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婉玲)正式釋出《中國電信量子科技和產業發展2030行動方案》;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簽署戰略合作簽約協議,就五大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揭牌中國電信量子研究院……今日,以“量子飛躍,未來可期”為主題的2024量子科技和產業大會在合肥市震撼啟幕。在這場堪稱全國量子領域 “華山論劍”的頭部盛會上,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中國電信全資子公司——中電信量子集團科技“量”點多多。
圖為開幕式現場。
戰略宏圖:量子星河,電信繪卷
踏入中國電信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行醒目的藍字 ——“成為全球領先的量子科技企業”,短短一句話,彰顯出中國電信在量子科技領域的宏偉志向與堅定決心,猶如一顆啟明星,引領人們深入探索其在該領域的深遠佈局與璀璨成果。
圖為中國電信展廳。
在展廳現場,一系列令人驚歎的成果逐一呈現,讓人目不暇接……
量子計算板塊展現出了中國電信在前沿科技領域的探索深度。超導量子計算機與 “天衍” 量子計算雲平臺等產品驚豔亮相。其中,“天衍” 量子計算雲平臺猶如一座橋樑,連線著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積極推動量子計算實用化探索程序,同時為量子計算教育生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截至 2024 年 8 月,該雲平臺全球訪問量已成功突破1200萬+,這一數字不僅是平臺受歡迎程度的直觀體現,更是中國電信在量子計算領域影響力不斷擴大的有力見證。
在通訊 + 量子板塊,量子密信、量子密話以及量子加密對講等產品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它們憑藉卓越非凡的安全性,為資訊通訊領域築牢堅固防線。無論是守護個人隱私的寧靜港灣,還是保障商業機密在數字通道中的安全傳輸,這些產品都能提供前所未有的可靠防護,讓資訊交流在安全的軌道上暢行無阻。
雲網+量子板塊同樣精彩紛呈。量子云印章如同一把精密的管理鑰匙,助力客戶強化內控管理體系,實現降本增效的雙重目標;量子安全 OTN 精品專線則為使用者精心打造出 “超高安全、超高效能、超大容量” 的安全組網環境,彷彿為資訊的高速流轉搭建起一條堅不可摧的高速公路。此外,安全專線、量子加密稅控、安全門禁等產品也在各自的應用舞臺上綻放光芒,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共同編織起一張嚴密的安全網路。
平臺+量子板塊展示了密碼服務平臺、量子安全盾、資料庫加密平臺等一系列產品。這些產品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協作、彼此呼應,猶如一個有機生命體的各個器官,協同運作,形成一股強大合力。它們有力地推動企業在數字化浪潮中穩健前行,為構建安全可信的數字生態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石,也讓量子技術在平臺安全領域的應用價值得到淋漓盡致的彰顯與拓展,如同在資訊保安的天空中點亮了一盞盞明燈。
從這些豐富多樣的展會成果中可以清晰地洞察到,中國電信在量子通訊、量子計算、量子安全等多個關鍵維度全面佈局、協同發力,如同一位沉穩而堅毅的領航者,正堅定不移地朝著 “成為全球領先的量子科技企業” 的宏偉目標奮勇前行。其在量子科技領域的不懈努力與持續耕耘,猶如一顆投入資訊科技湖泊的巨石,必將在未來的通訊、計算以及資訊保安格局中激起千層浪,產生深遠而積極的影響,重塑行業發展的新版圖,開啟量子科技應用的新紀元。
創新破局,量子科技應用落地
“墨子號”量子衛星上天、“祖沖之號”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訊網雛形建成並投入使用……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展,量子科技作為一項具有顛覆性潛力的前沿技術,正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作為國內領先的通訊運營商,中國電信深知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多年來積極佈局量子科技領域,以創新為驅動,全力推動量子科技應用發展落地。
