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第十五屆中國航展在珠海開幕,伴隨著一場場酷炫的飛行表演,多款競逐低空經濟領域的有人機、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也在航展現場揭幕,完成首發。
南都記者關注到,在航展現場各款首發的低空飛行器中,有商業化企業化的成果,也不乏國家隊的身影。本屆航展現場,航空工業集團釋出了AR-500B無人直升機、AR-E300型eVTOL等7款低空經濟產品,航天科技集團釋出了鳴鏑-200渦噴動力垂直起降飛行器等,競逐低空經濟賽道。值得一提的是,航天科技集團還在航展開幕當天宣佈,成立航天時代低空科技有限公司,並舉辦了揭牌儀式。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動作意味著,“國家隊”正跑步入局低空經濟。有專家對南都記者表示,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各有優勢,低空經濟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需要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帶頭髮展。
航展現場展示的低空飛行器。
國企、民企競競逐eVTOL,專家直言電池成發展痛點
在本屆航展的低空經濟館中,多家企業談到:當前正在研發或者已經生產了eVTOL,很看好eVTOL這條賽道。中國工程院院士向錦武亦在航展現場談到,低空經濟的典型應用場景之一是城市空中交通,eVTOL尤其是無人駕駛eVTOL是未來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
以沃飛長空此次參展的AE200航空器為例,這是一型6座級純電動有人駕駛載人eVTOL,貨運典型載荷為500公斤,最大航程200公里,巡航速度可達每小時248千米。
沃飛長空展商的工作人員也告訴南都記者:“這款eVTOL可用汽車的充電樁進行充電,我們跟新能源汽車公司有合作。”但當被問及一次需要充電多久時,該名工作人員並沒有直接回答。
另外,由航空工業集團釋出的AR-E300,是一款可快速更換載人艙與載貨艙的eVTOL,最大商載120公里,最大航程為30公里,最長續航時間為40分鐘。
由航空工業集團釋出的AR-E3000電驅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南都記者觀察到,無論是低空經濟館中展示的各種eVTOL,還是航空工業釋出的新型eVTOL,最大航程基本在200公里左右或以內,續航時間25—50分鐘。對此,多位專家也就此談到,這樣的續航時間還不能達到eVTOL規模化應用的要求,電池痛點亟待解決。
航空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鄧景輝在航展現場表示,電池技術制約著大噸位、新構型eVTOL的發展,比如放電倍率不夠高等。目前我國的電池技術主要靠汽車產業牽引。
“其實,考慮到上述問題以及綠色能源,混合動力(油電驅動)也是一種方向。”鄧景輝建議。
南都記者關注到,本次航展,帶來的突擊鷹-2000傾轉旋翼eVTOL就是混動的。該公司的工作人員高鵬對南都記者表示,此次釋出的突擊鷹-2000是一款1.5噸級的雙發混動傾轉旋翼有人/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能夠搭載5名乘客或500公斤物資,最大飛行速度可達350公里/小時,航程更是超過800公里,解決了市場現有eVTOL普遍存在的航程短、載重小的問題,拓展了eVTOL類產品的實際應用場景。
此外,中國航天集團在此次航展中釋出的鳴鏑-200渦噴動力垂直起降飛行器,採用傾轉渦噴發動機技術,也給低空飛行器的動力來源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航天集團在此次航展中釋出的鳴鏑-200渦噴動力垂直起降飛行器。
國企進場晚不晚?專家表示低空經濟需要“國家隊”帶頭
隨著航空工業和航天集團釋出的無人機、eVTOL亮相中國航展,11月12日,航天科技集團簽下600億元大單,其中,低空經濟成為簽約專案板塊之一。
簽約儀式上,聚焦促進低空經濟等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重慶市有關部門與航天科技集團九院簽署了合作協議,旨在共同打造低空飛行示範區。重慶市將依託航天科技集團九院的牽引帶動,加快央地產業合作模式的創新,透過航天技術賦能低空經濟,在低空安全管理、行業服務上先行先試,拓展低空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南都記者關注到,除了航展中的8號館,1號館和7號館也都分別設定了低空經濟展區,分別展示著航空工業和航天集團的低空經濟產品。
今年以來,低空經濟持續火熱,如今,兩大航空航天央企跑步入局低空經濟。
如何看待此時國家隊進場的時機和可能帶來的影響?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航空學院院長孫長江表示,發展低空經濟,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各有優勢。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新興產業,需要大量投入,國有企業在資金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此時需要國家隊帶頭髮展低空經濟。而民營企業的參與,也有助於為行業發展探索新方向、新功能。
根據摩根士丹利預測,205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UAM)市場規模將達到9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將成為最大的eVTOL/UAM單一市場,佔全球行業規模的28%以上。
面對萬億級市場“大蛋糕”,航空工業集團民機國合部副部長趙雷在航展現場也談到,當前低空經濟行業呈現出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態勢,但市場一定會大浪淘沙,篩選出優質的企業和產品,“我們要思考,航空工業有何比較優勢,通用航空已經發展了70年,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技術和人才,面對低空經濟這一新興產業,未來要在降成本、適應場景應用等方面下功夫”。
採寫:南都記者楊文君 莫倩如 發自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