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我而言,護住在意之人,才是最基本的江湖道義。”
畫面中的女子一身紅衣,手執柳葉刀,神情堅毅,卻也不像刻板印象中的“俠客”那麼鬥志昂揚,眉梢眼角反而帶著一點揮之不去的憂鬱。在她身後,一些模糊的人影與場景反覆浮現,紅線從中穿過,彷彿帶著她走向早已註定的命運。
今天(1月26日),網易出品的武俠RPG《射鵰》公開了一段新的角色PV。就像網易遊戲擅長做的那樣,這段不到2分鐘的PV用清新雋永的畫面,加上凸顯角色性格特徵的臺詞,塑造出了一個善良、溫暖、堅定的形象。她讓我感到愛與安全感,同時又有些牽掛——在很多故事裡,作者總是喜歡給這樣的姑娘設定不少挫折。
她是誰?我試圖將這樣一個形象與《射鵰英雄傳》中的角色相互對照,答案也呼之欲出:不僅是PV畫面中出現的“念”字,還有溫和而不失堅韌的性格,以及守護在意之人的決心。
她就是本週末(1月28日)《射鵰》即將在卡池中加入的新角色——穆念慈。
就像她的名字那樣,穆念慈的關鍵詞是“念”,以及基於這份思念之上的守護
配角也有春天
將塑造角色作為更新的重要元素,這是《射鵰》做出的一個相當聰明的選擇。畢竟,每當談起金庸武俠小說,以及這些小說的改編作品時,人們最先想到的必然是角色,從外形是否適合,到性格有沒有“OOC”,不論是影視劇,還是動漫遊,都能引起相當廣泛的關注和議論。原因也很簡單:作者金庸先生對於角色的塑造十分優秀,主角自不必說,許多配角也被賦予了獨特的性格和亮眼的高光時刻,哪怕著墨不多,也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射鵰》選擇穆念慈作為遊戲上線不久後第一個著重塑造的角色,有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對於大部分讀過原著小說的人而言,他們對穆念慈的印象往往分成兩個部分:一方面,她當然是個重要的角色,身上有許多令人欣賞的品質;但另一方面,她佔據的篇幅實在不多,出場時不是正面襯托郭靖的正直善良、黃蓉的古靈精怪,就是反襯楊康“認賊作父”的負面行為。更何況,作為武林人士,她的武功也不算高,與其他更“強力”的角色(像是洪七公、歐陽鋒、梅超風等)相比,顯得不太出眾。
《射鵰》中,玩家可以選擇不同的角色體驗主線故事,比如郭靖和楊康就是2條不同視角的分支
實際上,穆念慈這樣的角色正是不少金庸改編遊戲,甚至武俠改編遊戲時的難點。不論是以角色為導向,還是以劇情為導向,遊戲都要面臨原著角色太多、難以面面俱到的問題。主角還好說,只要不“魔改”,主線敘事中總能把他們塑造得相對完整。配角們就要複雜許多,過度改編不僅有加戲之嫌,還可能讓不同角色之間的平衡被打破,讓整個故事詳略失當;但如果完全“原汁原味”地複述劇情,配角們就容易淪為純粹的工具人,成為主角背景板,也忽略了可挖掘的價值。
從這個角度看,《射鵰》對穆念慈的塑造可以說是一種“迎難而上”,也可以視為對新時代武俠RPG在角色上的一種嘗試。只要實際玩過遊戲,玩家就能夠意識到,《射鵰》透過一種頗為巧妙的方式解決了“怎樣講一個人人都知道的故事”和“怎樣讓角色在新世界中更吸引人”的矛盾。
大體來說,玩家會跟隨主人公體驗大多數主線故事,並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自己的選擇——也就是所謂的“參與感”;而在主線之外,遊戲塑造了一個龐大而豐富的開放世界,主角之外的眾多角色作為居民,“真實”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之中。玩家可以選擇與他們結識,參與他們的行動,培養彼此之間的感情,但假如玩家錯過了某些人,他們仍然擁有自己的生活,是否認識玩家,倒也沒有什麼影響。
