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上大學之前,我就搬過五次家。每搬一次,就有東西消失一次。於是從中學起,我就有意識地儲存東西:初高中的成績單、日記本、傳的小紙條、會考報名的票據、因為家人去世而寫的請假條……
把這些資料裝進一個小箱子,這是我的第一個人生“記憶盒子”。
2011-2015
1個 T 能裝下我的一輩子吧?
2011 年上大學後,我開始了瘋狂的人生記憶數字備份,而這一切緣起於手機“刷機”。
安卓手機|pixabay
那會兒智慧手機剛剛興起,我手裡的安卓機,效能和介面都很一般。當時流行去論壇找教程“刷機”,讓手機好用一點。但這些網友的自制教程常常前後矛盾,照貓畫虎地一陣導來導去之後,好用的手機沒出現,只得到個空蕩蕩冷冰冰的“磚頭”——反覆折磨之中,備份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
那時備份的主要內容是通訊錄和簡訊,這些資料存在手機的外接 SD 卡里:其中包括了家人朋友間的通訊、每天頂多十多條的垃圾資訊,以及 QQ 的聊天記錄——那時還沒人知道微信呢。
不過後來,安卓手機系統的效能越做越好,介面美觀度大幅提升,刷機這件事漸漸變得不再必須。前兩年,我還無意中翻到過一張當時備份的 SD 卡,裡面有 2011 年三星系統的備份,現在那個系統都已經停用了。
簡訊的備份|受訪者供圖
刷機迫使我選擇備份,而外接儲存,則讓我的備份變得肆無忌憚。
我上大學時使用的手機和電腦自帶儲存都不大,需要外接擴容。記得我有兩個 8GB 的 U 盤,放常用的檔案、課件和作業。還有一個 iPod Classic 2,可以充當臨時的外接硬碟。它有 120G,這個容量在當時非常可觀,幾乎什麼都可以扔進去。
iPod 直接帶動了我的音樂蒐集癖好,我的課外活動就是把它填滿。那時的音樂流媒體不完善,線上播放的音樂資訊大多不完整,我自建了一個音樂庫,下載音樂,手動把每一張唱片的年份資訊、作曲家、曲目都編輯好,再一張張加上專輯封面。為了防止誤刪,還要在本地磁碟再複製貼上一份音樂庫的備份。
還有一個 iPod Classic 2,可以充當臨時的外接硬碟|受訪者提供
幾乎每週,我都有三四個晚上只做這件事情,整齊的音樂庫和專輯圖片擺在一起,非常漂亮。
讓人更有安全感的,是一個白色的 1T 硬碟,在京東花 500 元買的。因為當時移動支付尚未普及,還只能選擇送貨上門再儲蓄卡支付。硬碟的挑選還有點講究,要同時買兩塊,而且不能買同一個廠商的同一批次,這樣一個壞了,另一個就不用換。
在當時看,這個容量太大了,什麼資料都可以存。我在裡面塞滿電影,當時鮮少 4K, 更不用說藍光杜比這些後期才流行起來的規格,一部高畫質電影的容量也就 2-3GB,一個 1T 硬碟可以裝上百部。在網路不太好,還每日準時斷網的宿舍樓裡,男生們會排隊拿著硬碟來我宿舍拷電影。
當時我在校園裡的外號就是“盜版電影庫”。
2015-2019
狡兔好多窟
刷機備份簡訊時,我用過一個輔助軟體叫 SMS Backup+。它可以將手機簡訊發到 Gmail 郵箱中,需要時就在任一裝置上登入 Gmail 下載這些簡訊,非常方便。後來我才知道,這玩意的思路就叫網盤。
而真正接觸網盤是從百度雲開始。在我還往移動硬盤裡拼命塞電影的時候,百度雲開放註冊,不需要實名,可達 3T 的容量,不限定裝置隨時上傳和下載,還免費。如果說之前 1T 硬碟的感覺是“什麼都能往裡丟”,當時覺得 3T 的量就是“一輩子都用不完”。
於是我不再進行篩選,所有東西都一股腦丟到網盤裡。現在我網盤裡還有大學時全班同學做自動化模電實驗的作業。
受訪者的百度網盤|受訪者提供
但有一天,我發現一些存過的圖片不見了,部分儲存的電影也被定為侵權,變成一個只有 19 秒的小影片。更難受的是它還開始限制你的上傳下載速度,不充錢就忍著。
我又被迫開始探索海外的雲盤服務。這時我已經畢業,備份的內容主體變成了照片。我喜歡拍照,什麼照都拍,什麼圖都存,人、景、路上的招牌、朋友的聚會、遊戲的截圖、通知、甚至是某一天的日曆照片——記憶不可靠,會掩蓋一些東西,但圖片不會。
