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聽到放假都是兩眼放光,但是你要告訴她是過年放假,那她眼中的光可能瞬間暗下來一半。
對於進入社會的打工人來說,似乎一年比一年疲於應對親朋聚集的場合。因為過年回家,還意味著父母親朋的靈魂拷問、意味著即將面對一家老小的殷切期待。
不管是事業成績、還是婚姻戀愛、哪怕是身體報告…好像你總得交出點什麼答卷才好意思出席這個隆重的場合。
然而,還有一群人,她們是處在“已成年”和“未長大”之間的夾縫人群。
她們雖然不再被緊盯著課業成績,但也不是家裡擁有絕對自由的獨立人;
她們雖然也曾短暫地擁有過母(父)慈子(女)孝,但也容易在長期的相處中消耗殆盡。
她們就是一年只回來兩次,每次都能掀起家庭關係大考驗的當代脆皮大學生。
當代大學生,回到家有個新稱呼:流動人口。換句話說,就是不常住的人。
既然都不常住了,也就沒必要佔用那麼多資源了。流動人口常見三件套:牙缸、水杯、大衣櫃。
牙缸是自己的手,水杯是家裡隨便一個能盛液體的器皿,衣櫃就是那個從學校拉回來的行李箱。
有了這三樣, 不管是臥室還是客廳,走到哪裡都能落地生根。
大學生回到自己的家,感覺比爾濱人對爾濱還陌生。
有人剛上了半年學回家就發現,自己“塌房”了。
王子閃亮登場,臥室已變庫房。物理意義上的“塌房”,就是發現自己的房間沒了,變成了一個小賣部。
不過痛苦都是短暫的,夜晚打著遊戲飢腸轆轆的時候,就會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了。
要麼說爸媽就是想得周到呢,等孩子把這幾個貨架都炫光了,家裡就能直接該行做菜鳥驛站。
如果說臥室變倉庫是物質上的富足,那麼客廳變臥室則是精神上的殷實。
蓋著香奶奶的被子,躺在尊貴的貴妃榻上, 別問什麼“為什麼不住臥室,是不喜歡嗎?”那是因為我就愛睡沙發啊~
作為一個流動人口,有的時候,不得不和“其他東西”共享同一間臥室。
比如直接被發配跟臘肉睡在一起,一個年過完連自己都快被醃入味了。
或者在家裡好不容易闢出的一個小儲物間裡和一萬響的炮仗睡在一起。
合理收容大學生的同時,還把房間變成了禁菸室,真是中國家長的大智慧啊!
還有情況更好一點的,和年貨睡在一起了(因為那是全家最冷的房間,用來存放食物正好)。
半夜起來哐哐炫皮凍、炸丸子、滷雞腿,考驗是不是父母親生的時候到了。
“嫉妒”使網友面目全非:有的豬是死了,有的豬卻活了…
做夢都沒想到,從考上大學離開家的那一刻,父母就斬釘截鐵地過起了二人世界,家裡徹底沒有了自己的姓名。
本以為沒床睡覺已經很慘了,而和下面這位被家人坑到差點“噶”了的朋友比起來,才知道和年貨住在一起簡直算得上是“因禍得福”。
放假回家後,網友“一條大咸魚”經歷了被爸爸釀的葡萄酒弄得腹瀉住院、被媽媽熬的魚湯卡刺掛了急診、被爺爺沒炒熟的四季豆搞成了食物中毒…
最後,不幸的她又被奶奶煮的菌子火鍋吃到全家人差點躺闆闆。
差點被家人這熾熱的愛來了個現場火化,閻羅王都是一臉蒙圈:大過年的,什麼玩意在我門口一閃一閃的?
這經歷匪夷所思到,連線診她的醫生都忍不住問她需不需要法律援助。
脆皮大學生再這麼折騰下去,可怎麼去職場裡996、007啊?
網友們也是大為震撼,這人怎麼還吃一塹吃一塹吃一塹又吃一塹的啊?
還有些角度刁鑽的網友,從中看到了濃濃的愛意:只有媽媽的沒毒,果然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人被家人反覆送去參觀閻王殿,有人回家堪比一個閻王降世微服私訪。
回家第一天,不小心把媽媽種菜的豆架點了。行了,這個年就專注吃肉吧,葉綠素全化成碳了。
還有人回家第二天本想興致勃勃做頓飯,結果又把老家的農房給點了。驚動了火警,成功變成本村話題焦點女王。
不是,這屆大學生是五行缺水嗎?
好不容易不玩火了,又拿起了刀。
覺得自己房間的窗簾太長了,就好像被什麼東西附身了一樣拿起小刀就割掉了一半。
回過神來以後開始害怕,會不會被媽媽打死?
