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lys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TWS真無線耳機銷量為9230萬臺,同比增長高達15.5%。與手機、PC、平板電腦等陷入瓶頸期的行業不同,TWS耳機行業仍保持著較強的活力。
(圖源:Canalys)
然而,行業飛速發展的盛況之下,廠商們卻倍感壓力。從資料能夠看出,除了的份額實現了斷崖式領先,銷量前五的其他廠商市場份額差距不算太大,而且前五的品牌累計份額僅有49.9%。
該資料意味著耳機行業頭部化並不嚴重,任何品牌都有成長為巨頭的機會,耳機廠商之前的競爭可能會不斷加劇,延續大魚吃小魚的局面。來自競爭的壓力迫使廠商加快探索突破點,尋找成為行業巨頭的契機。
到目前,藍芽耳機已經存在頭戴式、入耳式、半入耳式、掛脖式、耳掛式、耳夾式等多種形式,耳機廠商幾乎將各種設計理念探索了一遍。外觀設計太容易被模仿,很難拉開實質性差距。在此大環境下,不少廠商瞄準了新領域——AI。
AI耳機,會議、網課、境外遊好幫手?
為耳機加入AI功能,並沒有聽起來那麼簡單,考慮到耳機的功耗、效能、網路等因素,耳機的部分AI功能大機率仍要與手機聯動。技術難題先放在一邊,AI耳機的功能是否可以打動消費者,才是AI耳機銷量的決定性因素。
現階段已有不少AI耳機在售,以日前FIIL釋出的新品GS Links為例,該耳機聯動了豆包AI大模型,可提供會議錄音摘要、通話錄音摘要、同聲傳譯三大功能。據FIIL介紹,這款耳機內建儲存晶片,一次充電可以記錄4小時內容,且支援雙耳交替記錄,可識別四川話、粵語、上海話等方言。
在豆包AI大模型的加持下,FIIL GS Links的識別準確率可達98%以上,而且可以脫離手機單獨使用。無論是通話還是線上線下會議,FIIL GS Links都能一鍵錄製,並透過App轉寫成文字,還能夠一鍵摘要,提取重要資訊。
(圖源:FIIL)
FIIL GS Links的同聲傳譯功能則可以智慧識別英語,並進行翻譯,透過手機App,還能將使用者所說的中文翻譯成英語文字給對方看。對於有與外國人交流,且英語水平有限的使用者而言,FIIL GS Links可以幫助他們告別語言不通的困境。
另外,FIIL GS Links可識別中、英、日、韓、法、俄、西班牙、葡萄牙、印尼語、馬來語等全球主流語言,且均支援文字互譯,可基本滿足使用者的對外交流需求。
錄音轉文字+重點摘要和同聲傳譯功能,是今天AI耳機普遍支援的功能。如時空壺推出的W4 Pro AI同傳耳機,專注於同聲傳譯功能,支援40種語言、93種口音互譯;科大訊飛錄音降噪會議耳機Pro 2會議錄音、轉寫、摘要,以及同聲傳譯功能。
(圖源:FIIL)
單純考慮實用價值,AI耳機的功能特性適合職場人士、學生、境外旅遊人群。AI耳機可以幫助職場人士記錄會議、摘要重點內容,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學生黨則可以透過AI耳機記錄課堂內容,並在AI大模型的幫助下摘錄和總結重點,以便於課後複習。經常到境外旅遊的人群,則可以利用同聲傳譯功能與外國人交流,不用擔心因語言不通造成諸多不便。
選購AI耳機還要考慮價格因素,當前AI耳機普遍價格不菲,時空壺W4 Pro AI同傳耳機和科大訊飛錄音降噪會議耳機Pro 2價格都在千元以上。不過,市場面上也不缺價格相對實惠的AI耳機,FIIL GS Links價格僅為499元,幾乎相當於普通開放式耳機白送AI功能。
總的來說,現階段AI耳機所能提供的功能,已具備一定的實用價值,雖然部分產品價格高達數千元,但也不乏實惠的產品。不過會議錄音、轉寫和總結功能,現今許多手機、PC、平板電腦支援,一些軟體也能夠實現,除了同聲傳譯,AI耳機的其他功能好用、有用,卻並非無可替代。因此,AI耳機仍需加入更多功能。
AI耳機潛力無限,功能仍有待豐富