而網盤塑造了我對照片備份的概念。那時我使用還歸屬於 Google Plus 的 Google 照片服務,第一次發現原來線上儲存圖片這麼方便——它會給你的照片智慧分類,微調修圖,還會把幾張相近的圖片拼到一起形成一整張大圖。搜尋也十分聰明,輸入“2012,綠,7 月”,就能找到我在 2012 年 7 月某張在植物園拍的照片。
2014 年 Google Photos 的截圖|受訪者提供
為了迎合網盤的功能,我有時會故意拍好幾張角度類似的圖片,期待網盤幫我拼到一起,或是在一段時間內只拍數位產品的 logo,只因為相簿有一個分類就是 logo。
不過早期在谷歌上傳圖片要收流量費,國際流量可不便宜,此外訪問的便捷性和速度也不行。恰好當時從安卓機換成 iPhone,於是我又在 Apple iCloud 上建立起另一個備份。蘋果的相簿分類沒有谷歌的精細,但對於用手機拍照的人來說,這是最便捷的方式。
我還會把最重要的檔案和圖片放在 Dropbox 裡,這是我的第三個雲端備份點。它的同步服務費最貴、容量也最小,但很少出錯,還有比較完善的歷史記錄和快照功能,就算同步失敗也不會造成非常大的後果。
我會把最重要的檔案和圖片放在 Dropbox 裡|受訪者提供
2018 年,我更是建立了一套自動備份系統,從手機/相機/掃描件/截圖收集好照片後,統一匯入到 iCloud Photos 進行修圖和處理,接著 iCloud Photos 會把處理好的照片自動上傳到家中一臺從不斷電關機的 iPad 上,再透過 iPad 的後臺同步,自動分發照片到 Google Photos 和 OneDrive 中;與此同時,另一個一直待機的電腦裝置正連線硬碟,把 OneDrive 的內容同步到本地硬碟。平均每五到六個月,我再將本地硬碟上的內容定時備份到一個備用硬碟上。
這樣一來,一張照片,前後大概會有至少五個副本在不同的介質和伺服器裡面,並在 6 個一級資料夾、91 個二級資料夾、9 個智慧相簿和 19 個共享相簿中找到屬於它的位置。
iCloud Photos截圖|受訪者提供
而我那 1T 的、什麼都能裝的白色硬碟,也換成了四四方方的 4T 黑色硬碟,3.5 寸,使用起來還要外接一個大大的電源。僅算我存在 iCloud 中的圖片,也已經有 120G,相當於剛好填滿我大學時的那個 iPod。Google Photos 中更是有超過十萬張照片和 212 個影集。
我不再認為儲存空間可以裝進一生了,不管它的容量有多大。
2019-2022
有些東西,你不備份就沒了
時間再往後走,我不再儲存電影和音樂,流媒體已經發展得很好。2021年 Netflix 重製了我很喜歡的一部老劇,用上 4K 的解析度、HDR 和杜比音效,這時再回頭看我大學時至少下一天一夜的版本,會有種被時代碾壓過去的感覺——那時我明白儲存影視資源已經沒有多大意義。
重製的老劇|受訪者提供
變化的還有很多。
在我大學時,各種平臺都非常樂於開放介面,有很多基於這些介面開發的第三方服務,百花齊放,探索起來非常有趣。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一個叫 IFTTT(If This Then That,可以理解為網路版的“快捷指令”)的服務,它可以連結各種網路應用,並在你要求的條件下觸發——就像網際網路服務中的拉郎配,把任意兩個產品拉到一起,看看會發生什麼(類似如今 iOS 系統中的““快捷指令”)。
受訪者的IFTTT介面|受訪者提供
透過 IFTTT,我把收藏的文章轉換為 PDF 儲存、把收到的簡訊自動轉發到不同裝置上、把 Instagram 上的照片同步到本地相簿、甚至在社交平臺上點過讚的帖文,也歸類儲存到特定的線上文件……我數了數,總共搭建過 28 條快捷方式。
它們幾乎備份了我所有的網路活動痕跡。
我還用過的一個叫墨客的 app,它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微博第三方客戶端。功能簡單,沒有借錢、問答、群之類的功能,介面也非常漂亮,使用起來特別流暢。
但後幾年它越來越難用,帖文只能檢視,不能回覆、轉發,也不穩定。在我用它的第 8 年,墨客正式通知下架,我還小小緬懷了一下。
很多人也刪除了曾經的博文|受訪者提供
