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褚桂柏同志治喪辦公室釋出訃告,中國共產黨員,第五研究院總體設計部退休人員褚桂柏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週歲。
據光明網報道,褚桂柏、孔祥言、朱毅麟、李頤黎四人被稱為的“四大弟子”。作為空間技術領域的知名專家,多年前,他們組成“四人小組”,由錢學森耳提面命,親自指導他們進行我國早期衛星技術和空間技術發展的探索研究。1963年至1964年,他們是接近錢老最多的人。
1958年,毛主席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
1962年,中國研製併發射了中近程火箭。運載火箭是發展人造衛星的基礎。錢學森高瞻遠矚地認為,應儘早為發展人造衛星做一些先期準備工作。首先必須培養少數技術帶頭人。
1963年1月,國務院決定將上海機電設計院劃歸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建制。錢學森建議上海機電設計院選派4名年輕技術人員到國防部五院來,由他親自指導,開展人造衛星研究設計的先期準備工作。
上海機電設計院派出了孔祥言、朱毅麟、李頤黎和褚桂柏4位年輕人,組成研究小組赴京。
褚桂柏回憶說:“1963年春節一過,我們四個人一月份來到北京。錢學森一看四個人的檔案,笑眯眯地跟我說:我和你是同行。因為我是交大機車班的,錢學森在交大讀書時也在這個系。我本來見這麼有名的大科學家挺緊張的,這一說一笑,就不太緊張了。”
錢學森曾親自帶著他們到地處北京南郊的國防部五院一分院(現在的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總裝車間參觀火箭總裝,到西南郊的試驗站觀看火箭發動機熱試車。
經過錢學森的刻意磨練,“四人小組”初步掌握了星際航行和衛星設計的基本知識,在1963年秋完成了一個比較粗略的《中國1964―1973年空間技術發展規劃(草案)》。這也許是我國航天發展史上最早的空間技術發展規劃草案。
1964年5月間,在錢學森的推動下,上海機電設計院以“四人小組”為骨幹,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衛星總體研究設計室――第七研究室。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在1965年5月完成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設想》。為開展衛星研製工作培養了骨幹隊伍,積累了經驗,打下了技術基礎。
1965年8月,中央專委第13次會議原則批准了中國科學院負責研製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按照上級指示,七室完成了衛星運載火箭第三級固體火箭的總體方案設計。1966年到1969年間,七室又完成了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方案設計,經國防科委批准,於1969年9月11日召開了全國有關單位參加的返回式衛星方案論證會。
在錢學森的指導、培養和推動下形成了以“四人小組”為骨幹的第七研究室(衛星和飛船研究室),以七室為主的這支衛星研究設計隊伍,成為我國後來研製各種應用衛星的主力軍。
資料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