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看到了治療的巨大進展,兩種澱粉樣蛋白靶向藥物被證明可以減緩疾病的症狀,現已被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痴呆患者。這為我們的假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即在β澱粉樣蛋白斑塊處於最早階段時進行干預,早在症狀出現之前,就可以從一開始就防止症狀的出現。”
當地時間2025年2月4日,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t. Louis)公告稱,該院的研究人員正在招募攜帶遺傳性阿爾茨海默病基因的人——這些人在未來11到25年內不會出現症狀,使用跨國藥企禮來(LLY.US)研發的實驗性藥物remternetug,來確定阻止早期分子變化是否可以防止阿爾茨海默病進展。
據生物醫藥行業媒體Endpoints News報道,主持這項研究的神經學教授埃裡克·麥克戴德(Eric McDade)說:“澱粉樣蛋白病理學可以在症狀出現前一到二十年確定,我們試圖做的實際上是表明我們可以阻止澱粉樣蛋白病理的發展。”
阿爾茨海默病是痴呆症的主要型別之一,它會剝奪患者的記憶和自主能力,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沉重打擊。它也一直被認為是“研發黑洞”。近年來,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的研發主要集中於“疾病修飾療法”,靶向β澱粉樣蛋白(Aβ)和Tau蛋白,其核心在於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疾病發病機制進行干預,靶向清除患者大腦中過多的Aβ原纖維和Aβ斑塊。
Eric McDade介紹:“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看到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巨大進展,兩種澱粉樣蛋白靶向藥物已被證明可以減緩疾病的症狀,現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痴呆患者。這為我們的假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即在β澱粉樣蛋白斑塊處於最早階段時進行干預,早在症狀出現之前,就可以從一開始就防止症狀的出現。”
該試驗預計將持續至少六年,耗資超過1.3億美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捐贈了大部分資金,約9830萬美元。據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公告,試驗將招募約240名參與者,這些參與者來自攜帶導致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病的三個關鍵基因之一突變的家庭。參與者必須比根據家族史預期的症狀發作年齡小11至25歲,並且沒有認知障礙的跡象,大腦中沒有或只有很少的澱粉樣蛋白沉積。在實驗期結束時,作為研究開放標籤擴充套件的一部分,攜帶突變的參與者將有資格再接受四年的藥物。
McDade及其同事主要研究remternetug能否阻止澱粉樣蛋白斑塊在大腦中積聚。他們還將測量該藥物對血液和腦脊液中阿爾茨海默病分子體徵的影響。由於參與者非常年輕,研究人員預計在試驗期間不會看到認知功能發生任何變化。研究團隊將在臨床試驗後繼續對參與者進行長期隨訪,以評估對認知的潛在影響。
remternetug是禮來旗下一款IgG1單克隆抗體,靶向僅存在於腦澱粉樣蛋白斑塊中的澱粉樣β肽第三個氨基酸的焦穀氨酸修飾。根據2023年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國際會議上釋出的I期臨床試驗結果,remternetug可快速且穩定地減少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澱粉樣斑塊,但會引發澱粉樣蛋白相關成像異常(ARIA)。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稱,remternetug對澱粉樣蛋白的清除程度與禮來已上市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藥donanemab(商品名:Kisunla)相當。
與兩種已上市的新藥相比,remternetug的區別在於,它可以透過皮下注射給藥,比靜脈輸注(目前批准的新藥給藥途徑都是靜脈輸注)更快、侵入性更小。此外,參與者將每3個月注射一次remternetug或安慰劑,給藥頻率更低。
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旨在更早地治療患者,研究人員認為該藥物也許能夠預防,而不僅僅是減緩阿爾茨海默病。
24歲的漢娜·理查森(Hannah Richardson)參與了這項試驗,她的媽媽和叔叔都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一直在參與臨床試驗。她的叔叔在42歲時因阿爾茨海默病死亡,媽媽如今也42歲了,處於疾病中度階段。追溯其家族史,她的祖父也死於阿爾茨海默病。
上週,研究團隊採集了理查森的血液和脊髓液,並掃描了她的大腦。這些測試將為醫生在未來幾年跟蹤她的疾病進展提供基礎。
理查森希望這種藥物對她的未來“有好處”,“但即使結果並非如此,僅僅收集這些資料對於幫助人們免受現在的痛苦也非常重要,這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
參考資料:
1. https://medicine.washu.edu/news/international-alzheimers-prevention-trial-in-young-adults-begins/
2. https://endpts.com/study-will-try-to-stop-alzheimers-decades-before-it-beg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