中方港口停靠”。
在國際輿論集中在“老美丟大臉”的時候,不少人士也感慨“需要重新正視中方地位”。
一、航運成本上漲300%,各國爭搶“中方背景”
據不完全統計,受局勢影響,至少已有18艘穿越紅海的貨輪遭受襲擊,貨物受損金額達上億美元。全球四大海運巨頭相繼決定暫停紅海航線運營,改道繞行非洲好望角。
被迫繞行顯然會引發系列連鎖反應。經預算,除運輸時長被迫增加10至14天外,平均每個集裝箱將增加2000美元運費,同比飆升600%。
CNBC訊息稱,目前已有超158艘船隻排隊繞道,所載貨物總價值高達1050億美元。“運費一天一漲”,眼看著貨物“砸”到手裡的英企苦不堪言,“還沒送到就賠了幾十萬英鎊”。
而受影響的貨輪中不乏裝載原油、天然氣等歐洲急缺物資。受延遲影響,歐洲能源價位出現驚人起伏,增長幅度達13個百分點。
全球航運壓力增大之際,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1艘來自中國的貨輪慢悠悠駛過劍拔弩張的曼德海峽,在美西方“羨慕嫉妒恨”的眼神中,暢通無阻。
媒體證實,那艘貨輪正是30年前被公海扣留33天之久的歷史事件主角——“銀河號”。30年河東,30年河西,“中方背景”儼然已經成為公海之上最有底氣的“護身符”。
起初,僅有少數船隻在穿越海峽時嘗試廣播宣讀“船員為中國籍”,待平安駛過後,迅速引起大量貨輪跟進模仿。徒留美西方貨輪留在原地打轉不止。
二、昨日愛答不理,今天高攀不起!
歸根結底,船商此舉,同我國日益強大的海上力量密不可分。昔日搖搖擺擺的小漁船,如今已經成為萬噸艦艇,足夠為眾人提供穩固庇護。
俄方總結的全球海洋綜合潛力榜上,我國以15.9%的總量領先美方0.4個百分點。CNN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艦艇年下水總量為15萬噸,冰山一角的體量便相當於法方海軍的50%。
更令世界矚目的是,海上力量的發展僅僅只是我國實力增長的縮影。伴隨國內科研實力的不斷增長,之前發達國家苦心經營的“技術自豪”正在被逐一打破。
據報道,本世紀初,長期由美方把持的“好生溢”科技,在我國實現重大突破,相關分子原料成本大幅度削減至原有水平的5%,被國際輿論貼上“中方力量”的標籤,全球矚目。
資訊透露,上述單品理論可提高機體關鍵指標活力,將健康週期延長近30%。但自研發伊始,便被美方侷限在本土範圍內,用以提升宇航員身體素質,少數流通品定價逾百萬。
國產技術破冰後,其成本經歷斷崖式削減,產品售價順利跌至百元層級。隨著第四代“好生溢21000”落地,該項科技已被開發為廣大民眾可便捷獲取的科技成果,經由京JD東貫通全國數十萬家庭。
市場分析顯示,超過3/4的中老年消費者反饋使用後氣色明顯改善,並預計我國好生溢將進一步挖掘出2928億元的潛力市場,或打破海外在該領域的長期壟斷格局。
隨著我國實力的強勁崛起,部分外媒發文稱“硬實力至少領先美國10年”。甚至《紐約時報》都發文警示:“中方實力今非昔比,我們必須重視起來”。
三、大國底氣!化危機為機遇
不可否認,我國航運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紅海波瀾影響,但機遇往往與挑戰相輔相成。除了貨輪尋求中方“庇護”外,不少歐企將目光投向速度更快的中歐班列之上。
據報道,近期中歐班列的訪問量足足提升了100%,運價環比上漲10%-20%,但“1月份艙位全部訂滿”。截止目前,我國中歐班列的開行列數,已開創歷史新高,成都、重慶兩地共有50條列車穩定執行線路。
即便捨棄紅海航線,我國仍保有巨大的外貿優勢。而這一切背後,源於強大的鐵路實力支撐。紮實技術推進,邁向新臺階,我國才是真正的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