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翔
知名媒體人,曾任《南方週末》資深編輯、記者,著有《地球上最偉大的一場演出》、《奔襲》。閱讀最高紀錄為2021年讀完108本書。
寫讀後感的習慣始於何時?
大概十多年前就開始了。當時讀到過法國一位教授的話,他說不寫作就無從思考。我想了想,覺得這話有道理,因為就算你記憶力再好,書讀過一段時間也會忘記。於是就開始寫閱讀體會。一開始寫得很簡單,也沒什麼章法,僅僅是概括一下書的內容和自己的看法。後來就逐漸有了現在的方法論。
有沒有固定的頻率?或只是興之所至?
每一次讀完書,我都會把有感覺的地方折上角。等到來年,再重讀一遍,看到折角處,便會想起去年的感受。於是就把它們記下來。每一年都要補去年讀書的筆記。理論上所有我讀過的書都會寫的。但後來工作用的資料書讀得越來越多,感覺確實沒有太大必要每一本都寫,於是就改為有所選擇。
什麼樣的書易觸發你寫讀後感的“機關”?
比如一些書,我是站在書店看了好多遍才決定買的,因為它們有收藏和研究的價值。這樣的書,寫讀後感就是必要的;另外,我偏愛史學、非虛構寫作、社會科學,喜歡的也會寫。而有些機緣得到的美術畫冊、文學、靈脩、哲學一類的書,讀完就算了——因為很難用我的方法論去歸納它們。
通常以什麼樣的方式寫讀後感?
先寫一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作者、時間等關鍵資訊,還有我得到這本書的緣由。然後根據書的內容,我會分三個維度歸納。比如一本歷史人物的傳記或自傳,我會歸納一下:1,這個人的人生主要軌跡,以及有意思的地方;2,他的人生所觸碰到的社背景如何,關於那個時代,有哪些值得記錄和思考之處;3,此書的寫法有什麼優缺點,給了我哪些收益或警示,以及我想到的這本書裡沒有提到的相關內容。
寫讀後感的目的是什麼?
大概是三個:1,增長見識。去看看我沒有機會親身體驗的世界是什麼樣子;2,品鑑智慧。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人或一群人投入巨大時間和思考的結果,我用幾十塊錢就可以買到,這是世界上最划算的生意;3,學習經驗。我自己也是一個寫作者,每一本書都可以給我的工作提供或多或少的間接經驗或教訓。
對於一篇有價值的作品,“讀完即可”與“讀完即寫”對你而言差別是什麼?
“讀完即可”的話,我會一直焦慮。因為覺得自己粗讀一遍的記憶在飛快消退,也沒有做足夠的、用心的研究與拆解,這本書還沒有真正屬於我。我會把這種還沒來得及寫筆記的書專門放在書架上的某個地方,目前已經放滿了好多排。但我也沒有哪本書是“讀完即寫”的。要給自己留一段大腦休息的時間,等到第二年再回過頭來重讀它。有時候真的會發現,過了一年再讀,你對這本書的感受、從中得到的東西非常不同。
每年讀的第一本書,我都格外看重,把它當作這一年給自己大腦的禮物,為新一年的讀書狀態開一個好頭。因此,我往往會選擇一本分量頗重、思想深邃的書,它需要認真閱讀和思考,而不是隨便讀來娛樂或休閒。劉勃先生的《世說俗談》是我特意挑選的今年第一本新書,它沒有讓我失望。
《世說俗談》的藍本,是世代文人追捧不休的小品集《世說新語》:魏晉,是一個血統、階級與地域矛盾激烈碰撞的時代,在爭權奪利中政治底線越來越低,終於導致社會大崩潰。其中那些最有文化的人,如何面對、參與和逃避這個亂世?寫歷史很犯忌諱,那麼只剩下寫段子了——這就是《世說新語》。
而劉勃先生的《世說俗談》寫法很討巧,就是用正史、野史和後世學者的研究著作,給《世說新語》去掉濾鏡,拿掉美顏。它告訴你,歷史上的那些名士,真實的人生和命運到底是怎樣的,為什麼他們可以這樣,這樣了之後又引發怎樣的結果。
在前言中,劉先生交代了一個緣由:為什麼《世說新語》這麼好看?
