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煙臺市海洋生態環境核安全保障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啟動會暨首次學術委員會會議順利召開。煙臺海岸帶所所長秦松、副所長趙軍、煙臺市科技局副局長於淼、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副主任/華東師範大學杜金洲教授、集美大學林武輝教授等學術委員、科技處及實驗室成員等27位人員參加會議。實驗室啟動會由趙軍副所長主持,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由江桂斌院士主持。
啟動會上,秦松所長、江桂斌院士和於淼副局長分別致辭。秦松所長對參會領導與專家表達了熱烈歡迎及誠摯謝意。同時指出,海洋生態安全與核安全是國家整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將致力於保障煙臺市及周邊地區在多重放射性核素汙染風險下的海洋生態環境核安全,主要開展人工放射性核素檢測、監測、生態風險評估和應急處置等領域的科研工作,將吸引頂尖人才加入並促進國內外及各方深度合作,共同推動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江桂斌院士表示,實驗室抓住核安全這一個核心問題,是煙臺海岸帶所發展的一個重大契機。他指出實驗室在推動核能安全方面應發揮重要作用,學術委員會將為實驗室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援與指導,助力實驗室成為高水平科研平臺。於淼副局長祝願實驗室能夠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保障煙臺市海洋生態環境核安全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煙臺市科技局將大力支援實驗室建設,在專案、平臺和人才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援。
會議現場
江桂斌院士與於淼副局長共同為“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煙臺市海洋生態環境核安全保障重點實驗室”揭牌。
江桂斌院士與於淼副局長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學術委員會會議環節,秦松所長為7位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實驗室副主任王文海從建設背景、概況、工作進展和2025年主要任務四方面做了實驗室工作報告。集美大學林武輝教授和煙臺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院馬福秋教授分別做了《海洋核安全概念演進與內涵初探》和《放射性廢物處理和醫用同位素研究工作介紹》的學術報告。與會委員認真聽取各個報告,圍繞實驗室定位、建設目標、研究內容、國內外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並給出了具體意見和建議,希望實驗室進一步凝練定位和研究方向、明確研究目標,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秦松所長為江桂斌院士頒發學術委員會主任聘書
資訊來源: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轉載請註明資訊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