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 月 13 日訊息,自蘋果 Vision Pro 釋出以來,網上充斥著各種關於它的“奇葩”行為,比如假扮交通警察攔車等。T-Pain、Diplo 和 Casey Neistat 等明人也紛紛體驗了這款眼鏡,釋出了不少娛樂性的內容。
這些看似有些荒誕的舉動,卻可能並非毫無意義。一位分析師認為,這種曝光有助於讓公眾熟悉和接受 Vision Pro—— 這正是當年眼鏡沒能做到的事。
谷歌眼鏡的“眼鏡黨”現象
谷歌眼鏡的失敗,部分原因在於公眾對其在公共場合佩戴的負面反應。
IT之家注意到,當時谷歌面臨的最大障礙是來自媒體和大眾的強烈反對。一些酒吧和餐廳提前禁止了佩戴谷歌眼鏡,媒體也總是將其妖魔化。此外,很多人不信任谷歌的隱私政策。
《連線》雜誌認為,邀請制的發售策略可能也起了負面作用。無論原因如何,這些因素都嚴重抑制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一位使用者分享了佩戴谷歌眼鏡的體驗:“它讓我在社交場合非常尷尬,也讓別人不舒服。人們會生氣地盯著你,公開談論你,甚至用最具攻擊性的方式表達不滿。佩戴谷歌眼鏡讓你與他人隔閡,顯得很特別 —— 不僅是因為你花了 1500 美元成為‘探索者’,更因為谷歌認為你值得被選中。谷歌眼鏡在你的臉上製造了階級鴻溝。”
Vision Pro 為何引來微笑而非敵意?
毫無疑問,在街上戴著 Vision Pro 會讓人看起來有點傻,有些人可能嘲笑而不是認同佩戴者。但分析師 Neil Cybart 認為,這些看似愚蠢的行為正在幫助 Vision Pro 避免像谷歌眼鏡那樣遭到敵視。
他解釋道:“內容創作者們敏銳地發現了 Vision Pro 的潛力,走上街頭拍攝影片。雖然這些影片中的一些手勢是假的,但透過眼鏡的透視功能進行真實的環境互動卻是真實的。這些影片在幫助公眾接受 Vision Pro 佩戴於公共場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正如風險投資家 John Frankel 所言,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因為谷歌眼鏡的負面影響是在產品週期後期才出現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那些認為 Vision Pro 價格高昂、使用場景愚蠢的人,他們的態度也大多是娛樂而非敵意,這或許是一個積極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