例如近年來,量子通訊以其超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備受矚目,中國電信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以中電信量子集團此前釋出的華為Mate 60 Pro量子密話定製終端為例,其將量子資訊科技與VoLTE網路融合,採用國產晶片、國密演算法和量子安全SIM卡“三重保護”,使用者可以用手機原生號碼去直接撥打量子加密電話,同時在預置應用量子密信App內使用加密檔案傳輸、加密即時通訊、安全協調辦公等功能。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量子科技成為政府資訊保安的忠誠衛士,維護著國家行政體系的資訊保安防線。以政府部門的資訊互動為例,其常常涉及眾多敏感檔案和機密決策的傳達。中電信量子集團構建的量子加密政務雲平臺,確保了政務資訊在傳輸和儲存過程中的安全性,為政府部門的資訊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援,有效防止了資訊洩露風險,保障政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此外,針對企業使用者,中電信量子集團打造了量子移動安全辦公應用案例,為企業使用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移動辦公解決方案,透過量子加密技術,保障企業在移動辦公過程中的資訊保安。
據瞭解,目前,中電信量子集團圍繞產業、科技、人才、生態開展布局,推出的量子科技產品已有20多項,應用範圍涵蓋政務、應急、工業、金融等10多個行業。同時,中電信量子集團融合量子力學原理與密碼體系,制定服務於全國的量子安全基礎設施架構及建設實施標準,並在全國範圍內積極打造應用示範。除了合肥量子都會網路,上海、雄安的運營商級量子都會網路已基本部署完成,北京、武漢、杭州等一批一二線城市也在規劃和陸續建設中。
科技自強,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中國電信在推動量子科技應用落地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量子技術的複雜性和高成本曾是擺在面前的兩座大山。為此,中國電信透過實施科技人才戰略與創新環境營造方面雙管齊下,在科技型企業建設上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科技人才的吸納與培育上,中國電信不遺餘力。截至 2023 年末,其科技領軍人才數量已累計達百餘人,相較於三年前實現了高達 392.9% 的增幅,研發人員隊伍更是成功突破萬人規模。這一數字不僅展示了中國電信在科技人才方面的雄厚實力,更為其未來的科技創新構築起了堅實的智慧基石。
與此同時,中國電信積極謀劃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全方位實施一攬子科技創新支援政策。從資源的精準配置保障,到考核激勵機制的科學構建,再到組織推進體系的高效運轉,多維度全面最佳化科技創新生態環境。透過制定研發投入視同利潤加回、核心技術突破加分、工資總額單列等 20 項極具針對性與突破性的支援政策,充分激發了企業內部科技創新的活力與潛力,形成了全員創新、協同創新的良好局面。
聚焦量子科技核心領域,中國電信成果豐碩,多項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閃耀奪目。於量子通訊戰線,成功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瓶頸,精心打造多個量子保密通訊應用示範網路,為資訊保安傳輸保駕護航;在量子計算領域,重磅推出 “天衍” 量子計算雲平臺,以其卓越的計算效能與高度的安全性,為廣大使用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計算體驗與資料守護。這些標誌性成果不僅奠定了中國電信在國內量子科技領域的領軍地位,更為我國科技強國戰略的穩步推進提供了關鍵支撐與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信深諳融合創新之道,著力促進量子科技與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深度交融與協同發展。透過跨領域技術整合與創新應用,持續孵化出一系列兼具創新性與實用性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全方位提升使用者服務品質與效率,為數字經濟時代各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的技術賦能。
不僅如此,近年來,在國務院國資委指導下,中國電信聚集13家央企、1所高校、3家頭部企業,成立量子通訊創新聯合體。17家聯合體成員單位聯合開展量子通訊核心技術攻關,積極進行關鍵核心技術原型研發。本次還進一步吸納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烽火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7家單位。
未來,中國電信將繼續加大在量子科技領域的投入和佈局,推動量子科技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透過不斷創新和應用落地,中國電信將為我國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也為全球量子科技產業的發展貢獻更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