魏晉時代,各個世家大族跟政權還能對抗,統治者對他們需要籠絡或顧忌;或者統治者本身就出身於世家,彼此有沾親帶故的血肉聯絡。因此,家族的子弟們,也就是“名士”,享有非常優裕的生活條件,對政治可以很硬氣,甚至在重大抉擇面前表現出某種超脫名利或者生死的姿態,堅持道德準則,自由追求。在我看來,這個時代雖然是大一統,但卻跟中世紀時,英國、法國的大貴族對王權的制約有點兒類似。這些世家大族的名士,又有些像印度的婆羅門。即便是戰功累累、身居高位的武將,在他們面前也只是自慚形穢的剎帝利。書中提到,一個名士不吃身份不高貴的富人送去的飯,此舉得到時人的大力讚美。
從唐朝以後,世家在中國就徹底敗落,個人越來越“原子化”,面對絕對強勢的大一統政府只有聽憑宰割的份兒。因此《世說新語》裡的這些名士,又文藝又有錢又自由又奔放,自然令後世的文人無比神往。
而劉勃會為你披露《世說新語》裡沒有交代的名士的出身,你會發現他們一出生就被給予了不同凡響的機遇,所謂“一出生就風華正茂”,有了翅膀當然可以得罪空姐。用作者本人的話說,他做的這個工作“俗得很”,所以他為本書取名《世說俗談》。
還小說以真實面目是文史作家們寫“三國”的常見用法,而劉先生在寫《天下英雄誰敵手》時反其道而行之,寫的是歷史上的曹操、劉備為什麼會變成《三國演義》裡的曹操、劉備;這一次他卻是正過來用,很討巧,也很適合這本書。
當然,本書不止是以《世說新語》為藍本,從“三國”後期一直說到東晉快要滅亡,跨度兩百年左右的大量正史,不僅僅是名士的軼事,有些人並非名士,但確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物與事件也被收了進去。
更令我歎為觀止的,是本書呈現出的歷史觀,有很多靈光閃現之處。
比如他談到儒法道三大思想體系,在現實政治中會構成一種分工明確、合作良好的關係——儒是皮,法是裡,道是退路。
表面上朝廷是儒術治國,實際上推行的是法家監督。一旦官員下臺或者退休,他就用道家思想安慰自己,反而會產生出一種精神上的優越感,不會掀桌子。
作者絕不是一個古文翻譯,而是一個高明的歷史導遊。他總能在一片冠冕堂皇或為尊者諱中,告訴你換一個視角去看歷史的B面。
比如,他談到什麼是“得國之正”。這個詞我以前看到過不止一次,但沒有多想它的含義,只認為勝者為王,改朝換代就是了。劉勃一席話讓我驚醒:原來這個詞的含義,有可能非常森寒。得國之正,不僅是換一塊牌子、改一個名字,更要把對方的利益群體、生產關係連根拔起。
前朝舊臣若不投降,滅亡的就是他的肉體、他的全家、他的族人。他們的財產全部被重新分配,什麼產權,什麼債務,什麼政治,一把火燒成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剩下的人要麼被迫跟著點火,要麼嚇得再不敢做聲。
最粗淺地說:屍山血海裡殺出來,震懾天下人,讓大家感覺跟你對抗就是自取滅亡,這就是“正”。
劉勃
他也糾正了我對“寒門”的誤解。我從小認為這個詞兒說的是讀過一點兒書卻沒什麼財產的家庭,實際上,他們在世家眼裡是等而下之,於普通人卻是連門檻都摸不著的人家。而我們絕大多數人更是連進入歷史的資格都沒有,僅僅是“斬首二萬”裡的一個數字分母罷了。
還有“北伐”。為什麼中國從古到今,基本上都是從北往南統一,而不是反過來?以前我只知道北方有草原有馬,能用騎兵碾壓對方。讀了劉勃的書才明白,南方出兵北伐有個極其不利的條件——水。
水看似一條高速公路,能方便地運兵運糧,實際上這條“公路”的開放和關閉,卻是有固定時間的。你想使用這條路,就等於把出兵時間甚至地點都告訴了對方。敵在暗,你在明,哪裡能打贏呢?
如上種種,讓我閱讀時一邊產生拍大腿的衝動:原來是這樣;一邊心中鬱悶:好歹我也是碼字十幾年的人,可開啟劉先生的書,怎麼感覺自己好似一個小兵站在諸葛丞相面前。不行。得找回點場子。
那日我下了地鐵,站在出站口把這本書從頭再瀏覽了一遍,終於找到兩個錯別字,給他發了過去!
編輯、文字-顏語、馮翔
新媒體編輯-Monster C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