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通披露了臺積電將在2025年量產2奈米之後,Intel近期傳出訊息指今年內就將量產2奈米,這不僅是Intel的期望,更是美國晶片行業的要求,美國已在晶片製造工藝方面落後臺積電很多年了。
美國的晶片龍頭就是Intel,在2014年之前,Intel一直都引領著全球晶片製造工藝的發展,臺積電只能跟著走,而從2014年之後,兩者的地位逐漸逆轉。
Intel在2014年量產14奈米工藝,臺積電在2015年才量產16奈米工藝,此時雙方終於處於同一水平,然而就在此之後,Intel卻陷入了停滯,10奈米工藝遲遲無法量產,只能一再打磨14奈米,10奈米一直延遲到2019年才量產。
臺積電則在2016年量產了10奈米工藝,面對臺積電的領先,Intel當時曾嗆聲臺積電的10奈米工藝並不先進,比Intel的14奈米先進不了多少,在電晶體密度等方面不佔優勢,而臺積電在量產7奈米之後很快就放棄了10奈米,似乎也印證了Intel的說法。
2018年臺積電量產了第一代7奈米工藝,此時7奈米工藝已真正領先於Intel的14奈米工藝,對此Intel終於無法辯解;2019年Intel量產10奈米工藝,指出它的10奈米工藝效能引數其實與臺積電的7奈米工藝相當,而臺積電卻在此時推出了7奈米EUV工藝,再次領先,讓Intel啞口無語。
臺積電取得了晶片工藝領先優勢後,美國諸多晶片企業紛紛將訂單交給臺積電,其中蘋果對臺積電的支援無疑是影響最大的,隨著iPhone銷量的激增,蘋果的A系處理器給臺積電貢獻的收入也不斷增長,2022年蘋果給臺積電貢獻的收入佔比已達到26%。
臺積電的先進工藝對AMD的支援更是對Intel的沉重打擊,AMD研發出Zen架構後,在架構效能方面本就已對Intel取得領先優勢,再加上臺積電的先進工藝帶來的助力,AMD在效能、功耗方面都已取得優勢,這也助推AMD不斷侵蝕Intel的PC和伺服器晶片市場,導致Intel的利潤下滑,2023年一季度Intel更因此出現史無前例的虧損--虧損額達到27億美元。
Intel業績的下滑對它的先進工藝研發進一步造成打擊,眼見著僅靠Intel自己已難以在先進工藝方面實現對臺積電的反超,美國出手了。美國對臺積電和三星同時給予胡蘿蔔和大棒,促使它們上交機密資料,又前往美國設廠,然而隨著臺積電和三星一一照做後,美國拿出的500多億美元晶片補貼只分別給臺積電10%、三星13%的份額,後來又以晶片補貼細則迫使它們放棄晶片補貼,這也導致臺積電和三星放緩美國工廠的量產程序。
美國將大部分晶片補貼都給了Intel和美光,今年ASML量產2奈米光刻機之後又在美國壓力下優先將這款光刻機交給Intel--預計ASML今年量產的10臺2奈米光刻機有6臺都交給Intel,近期Intel已獲得第一臺2奈米光刻機,有了資金和先進光刻機的支援,Intel表示今年將能量產2奈米,領先臺積電和三星一年時間。
至此臺積電和三星終於看清了美國的真面目,美國自始至終的考慮其實都是扶持Intel,幫助Intel重奪先進工藝技術優勢,後悔不迭的臺積電和三星都紛紛加大力度投資它們的本土工廠,業界人士認為他們的美國工廠已成為雞肋,美國的晶片製造成本比中國臺灣高出三倍,美國工廠量產很可能就持續虧損,不推進量產那麼前期投資就打水漂,讓它們陷入兩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