在“俠客行”中,玩家可以結識許多熟悉的角色,參與他們的生活
當然,哪怕是與玩家的日常互動,配角之間也存在故事詳略的區別,畢竟他們都還在原著的框架之下,遊戲並沒有在自我發揮這一點上走得太遠。但不同以往的是,《射鵰》認真對待了像穆念慈這樣的角色,只要他們出現在遊戲中,就是一個個真正的“人”,生活在複雜而又冥冥之中有著命運走向的世界裡——正如我們閱讀原著小說時很容易發出的感慨那樣,就算郭靖、黃蓉這樣的主角,在時代和江湖的變化中,也無法以一己之力改變所有。
如果讓我指出《射鵰》最“忠實原著”之處,那麼這種同時重視劇情與玩法,結合了包羅永珍的開放世界、同時又自然而然地展現出小說故事脈絡的做法必定是其中之一。如今,金庸武俠改編的各類作品已經浩如煙海,它們的受眾也不再僅限於在報紙上追看連載的小說讀者。既能還原那些已經頗為熟悉的場景,又讓人們以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事件,甚至有一些彌補遺憾的機會,是《射鵰》能吸引新時代年輕玩家的重要因素。
在這個基礎上,《射鵰》為角色們投入了不菲的資源,設計出許多既能凸顯性格,又可以在當今時代裡獲得更多認可的細節。穆念慈正是如此。
21世紀的“穆念慈”
除了頗為精緻的角色PV和專屬宣傳圖片,我還能回憶起種種在《射鵰》中與穆念慈互動、與她一起度過的片段。
其中有不少能與她在原著中的形象相互呼應。比如她的造型——《射鵰英雄傳》裡,穆念慈首次登場是在第七回(這一回的標題就叫“比武招親”),書中沒有直接寫出她的名字,只是一位紅衣少女,“十七八歲年紀,玉立亭亭,雖臉有風塵之色,但明眸皓齒,容顏娟好”。《射鵰》中的穆念慈,自然也是一身紅衣,而在網易的美術與造型水平加持下,也確實可以稱得上“明眸皓齒,容顏娟好”。
一身紅衣的穆念慈
在遊戲第四章,玩家與郭靖一起前往中都,便到了主線劇情中“比武招親”的段落。由此開啟了穆念慈在整個“射鵰三部曲”中的故事線,從中都,到太湖歸雲莊,再到後來的牛家村、鐵掌峰,又回到太湖(可能還有最後的嘉興),所有與她相關的劇情都在遊戲裡得到了完整復現。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從穆念慈這個角色來說,或者,從玩家體驗的角度來說,《射鵰》的劇情節奏實際上更加適合遊戲——《射鵰英雄傳》中,“比武招親”是穆念慈與楊康情緣(也可以說是孽緣)的開端,卻不是這一回最精彩的時刻,從郭靖出手打抱不平開始,他連鬥楊康、黃河四鬼,乃至後續為楊鐵心、楊康、穆念慈等人的身世經歷埋下伏筆,小說的敘述環環相扣,節奏異常緊湊,帶著讀者如熱刀切黃油一般層層推進。而在《射鵰》中,遊戲加入了大量玩家與楊鐵心、穆念慈、楊康乃至路人甲乙的互動元素,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故事的節奏,卻給玩家提供了更多的參與感,也在無形之中讓玩家對角色的性格和劇情有了記憶點。
作為武俠RPG,《射鵰》也給了玩家探索的空間,透過聆聽角色對話,可以更加了解他們的資訊
這當然與《射鵰》自身的特色相關。它一方面要還原原著中的劇情,還是拿“比武招親”來舉例,從玩家與郭靖圍觀開始,這一段情節的展開方式幾乎與原著一模一樣,甚至連周圍起鬨的閒雜人等、“墊場”的老漢與和尚、穆念慈與楊康比武的分鏡都頗具神韻。與此同時,作為遊戲,《射鵰》也自然而然地加入了玩家視角——在已知(可能還相當熟悉)楊康與穆念慈、楊康與郭靖不得不打,不打不相識的前提下,玩家是否願意出手相助,想要在多大程度上填補故事的遺憾,仍有一定的選擇空間。
