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當上美國總統後,特朗普開始兌現他在競選時期許下的“承諾”了,根據報道,在1月31日這天,白宮正式宣佈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這三個國家加徵關稅。其中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輸入美國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從這一行政命令可以看出,如今的美國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已經是鐵了心要和中國打貿易戰,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美國不能報以任何幻想,一切都只能從最壞的角度去思考並做出準備。
(特朗普開始揮舞“關稅大棒”)
實際上早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時,其就已經頻繁對中國揮舞“關稅大棒”,所以這一次特朗普再度頒佈有關對中國加徵關稅的訊息根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事實上隨著工業產業的空心化,以及高新科技產業的不斷流失,如今的美國能夠“拿捏”中國的領域已經越來越少,關稅是極少數“看起來”美國似乎依然可以控制的領域,這也是美國政府越來越頻繁地揮舞“關稅大棒”的核心原因。
(美國的關稅大棒傷害的是誰,誰心裡清楚)
但事實上,特朗普政府發起的對華貿易戰,是基於對中國崛起的戰略誤判。美國錯誤地認為,透過關稅手段可以遏制中國的發展,維護自身的經濟霸權。這種零和思維忽視了全球經濟深度融合的現實,也低估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創新能力。如今美國在工業和科技方面正在逐步被中國超越,急眼的美國政府可以說病急亂投醫,除了努力揮舞“關稅大棒”外,也再度把美軍派了出來。
(今年1月份,卡爾·文森號航母就闖入了南海,對中國示威)
根據報道今年1月中旬,美軍航母“卡爾·文森”號就率領著一支編隊闖入我國南海,並在1月17日和18日兩天,和菲律賓海軍舉行了一場聯合演習,根據報道,本次“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的配置相對完整:除了航母外,還包括1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3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總體作戰能力遠高於以往美軍的航母編隊。而且根據報道,在我國整個春節期間,美軍航母編隊一直在南海活動,對我們示威的意圖非常明顯。
(咱們當然不慣著美國人,所以也派出艦隊強力圍觀美軍航母)
不過如今的中國早已經不是當年,針對美國的挑釁,首先是解放軍南部戰區,派出了1艘055大型驅逐艦、1艘052B通用驅逐艦、2艘054A護衛艦和1艘815型電子偵察船組成的艦隊,對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編隊實施了“貼身圍觀”,讓其無法在南海興風作浪。隨後,央視更是放出了重磅訊息——首次公開了我國最為神秘的“地下核長城”工程,讓美國人切身感受到了來自東方的寒意。
(已經廢棄的核工程設施,如今變成了愛國教育景點)
根據央視報道,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就先後在華北、華中、華南、東北、西北和西南六個方向上共建設了5000多公里的地下洞庫體系,至今依然有新的工程還在繼續建設,而這就是著名的“長城工程”,也就是俗稱的“地下核長城”。按照工程施工要求,長城工程統一尋找最為堅固的花崗岩山脈,然後透過工程作業方式,掏空整個山體,做成巨大的導彈倉庫和發射陣地。按照已經公開的訊息可知,要摧毀一個露在地面上的戰略導彈發射井,需要1枚1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直接命中;而在山區,特別是在數百甚至數千米深厚的花崗岩地層之下的核武器倉庫,那是無論用多大當量的核彈都炸不開的。
(地下核長城中儲備的“東風”戰略導彈)
我國正是依託自身山地眾多的特點,在國土腹地開鑿了巨大的地下長城,用於存放我國的戰略核武器。在巨大的地下長城中,不但有核武器的存放設施,還有各種維修、補給和保養設施,同時還有規模龐大的人員起居設施,可以在全封閉的條件下獨立遂行核反擊任務。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地下戰略基地都有真真假假大量的進出口,用於迷惑敵人;同時每一枚戰略導彈都不止一個發射艙口,這樣即便是基地遭到敵人襲擊,導致部分導彈發射艙口破壞,也不會影響整體的戰略反擊作戰。
核武器一直是我國的“鎮國之寶”,是中國最核心、最重要的武器,並且長期處於高度保密狀態,在過去,也包括現在的相當長的時間裡,外界甚至對中國具體有多少枚戰略核彈頭都不知道。如今央視破天荒地公開展示我國最核心最機密的“地下核長城”,看看那些一眼望不到頭的導彈,可以負責任地說,中美之間的對抗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所以我們也必須拿出點真正的“硬貨”來警告美國,不要對中國有任何非分之想。特朗普試圖用對付丹麥和加拿大的方式來和中國講話,那真的是選錯了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