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訊息:Patently公佈了《2025年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百強權利人》報告。所謂標準必要專利(SEP,簡稱標準專利),指是標準規定的技術在專利的保護範圍之內,在實施標準時所必須實施的專利。
截至目前,全球已確立的5G標準必要專利家族數量約5.6萬個。其中,95.3%集中掌握在六個國家手中。中國高居第一,佔比高達40.8%;其次是韓國(18%)、美國(15.1%)、日本(8.6%)、瑞典(7.4%)、芬蘭(5.4%)。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網路,截至2024年底,累計建成5G基站達到425.1萬個,比上年末淨增87.4萬個。佔行動電話基站總數(1265萬個)的33.6%,同比提升4.5個百分點。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74.8%的已確立5G SEP家族集中掌握在前十大最終權利人手中,中國企業佔據半壁江山。排名6-10位的依次是通訊(6.4%)、諾基亞(5.4%)、OPPO(5.3%)、大唐電信(4.3%)和 vivo(4.2%)。
vivo是國內最早制定5G戰略的手機廠商之一,2016年就在北京成立5G研發中心,並加入國際行動通訊標準組織(3GPP),積極參與5G標準化定製中。公司不僅推出多款支援5G通訊的手機產品,而且在5G eMBB、5.5G RedCap、5.5G NTN等先進技術領域取得顯著成果。
OPPO也是專利大戶,截至去年底,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11萬件,授權數量超過6.1萬件,覆蓋5G、影像、創新形態、AI、充電等領域。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數量超過10萬件,佔比達到91%。已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積極佈局5G通訊標準專利,累計完成6700+族全球專利申請,並在3GPP標準文稿提交方面累計超過1.2萬件。
華為(15.0%)、高通(9.8%)、三星(8.5%)、LG(8.5%)、愛立信(7.4%)分列前五。華為繼續穩居第一,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行動通訊技術具有繼承性和相似性,同一專利可能被企業同時申請為2G/3G/4G/5G不同代系標準,只包含宣告為5G標準必要專利族的5G only專利族被認為是專門針對5G新技術進行的創新。在這一領域,華為同樣遙遙領先。
這主要得益於源源不斷的研發投入。2023年研發費用達到1647億元,研發強度(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業收入總額)連續三年超過20%,達到23.4%。去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0.80%至1274.12億元,近十年累計投入超過1萬億元,持有有效授權專利超過14萬件。
作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裝置製造商,09年華為就成立通訊技術實驗室啟動5G研究,同年年底,世界上首個4G商用網路才在挪威和瑞典啟用,我國的4G牌照更是在四年後才發放。十餘年的研發積累,從而確立了遙遙領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