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張春來教授團隊在高粱抗旱分子機制研究上取得新進展,深入分析了乾旱脅迫下全基因組基因表達、、微小RNA及其靶標基因,論文發表在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鄒春雷副教授為第一作者,張春來教授為通訊作者。
該研究引起國內外關注,美國農業部主辦的https://Sorghumbase.org收錄該論文,為本研究刊發了新聞稿。張春來教授團隊專研作物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在《生物工程學報》2024年第4期發表的《高粱MYC基因序列特徵及生物脅迫響應》也在Sorghumbase資料庫收錄。
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專案、省人才專案等支援下,已經較為深入地解析了高粱基因DCL(編碼microRNA剪下蛋白)、CLC和NRT1(硝酸鹽/多肽轉運蛋白)、NRT2/3(高親和硝酸鹽轉運蛋白)、HSF(熱激因子)、NF-Y(核因子)、Glutelin(籽粒谷蛋白)、ZEP(玉米黃素環氧化酶),穀子SGR(編碼脫鎂螯合酶),小麥JAZ(編碼茉莉酸響應蛋白)、NRT1,藜麥bAS(編碼β-香樹酯醇合酶)和SQS(鯊烯合酶)、ABP1(編碼生長素結合蛋白)、FLS(黃酮醇合成酶),胡麻LOX(編碼脂氧合酶),菊花UFGT(調控花色苷含量)等,分別發表在《土壤》《生物技術通報》《植物病理學報》《植物生理學報》《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等高水平期刊。
來源:山西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