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納卡衝突和俄烏衝突以來,如何反制無人機就成了各國軍隊尤其是陸軍需要思考的問題。在俄烏衝突中這點尤為突出,漫天飛舞的巡飛彈、穿梭無人機(即FPV無人機)和掛著炸彈的大疆類小型無人機給俄烏雙方造成了嚴重損失,特別是對裝甲部隊,哪怕是以防禦力著稱的北約坦克,車頂上挨一發FPV無人機也會失去戰鬥力。
被俄軍FPV無人機的和柳葉刀巡飛彈擊毀的烏軍M1A1SA坦克
中國是無人機大國,自然也是反無人機大國,儘管在之前的幾屆珠海航展中都有展示反無人機技術,但並非主流。而在此次珠海航展上,多家廠所院校都拿出了各自的反無人機方案,可謂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幾個主要廠家:兵器工業、兵器裝備、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國電科都拿出了自己的反無人機裝備體系。
高炮與導彈
對於傳統的自行高炮和防空導彈來說,擊落無人機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發現無人機。巡飛彈、穿梭無人機、大疆無人機這些都有飛行速度慢、飛行高度低、體積小訊號弱的特點,屬於“低慢小”目標,而目前大部分野戰防空系統的雷達火控針對的是傳統的固定翼飛機、巡航導彈、直升機等大型高空高速目標,系統很容易將低慢小訊號作為地面雜波直接忽略掉。而即便發現了進行攻擊,面對複數的目標,自行高炮很可能顧此失彼,根本攔截不過來,而導彈則是很快就把備彈打光了只能乾瞪眼。
而且用於防空的阿海德彈藥並不便宜,一個短點射上去,發射炮彈的價格可能比無人機還貴。
中國軍工的解決辦法使用特化的對低慢小目標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光電系統偵測目標,然後把近防炮搬上車,以最快速度發射大量彈幕攔截無人機,625E自行高炮就是這個思路。
625E自行高炮的主炮是一門近防炮,頂部是相控陣雷達和光電系統,車體兩側還有四枚防空導彈,其思路類似要地防空系統。
還有個思路是開發專門針對無人機的小直徑防空導彈,對付小型無人機不需要很大戰鬥部,這樣降低了成本也增加了防空系統可攜帶的導彈數量,航天科工集團的FK-3000防空系統就是代表作品。
FK-3000如果兩側發射器都用小直徑導彈,那麼可以裝備96枚防空導彈
航天科工集團紅旗-17AE火力支援車(無人車)也是這個思路,甚至還整合了全向電子干擾裝置,最大幹擾距離 30km。
紅旗-17AE火力支援車(無人車)也有光電火控系統,在面對低慢小目標的時候,光電比雷達更好用。
航天科工集團FK-2000彈炮結合武器系統則有兩門加特林機炮和16枚導彈。
兩門加特林機炮帶來的震撼還是很大的。
鐳射與微波
鐳射武器和微波武器都屬於定向能武器,是目前對無人機非動能硬殺傷性手段中最時興的兩種,相比傳統的高炮和導彈,鐳射有著反應速度快、射速快、彈藥儲備多、功率可調、附帶傷害小的優點。目前各個主要國家均有研發相應產品,比如美國的斯特瑞克鐳射防空車、俄羅斯佩雷斯維特鐳射防空武器、以色列鐵束系統、英國“龍火”鐳射武器系統等。
美國斯特瑞克鐳射防空車
俄羅斯佩雷斯維特鐳射防空武器
以色列鐵束鐳射防空系統
英國“龍火”鐳射武器系統
中國鐳射反無人機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相關產品已經出售給沙特和伊朗,並且在葉門有實戰記錄。這次航展也有著大量鐳射武器,各個單位爭相拿出產品,競爭頗為激烈。
出現在伊朗最高領袖講話現場的中國神農盾3000鐳射防空器,這還是個民企產品。
出口給沙特的寂靜獵手鐳射防空系統,保利公司產品。
兵器工業基於VN-22底盤的VE38末制導綜合防護車,具備反無人機鐳射器,而且功率非常高,有10千瓦,也就萬瓦鐳射器。而且這只是它的其中一個功能,該車就是為了整個編隊反無人機而設計的。
兵器裝備集團的山貓鐳射反無人機車
航天科工集團LW(應該就鐳射武器的簡寫)-60鐳射防禦武器系統
中航工業的光箭系列鐳射反無人機系統
而微波武器則是今年珠海航展上大熱的反無人機裝備,其透過發射高功率微波在目標上產生電效應、熱效應和生物效應。可以燒燬無人機內部的電子元件,從而擊落無人機。優點是覆蓋面廣,是一種範圍性攻擊,而且殺傷效能高,近乎於“見光死”,是對付蜂群無人機的最佳武器。而且由於是物理殺傷,微波並不在乎無人機是遠端遙控、拖光纖,還是用衛星控制,只要電路沒有足夠的遮蔽,一律燒掉。且缺點是不分敵我,對己方電子裝置和人員也有殺傷性,目前來看主要依靠控制指向性來規避這一問題。
美國初創公司伊庇魯斯公司的列奧尼達斯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統
中航工業的高功率微波武器
兵器工業的PLB-625E車載微波武器系統,和625E自行高炮是一套,紹伊古在它前面駐足良久。
中國兵器裝備的“颶風3000”功率微波武器,3000代表射程為3000米
電子干擾
有硬殺傷就有軟殺傷,軟殺傷主要手段是電子干擾,可以切斷無人機與操作員之間的連線,讓操作員無法操作無人機,甚至可以奪取操縱權,最後無人機失控墜毀。還有些干擾器會干擾無人機內部的 GPS 導航系統,讓無人機失準偏離目標。目前俄烏戰場上各種反無人機干擾器和反無人機槍已經十分常見,其中一些就是我國的產品。
俄羅斯攻城衝車坦克上的無人機干擾機
兵器工業VE37綜合電子偵察干擾車,除了干擾,還能電子溯源,即找到無人機操作員在哪裡,然後引導炮兵進行打擊。
中國電科的JN1101輕型通訊對抗系統項下偵察測向干擾站(反無人機)
各個廠家都拿出了自己的反無人機體系,包括指控系統、導彈、機炮、鐳射、微波,乃至單兵干擾機的組合。誠然,各個廠家的展臺人員也承認,這一套反無人機體系價格很高,而它的攔截目標可能就是航模級別的小型無人機,給人一種殺雞偏用宰牛刀的感覺。但這不能只算經濟賬,要不一個航模砸下去毀傷一輛主戰坦克、一架戰鬥機,甚至是重要基礎設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政治影響,在如今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情況下是不可接受的。寧可多花錢,也要確保萬無一失——這種想法在各國軍政決策者看來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只要你攔得住,輿論就會說你牛逼。
無人機的大熱不代表其他武器就此消亡,比如再次被提起的“坦克消亡論”。這只是軍事技術螺旋上升的一部分,無人機的廣泛應用必然催生出相應的反無人機技術浪潮,雙方你追我趕,相互競爭,就像以前坦克與反坦克武器一樣。如今俄烏戰場雙方攻防依然離不開坦克,未來戰場上無人機會不可或缺,但不會“包打天下”統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