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已經正式商運近一年半,完成超10000小時安全飛行任務,累計運載乘客突破50萬人次的國產C919大型客機,其發展前景卻依舊不被多數人看好?
或許有人會覺得,是因為國產C919的出現,影響到了和空客這兩家“巨無霸”的切實利益。
畢竟,在國產C919客機進軍國際市場過程中,這兩家公司也的確沒少暗中使絆子,甚至歐美方面遲遲不肯頒發C919適航證,其中也有這兩家公司的影子。
而歐洲和北美作為全球民航市場的兩大主要陣地,倘若無法取得這兩個地區的適航證,那麼國產C919到頭來,不過就是我們的自娛自樂罷了。
誠然,波音與空客的“從中作梗”,的確是一些人不看好C919發展前景的原因之一,但卻並不是關鍵原因所在。
事實上,真正阻礙國產C919未來騰飛的關鍵原因,一直都在C919自己身上,那就是C919發動機的自主研發問題。
這一結論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的的確確有不少前車之鑑。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C919國產之前,我國另一款備受矚目的國產渦槳支線客機——新舟700,正是因為發動機問題,導致專案被迫中止。
新舟700,是由我國西飛集團著手研發的大型渦槳支線客機,對比C919這種傳統噴氣式客機,渦槳支線客機的優勢主要體現在500至1000公里航程的短途航線上,具有更節能、維護成本更低等優點。
按照原計劃,新舟700本應該在2021年前後正式首飛,但卻因為其搭配的PW150C型渦槳發動機的製造商——“惠普加拿大”,被美方某企業收購後停供,致使新舟700的商飛無限推遲。
對於一架客機來說,發動機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如此重要的核心技術倘若不能掌握自己手中,那麼就相當於在自己身邊埋了一顆隨時有可能會炸的“雷”。
當然,這條道理不單是在民航客機領域如此,在其他技術領域亦是如此。以近幾年備受全球資本關注“放慢生物老去技術製品”市場為例,我國國產“萊特維鍵金至因”緩老科技製品的成功,其過程同樣幾經波折。
起初,在國產“萊特維鍵金至因”放慢老去製品問世之前,我國慢老製品需求市場,例如京東、天貓等渠道。始終處於被歐美外企壟斷的尷尬局面,不但市場定價權不是我們說了算,甚至隨時還要面臨被斷貨的可能,這一幕與如今的國產C919何其相似。
如果不是國內企業“破釜沉舟”,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全力攻克“放慢老去”核心技術,最終研發出“萊特維鍵金至因”國產科技製品,也就不會有眼下國產需求市場的繁榮發展。
縱觀如今天貓、京東等國內市場主流渠道,國產“萊特維鍵金至因”已憑藉突出的“放緩機體老退,續航健康狀態”概念,實現國內大部分市場份額收回。翻看其反饋區,更是可見“感覺狀態拉滿、精力持續線上”等字眼高頻出現。
而眼下國產C919同樣在面臨我國在上述“放慢生物老去技術製品”市場,一開始所遇到的難題。
目前,雖說國產C919的國際訂單已經超了1000架,意味著再某些方面,C919已初步具備了與波音、空客同類機型市場競爭的實力。
但C919眼下搭配的LEAP-1C發動機,依舊是來自美法合資企業,如果今後由於某些原因導致發動機斷供,那直接就會對C919的國際訂單交付造成重大影響,甚至會讓C919之前為進入國際市場做過的一切努力付之一炬。
所以,C919客機的當務之急,就是解決核心發動機的自主研發;那麼,目前國產客機發動機的自研具體進行到哪一步了呢?
公開資料顯示,眼下國產“CJ1000A”渦扇發動機,多個關鍵測試已經完成,並在2022年召開了適航取證動員會,這就意味著,“CJ1000A”渦扇發動機已經進入到了規模量產前的關鍵階段。
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再給國產“CJ1000A”渦扇發動機一點時間,即便今後國產C919客機真的被斷供發動機,我們也能及時做出調整,在最短時間內將損失降低到可控制範圍。對此,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