洛圖科技資料顯示,今年8月國內電商平臺AI耳機銷量同比增長763.3%,銷售額翻了近14.5倍。該資料表明,國內AI耳機市場正以極快的速度發展,均價也翻了一倍。然而AI耳機在耳機/耳麥品類中的份額佔比卻僅有1.4%,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可以預見,未來加入佈局AI耳機品類的企業會逐漸增多,行業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事實上,耳機早已與AI功能密不可分,只是過去耳機的AI功能集中在AI降噪、AI通話等方面,所帶來的體驗提升不夠新奇和特殊。錄音、轉寫、摘要,以及同聲傳譯的到來,為行業注入了新活力,而加入更多功能,則是耳機廠商面對行業競爭必須做的事,唯有豐富AI耳機的功能,方能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圖源:FIIL)
小雷認為,AI耳機可以考慮在AI體徵監測、端側AI大模型兩方面嘗試突破,並透過加入新功能細化市場,提供多元化產品供消費者選擇。
AI體徵監測,是指AI耳機透過感測器實時監測使用者的心率、壓力等資訊,甚至捕捉使用者的動作。國內健身人群日益龐大,其中許多人不喜歡戴手錶,卻喜歡佩戴耳機,邊運動邊聽音樂,支援AI體徵監測的耳機,可以滿足這部分使用者的需求,還能在使用者運動的同時,根據身體資料進行指導。
未來AI體徵監測或許還可以搭配AR和VR,監測和記錄使用者的動作,或成為裝置感知現實世界的觸點。
從近幾年各大AI公司、手機廠商、PC廠商的表現不難看出,AI大模型正在從雲側轉向成本更低、隱私安全性更高的端側。各大企業也紛紛推出了引數量更低的小型大語言模型,部分模型的引數量甚至不到30億。
耳機廠商為實現AI功能脫離手機使用,也在為耳機或耳機倉內建AI算力晶片,並本地部署模型。
(圖源:科大訊飛)
將AI耳機和耳機倉打造成集合端側AI大模型的裝置,提供日程記錄、快速筆記、AI解答疑問等功能,並且一定程度加入對手機裝置的控制能力,將能夠釋放AI耳機的潛力。在連線手機App的情況下,AI耳機還可以將雲側大模型和端側大模型融合,提供更豐富的功能,例如語音搜尋、語音控制AI繪圖、AI聊天等。
過去,曾有許多尖端科技,包括元宇宙、區塊鏈等被奉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但小雷認為真正有潛力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驅動力的,現在看來唯有AI。AI時代的到來,為數位科技、家電等品類的產品帶來了變革與機遇,順應時代發展的方向,方能提升產品的功能與價值,並對產品銷量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挑戰與機遇並存,價格成普及關鍵
頭部化並不嚴重的耳機行業,既有蘋果、小米、華為等手機巨頭,也有索尼、FIIL、漫步者等音訊王者,還有科大訊飛這類跨行入場的企業,更不用說諸多中小廠商。多年時間發展,令耳機結構設計的探索基本走到了盡頭,AI則賦予了耳機品類更多可能。
FIIL、科大訊飛、時空壺等部分企業,已率先入局,將耳機與AI功能融合,為使用者提供同聲傳譯、會議錄製和總結等實用功能。未來,與AI大模型融合,進一步豐富AI耳機的功能,或為該行業的發展趨勢。
(圖源:雷科技攝製)
已將AI融入系統底層架構的手機巨頭,在AI耳機領域具備先天優勢,但傳統耳機廠商依然機會很大。
除了更加豐富的功能,價格也將成為影響產品銷量和AI耳機普及度的重要因素。各大品牌已推出的AI耳機,基本在千元以上,部分產品價格甚至高達三四千元,僅499元的FIIL GS Links反而屬於“異類”。價格是影響AI耳機普及能力的重要因素,過於昂貴的產品恐怕難以承擔普及AI耳機的重任。
好在,AI耳機產品貴原因或在於未能大規模量產,導致生產成本壓不下來。待AI耳機市場規模進一步提升,平攤了生產成本後,AI耳機很可能迎來一波大降價,買耳機送AI功能近在眼前。499元的FIIL GS Links拉開了平價AI耳機的序幕,更多實惠的產品即將到來,尚未入場的耳機廠商們,預計也將在近兩年陸續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