評論區裡頗有經驗的老法師開始支招:有弟賴弟,無弟賴狗,無弟無狗,離家出走。
懂了,有弟有狗,萬事不愁。
住宿條件堪比難民,一日三餐都吃得提心吊膽,然而這些還是比不上荷包空空的尷尬。
在(一部分人)等到壓歲錢的那一刻之前,大學生的寒假都是苦澀的。
出門吃點燒烤,正要結賬的時候,發現被音樂軟體的連續包月扣掉了20,真是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不僅沒錢,還沒什麼地位。
差點都要用花唄買辣條了,買上了還不敢回家吃,怕被爸媽降一個“食用垃圾食品罪”,能嘮叨到寒假結束。
要麼鬼鬼祟祟地塞進褲子裡帶回臥室偷偷吃,更多連獨立臥室都沒有的,只能蹲在小區的滑滑梯上默默啃。
遇到要來玩滑梯的小孩哥還得秒速讓位,成了全小區最窩囊的人。
不過,一生要強的大學生也是會想辦法自己搞錢的。
冬天出門兼職怕冷,在家接接私活嫌累,聰明機靈的他們想到了一個新路子——刷極速版app。
萬萬沒想到啊,當初在大街上風裡來雨裡去地兼職推銷極速版app,原來是給自己做準備呢。
三塊五塊的也都不在乎了,反正夠吃下一頓辣條就行。
窮困潦倒的時候,家裡如果有個小孩哥或者小孩姐就好辦多了,你可以給他們打工,也可以提供一些電腦租賃業務。
畢竟還沒接受過消費主義洗腦的小朋友們,存錢的實力可比大學生強多了。
飯可以自己偷吃,病可以自我治癒,錢可以上網討,但是這漫長的假期裡,最難對付的還是和父母的關係。
所以眾多大學生們有了一個心照不宣的共識:家可以常回,但是不宜久留。
假期剛過了五分之一的大學生,親子關係就已經命懸一線——太閒了怕被罵,玩太嗨了也怕被罵,不幹活怕被罵,幹活了又怕被罵幹得不好。
網友“七七愛吃”,因為受不了被愧疚的情緒吞噬(其實就是害怕睡太晚被罵),整個就是一個大發瘋,凌晨三點起來為全家人做了一頓飯。
這下媽媽就不會說我了吧?這下媽媽可能啥都不敢說了…
身處瘋癲邊緣,有人走投無路上網提問:高中的時候放假還能假裝學習,上了大學以後既不想被爸媽說無所事事有沒有作業可做,還能假裝幹些什麼?
評論區裡各種小妙招,凝結的都是咱華夏子孫和父母相處的大智慧。
“假裝很忙在自己房間找哦那個戲,床底下衣櫃什麼的犄角旮旯裡。”
“但是不能一直找,要聽到媽媽快來了再找。”
“可以反客為主,在媽媽還沒開口的時候使勁粘著她煩她,讓她幫忙物色女婿,就會趕你走了。”
還有好心人分享了放假回家的10條規則怪談,總而言之就是:少說少錯,但多做不一定多對。
10條看起來,似乎除了要熄燈要查寢要考試要簽到要小組作業以外,學校還是很自由的。
被父母忽略、被小孩哥小孩姐嫌棄,但是在另一群人眼裡,大學生依然是全村的驕傲、能力者的象徵。
這群人就是爺爺奶奶。
幫奶奶開機、關機,就在她心中變成了駭客;
幫村裡人改了8元的手機套餐,從此揚名全村,人人都誇我奶命好;
幫老人劃掉了手機裡八百個後臺執行軟體以後,你就成了他們心中的神。
當代大學生的情緒價值,全靠這些不熟悉數位產品的老人們來提供。下次就可以驕傲的告訴所有人:我刪簡訊的能力可是遠近聞名!
過年回家,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童年時期我們可以揮霍著家人的寵愛,橫豎在家一躺就能指揮全家人為自己服務。
走上社會以後,回家開始變得很難。因為過年回家意味著無窮的拷問,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家庭戰爭中全身而退。
都說過年第一批迴家的就是大學生們,而這批人也成了家裡最熟悉的陌生人。
對無所事事的慌張,對身份轉變的不適應,對父母期待的擔心,種種複雜的情緒夾雜之下,假期成了一個五味雜陳的大染缸。
不過,就算是心情再複雜、場面再混亂、姿態再低微,那也只是人生成長的一個階段而已。度過了這個青黃不接又美好自由的大學時光,你就會成為一個更獨立的大人。
畢竟僅僅是一個月以後,把家裡搬得只剩下承重牆的那個人也是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