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能贏得去年的美國大選,實際上代表了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勢力再次崛起:關注美國在短期內獲得的利益,而缺乏長遠目光和全球視野。
事實也是這樣,儘管在與義大利外長塔雅尼交談後,美國國務卿保證美國“不會放棄烏克蘭”,但盧比奧也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立場是透過談判來結束這場戰爭,向雙方施壓,迫使俄烏互相妥協讓步,而不是讓這場戰爭以公正的方式結束。
盧比奧稱俄烏兩國政府都無法實現“最大化”目標,“這不會以某一派的最高目標而結束,還需要做很多艱苦的工作,我認為,只有特朗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才能使這一切成為可能,這並不容易,而且需要一些時間,但我知道他決心實現這一目標。”(額外說一句,在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特朗普團隊的成員們在公開表態時,都會提及特朗普的正確,特朗普本人也強調他“永遠正確”。)
截至目前,雖然發出了諸多口頭威脅,但根據公開報道看,我們尚未看到特朗普政府向俄羅斯政府的真正施壓行動,倒是一度暫停了對烏克蘭的人道主義援助(是否恢復還不確定),而特朗普政府沒有宣佈新的對烏克蘭軍事援助,實際上也表明了特朗普的態度。
為了“勸和促談”,美國國務卿盧比奧稱烏克蘭因為與俄羅斯的戰爭(注意這個表述,不是說因為俄羅斯的入侵)而倒退了100年。
“烏克蘭的能源系統已被摧毀,有人必須出錢來恢復這一切。有多少烏克蘭人已經離開烏克蘭,現在生活在其他國家?他們可能永遠不會回來。而這個未來也受到威脅。”
盧比奧稱拜登政府“以某種方式讓人們相信烏克蘭不僅可以擊敗俄羅斯,而且可以摧毀俄羅斯”,讓一切回到了2012年或2014年的狀態,結果就是美國在為長期僵局提供資金。
對盧比奧關於烏克蘭因為戰爭倒退100年的說法,烏克蘭前外長進行了反駁,認為盧比奧的說法“太誇張了”,100年前,烏克蘭當時正處於蘇聯統治下,不到10年後,烏克蘭就迎來了一場種族滅絕,數百萬人餓死,而當時的美國對此罪行視而不見,“烏克蘭不會重蹈覆轍,因為我們學到了歷史的慘痛教訓——一個民族戰鬥可能會遇到挫折,但不戰鬥的民族會面臨死亡。”
庫列巴還否認了盧比奧關於美國一直未烏克蘭僵局提供資金的說法,“這是不正確的”,烏克蘭問題過去和現在都沒有陷入僵局,俄軍以巨大代價緩慢推進,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美國去年暫停軍事援助、歐盟支援不足和烏克蘭無法生產或獲得更多武器。
至於盧比奧說“烏克蘭能夠完全擊敗俄羅斯是不現實的,雙方都需要妥協”,庫列巴也進行了反駁,稱那是“有缺陷的溝通”,克里姆林宮只有在被逼入絕境時才會妥協,而不會在收到“自己無敵、支援烏克蘭是一個錯誤”的訊號時妥協。
“國務卿結束戰爭的意圖是值得稱讚的,但所提出的方法有助於俄羅斯以有利於自己的方式結束戰爭。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取得勝利,其盟友——伊朗等國——將會更加大膽,從而引發全球危機,需要美國投入更多的資源。現在阻止俄羅斯的成本遠低於未來遏制更強大的俄羅斯及其盟友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