墨客的開發者進行過解釋。這一方面是由於微博自己的功能越變越複雜,比如圖片從一開始只有 9 張,擴充套件到可以發 18 張,或是在首頁就可以檢視點讚的功能,幾經改版後隱藏到了很深的位置。這些改動都會影響第三方的表現,讓它們跟不上原平臺的節奏。
此外,越來越多的平臺也關閉了給第三方的介面。不止是微博,高度依賴開放介面的 IFTTT 可使用的快捷方式也越來越少,我之前的 28 條,現在只剩三條可以用。
網際網路的變化讓我開始了一些搶救性備份工作。
我從大學第一年就使用豆瓣的書影音功能,到現在已經有十年。這期間影視標記了 900 多部“看過”,100 多部“想看”,還有 12 個書單。這是挺寶貴的記錄,而且很少有替代。
受訪者的豆瓣備份|受訪者提供
但近些年,每年都會有一些豆瓣不行了的風聲。我關注的很多人名字變為“已登出”,參加的私密小組被強制公開,一些電影也會下架或者禁止評分。於是我不得不做一些準備。有一些比較出名的第三方產品專門提供豆瓣備份服務,這些工具的原理都是透過不停的模擬點選下一頁,把資料存下來。但平臺大多會攔截你這個過程。
在 app 消失或退出時,匯出資料很重要。前段時間 Kindle 宣佈將要退出,有很多人在把曾經購買的電子書拉取到本地。6 月 Nike 跑步軟體 NRC 退出,也有很多人把它的資料匯出到其他的跑步軟體裡,還有把資料做成視覺化地圖的。
受訪者2020年步數資料可檢視|受訪者提供
海外服務在這塊做得比較好,你可以在任何時候請求把你的資料進行備份和匯出。有時還有意外之喜。我之前在 Instagram 上請求我的資料匯出,竟然找到了大學時的通訊錄記錄。因為當時 Instagram 申請了我的通訊錄進行好友推薦,它把這個也記錄保留了下來。看到那些好久未聯絡的熟悉名字時,感覺死去的記憶在說話。
萬一有一天能還原自己
很自豪地說,雖然我備份了很多資料,但一次都沒有丟過,我也不擔心他們弄丟,因為副本實在太多了。
但有時我甚至會期望它們丟失。
備份像是一種收集癖,對任何事情都不願意放手。但真面臨這麼多東西時,又有一種沮喪感,感覺在花很多時間做一個沒什麼實際效益的事情——過去永遠在拉著你,你總在自己歷史的後面,去維護它。
一款叫“風來之國”的遊戲,存檔的時候要聽冰箱說怪話|受訪者提供
這有點像在跟自己的大腦作對。大腦會自動記住一些比較強烈的事,忽略一些不必要的細節。但現在我主動維護這些東西,實際上是把一些不必要的細節也變成一種必要的東西。有時候會想,把這些東西全部都停掉,是不是會輕鬆一些?
可還是忍不住想要備份。
畢竟看到所有的東西都井井有條,所有你想要的資料都能信手拈來,新歌專輯在那個庫裡擺放得整整齊齊,任何人想找到任何相關的東西,你都可以幫到他們……這種時刻還是會覺得值得。特別是朋友間的很多記憶或者經歷連他們自己都忘了,卻還在你這裡存著時。
受訪者相簿的冰山一角|受訪者提供
而且萬一有天技術足夠發達,可以像現在的照片修復一樣,透過一個殘缺的片段,還原一段清晰的記錄。那我現在的備份,就至少保留了個可能性。
走到今天,那個 4T 的硬碟,可用容量還剩一半,裝著我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從重重備份中篩選出來,所有想要記下的東西。
我不敢經常用它,擔心會壞。現在它和我的相機一起,放在最牢固的盒子裡,三五個月才拿出來灌一次資料。裡面有照片、音樂、日記、所有的證件、文書、協議、報到證……還在不斷地填充新的東西。
它是我人生的魂器。
4T 硬碟,人生魂器|受訪者提供
可總有些東西是不能備份的。大學畢業前的一晚,我剛找到工作,和同學一起去當地步行街吃飯慶祝。吃完後同學提議一起去吹風,我們爬到街上最高一棟樓的天台,微風,身邊的同學,眼前的車流,一種不知緣由的安全感湧上心頭。
我懷念那個感受,這是在哪個雲端和硬碟都儲存不了的東西,它唯一存放的地方是我的腦海,在下一次微風起來的時候,從記憶裡取出它來。
講述人:benniks
在深圳的前端工程師,網際網路漫遊者, 最近的愛好是帶入貓的視角說話
作者:睿悅
編輯:臥蟲
題圖來源: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