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貫通,馬六甲困局徹底打破,而曾阻撓管道建設的蒙古,現在徹底傻眼了。
在西方國家持續炒作中俄軍事結盟的背景下,中俄兩國攜手完成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程。近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全線竣工,這一訊息震撼了國際社會。一直以來,我國都把能源安全視為國家發展的基石,而能源通道的暢通無阻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關鍵。可以說,這一次中俄聯手,讓我國徹底打破了美國構築的“馬六甲困局”,也為中俄深入持續合作注入了強勁動力。
中國是人口大國,無論是民生還是經濟,都需要強大能源體系支撐。再加上中國的能源供應嚴重依賴進口,長期從中東等產油區購買大量的石油、天然氣,這些能源大部分都要透過漫長的“海上生命線”輸送到中國。因此,視中國為心腹大患的美國就試圖構建對中國的能源封鎖網,以此來遏制中國的發展崛起。
尤其是在海上能源通道方面,針對連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馬六甲海峽,美國透過締結美菲共同防禦條約,持續強化在該地區的軍事力量,以此來達到封鎖中國海上能源通道的目的。試想一下,一旦中美矛盾激化爆發軍事衝突,美軍第一時間出動重兵封鎖馬六甲海峽,屆時我們的海上能源通道被切斷,其後果不堪設想。
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讓美國人沒有想到的是,中俄兩國另闢蹊徑,也讓美國的陰謀徹底落空。全長超過8000公里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作為全新能源大動脈,它從俄羅斯的東西伯利亞出發,最終抵達中國的黑龍江省黑河,再延伸至中國腹地,成為中國四大油氣戰略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官方資料公佈,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每年可向中國輸送380億立方米天然氣,滿足約4億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氣需求,其規模之大、影響之深,足以改寫全球能源格局。有了它,中國的能源短缺問題得到有效緩解,而且還進一步削弱馬六甲海峽對中國能源安全的潛在威脅。與此同時,這也是中國多元化能源戰略的重要一環,有助於提升我們的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本著合作共贏的原則,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開通,同樣讓俄羅斯受益匪淺。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能源外貿產業實施全面制裁,在失去西方市場後,俄羅斯急需尋找新的能源出口市場,以緩解經濟壓力。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貫通,無疑為俄羅斯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極大地緩解了俄羅斯的財政壓力。畢竟,中國市場龐大,而俄羅斯能源豐富,雙方互容互補,足以共同抵禦西方的封鎖與打壓。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憂。原本在這條能源大動脈的規劃中,還有一個國家被寄予厚望,那就是中俄的近鄰蒙古國。按照最初的設想,中俄兩國曾計劃通過蒙古國境內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以實現三國之間的能源合作與共贏。然而,蒙古國倡導所謂的“第三鄰國”政策,一直橫亙在中俄蒙的合作之中,和美國勾勾搭搭,企圖從中謀取更多的利益。對於心猿意馬的蒙古國,中俄絲毫沒有慣著,在敲打一番後,果斷選擇了新的方案。
而此次中俄東線的全線完工,無疑是一記警鐘,提醒蒙古在與大國打交道時,精明之餘更需務實。既沒有吃到肉,也沒有喝到湯的蒙古國,此錯過了與中俄兩國深化合作、共同發展的寶貴機遇。這對於蒙古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值得深思的教訓。而對於更多的中小國家來說,蒙古國這種盲目自大的對外政策,也再次成為眾多小國值得反思的負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