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1月24日,東方空間宣佈已完成近6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梁溪科創產業母基金(博華資本管理)、申銀萬國投資、洪泰基金、新鼎資本等新機構投資,老股東山行資本、民銀國際、鼎和高達等繼續加持。這筆融資將用於“原力-85”百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研發與生產工作,加速“引力二號”中大型可回收液體運載火箭的研製。
1月11日,東方空間首款火箭“引力一號”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首飛成功,發射了三顆“雲遙一號”氣象衛星,以及重達3噸的低成本貨運飛船主體結構配重。“引力一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6.5噸,創造了多項紀錄。
東方空間計劃再用2年左右時間,實現“引力二號”首飛。引力二號以可回收、極致價效比、高軌發射為主要特點,運載能力進一步提高到15-20噸,發射成本媲美SpaceX獵鷹九號水平,能夠滿足大型衛星網際網路星座組網及中高軌發射需求。
此外,引力二號將採用東方空間自研的原力-85發動機,已於2023年12月完成半系統熱試車,於今年一季度完成全系統試車。東方空間在無錫市梁溪區建設了總部,佔地面積約121畝,建成後可年產300臺原力-85發動機,能支援年30枚引力二號火箭飛行。
我國航天產業在多個領域已經步入了商業化程序。近年來,伴隨國家大力推動軍民融合以及“網際網路+航天”的產業升級變革,在全球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大背景下,中國航天領域在商業航天方面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商業航天行業產業鏈
我國商業航天行業上游主要為衛星製造企業,代表企業有智星空間、零重力實驗室、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有限公司等;行業中游主要有衛星發射企業及地面裝置製造企業;行業下游主要為衛星應用及運營企業,代表企業有航天世景、華力創痛、北斗星通及中海達等。
中國衛星火箭製造上市公司業務佈局對比
在航天行業,僅有航天科技旗下航天裝備行業營收佔比相對較少,這主要與其旗下子公司較多為主,但實際上航天科技是我國重要的航天裝備生產上市央企。其他航天行業上市公司情況如下:
2027年市場規模或會超300億元
目前,航天行業主要生產製造主體為“國家隊”,行業發展仍舊主要受國家管控。但國務院釋出的《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提出,研究制定商業航天發展指導意見,促進商業航天快速發展。2022年7月6日,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專案開工儀式在海南文昌舉行。這是我國首個開工建設的商業航天發射場。從設施建設和國家導向來看,未來商業航天或將成為行業增長“新引擎”,推動中國航天進一步發展進步。
基於此,前瞻預測2027年中國航天行業市場規模或會超300億元,2022-2027年年複合增速或達到15%。
對於商業航天行業發展現狀,中科院院士王建宇表示,商業航天很火,但風險也比較大,第一是商業航天的資金來源、終端使用者和盈利模式現在並不清晰,第二個風險是,和現有系統競爭的風險非常大,空間網際網路將會面臨極大的競爭壓力。第三個風險是空間固有資源的競爭風險,包括軌道資源、頻率資源、太空垃圾等問題;第四個風險是,低成本、短週期和高且可靠的質量要求是矛盾的。王建宇指出,只有技術提高,而且保證質量,才是商業航天的根本。
根據《北京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方案明確重點發展商業航天、衛星網路等細分產業。對此,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百奇建議,北京要給予商業航天行業上市融資更多的政策支援,增加在淨利潤等指標方面的包容性,滿足商業航天企業上市、掛牌融資的需求,提高金融服務質效,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商業航天企業發展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提供更廣闊的融資平臺。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航天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資料、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