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美國大選之年,拜登卻麻煩纏身,面臨著國內外雙重危機,中東、俄烏、臺海處處都是熱點,令美軍疲於奔命。
最糟糕的情況是,這三個熱點地區,美國一個也不敢動,不能讓任何一個地區暴雷。為此,美國不得不將絕大部分精力用於維持這些地區的局勢平衡,任何一處失控,都將引發美國霸權秩序的動盪。
島內著名政治評論家邱毅表示,美國已經陷入了戰略的泥潭,稍有不慎就是滿盤皆輸。
美國戰略大師布熱津斯基在他的著作《大棋局》中,為美國規劃了維持霸權秩序的方法。他強調,美國要維持全球霸權,就必須避免歐亞大陸上的主要力量形成統一陣線的局面。
他將歐亞大陸視為"世界島",並進一步將其劃分為四個關鍵區域:歐洲、俄羅斯、伊斯蘭世界和中國。他認為,這些區域如果聯合起來,將對美國構成巨大的挑戰。
根據布熱津斯基的理論,美國透過北約東擴嘗試孤立俄羅斯,避免俄羅斯向西歐擴張;努力拉攏歐洲和中東國家,以切斷它們與中俄的關係;在亞太地區,美國透過在南海和臺海挑起事端,試圖遏制中國的海洋戰略發展。
在過去幾十年,美國確實是按照這套策略進行全球規劃的,拉攏歐洲和中東,打壓遏制中俄,還策劃了烏克蘭危機,擋住俄羅斯西擴的可能。
但到了2023年,形勢急轉直下,趁美國和北約深陷俄烏衝突,中國突然出手,成功調停了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完成了對伊斯蘭世界的初步整合。
俄烏方向,在西方國家的支援下,烏克蘭暫時擋住了俄羅斯的攻勢,但衝突遠沒有結束,普京始終沒有放棄整合烏克蘭的目標。而且在外部支援下,俄羅斯越打越精神,給歐盟和北約帶來了巨大的戰略壓力。
中東方向,沙特和伊朗實現和解後,美國猛然發現,由伊朗支援的什葉派民眾武裝、黎巴嫩真主黨、胡塞武裝已成氣候,靠武力已無法清除。美國在中東扶植的利益代言人以色列,突然變得不堪一擊,連小小的哈馬斯武裝都解決不了。
亞太方向,中國經濟打著滾增長,軍事實力一年一變樣,已經具備了和美國在亞太掰手腕的實力,眼看就要壓制不住了。
可以看到,整個2023年,美國都在四處滅火,既要幫助烏克蘭擋住俄羅斯,不能讓巴以衝突外溢,要確保紅海航道的安全,最重要的是,亞太方向的中國快要壓制不住了。
為此,美國不得不將3個寶貴的航母打擊群部署在亞太方向,以免局勢失控。
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得不向中國求助,希望中國能介入中東問題,透過中國之手達成與胡塞武裝的和解,讓它們不要再襲擊紅海航道。
對這個問題中國也給出了答覆,那就是解鈴還須繫鈴人,紅海危機的根源是巴以衝突,而巴以衝突又是美國在背後一手操控,有非常複雜的歷史背景和緣由,要想解開這個死結,必須美國親自出手,不能指望任何國家。
這就是美國的矛盾之處,一方面不想看到中國崛起和影響力的擴大,另一方面在重大國際事務上,有希望中國能承擔一些責任。
從美國的轉變,可以看到國際格局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也暴露出美國在維護其全球霸權地位時遇到的實際困難。當前世界格局已經不是美國說了算,而是多股政治力量共同決定的,如果沒有還是以冷戰思維去處理國際問題,結局就是今天的局面,處處著火,處處救火。
對比之下,中國的外交思維就沉穩得多,在許多重大國際事務上表現出明顯的前瞻性和持續性,總能從複雜的局勢中看到關鍵所在,然後持穩定的態度和立場去解決問題,不會出現像美國那樣的政策搖擺和改換立場。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戰略定力”。這樣的國家,自然會讓其他國家感到放心,也更願意親近,中國才能在各個地區發揮大國作用。美國要想繼續維持霸權地位,不能只靠武力威懾,更應該拿出大國風範,而不是耍小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