遊戲中,穆念慈與楊康在“比武招親”時的過招動作飄逸而不誇張,看起來頗為舒適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互動也為玩家後續與穆念慈的邂逅打下了基礎。在遊戲裡的中都,時間與現實世界是同步的,也就是說,玩家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在這座城市的不同地方找到穆念慈,瞭解她的生活:義父楊鐵心去世後,她一個人住在中都,每天勤練武功,不失俠客本色;採藥製藥同樣是習武之人的必備技能,不僅可以自用,還能救助他人。當然,她心中也還牽掛著一個重要的人,想要送出一件禮物,卻又有些猶豫……
在這個過程中,時間對於玩家也是提高真實感的一環。不少擁有完整劇情的開放世界遊戲偶爾讓人覺得出戲的一點,就在於遊戲中的時間與玩家真實度過的時間存在一定偏差,供玩家自由體驗的支線劇情也因此產生了一些違和感,正如那句老話所說:“世界馬上要毀滅了,我卻還在沉迷釣魚和烹飪。”
而《射鵰》雖然也有主線、支線劇情之分,但它們相對平衡的關係讓玩家不至於在短短一段時間內因為忙著推進劇情而錯過什麼。更何況,當我們在諸多故事節點的間隙,與穆念慈這樣的角色共同徜徉在中都,與她在某個街頭、某間店鋪裡偶然相遇,我們也會對這個本已耳熟能詳的故事產生更復雜的情緒。
讓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孤身一人生活在中都的穆念慈,在《射鵰》中真的成了“她自己”——我當然知道她將來終究會去哪裡,做什麼,但這並不是她的全部。她不是某一個或者幾個人的附庸,而是一個朋友,一個堅持原則、心懷正義的俠客。她對於重要之人的情感,也更多地體現在想要守護對方,為對方保留著一個安全、值得信賴的地方。
穆念慈的生活也十分低調樸素
在此前的金庸改編遊戲裡,對穆念慈性格中這個方面的挖掘並不算多。但實際上,假如讓我模擬一個生活在21世紀的“穆念慈”,她堅定、勇敢、值得信賴的一面一定是值得強調的亮點。畢竟,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傳統思維並不一定能讓現代人理解,然而究其根本,不論古今,人們對於善良、勇氣、正直的追求都一樣——在一個缺乏安全感的環境裡,如果有一個穆念慈一樣堅定地信任自己的人,也許我們會更願意關注生活中美好光明的那一面。
透過這些方式,《射鵰》最終成功地塑造出了出了一個稍顯不同的穆念慈:她仍然擁有原著小說中的性格與美好的品質,同時也契合了當下人們的認知。
我們都知道,穆念慈只是小說中一個並不那麼複雜,著墨也不多的角色,但她在遊戲裡精緻的形象、匹配的劇情、多樣化的玩法和彩蛋細節,是《射鵰》開發團隊已經完成的相當豐富的內容——這些當然需要實打實的投入才能做到。按照開發團隊的說法,《射鵰》投入的成本已經超過10億,從實際內容來看,這個數字似乎也並不誇張。
用一個更常見的詞來形容,我們從中能夠明顯感受到《射鵰》對待角色的“誠意”,也會自然而然地因為這種誠意期待它將來的表現——不客氣地說,一個配角已經擁有了如同“頂配”的資源,那麼主角們又如何?我們喜歡的角色又會如何?我想,這是很值得期待的。
150年的江湖裡,還有許許多多人
儘管“射鵰三部曲”剛剛推出其一,但將《射鵰》稱為一款“大作”,應該是毋庸置疑的。此前,我們已經體驗過它在玩法、任務、自由度、開放世界方面的種種特色。如今,以穆念慈作為開端,網易又要在他們相對擅長的角色設計上,給玩家呈現出更多東西了。
就像我們一直強調的那樣,穆念慈只是一個開始。坦白地說,也許並不是所有玩家都想了解她的故事——她的確只是一個配角。但不論如何,《射鵰》還是為她、“三部曲”裡的各個角色,以及玩家們製作出了一個擁有更多可能性的世界。每一天,日子過得都很豐富、有趣,而與此同時,每個人又都隨著命運的腳步一起向前。
不僅限於穆念慈,我們還會在《射鵰》裡邂逅更多的角色,看到更大的世界
而在《射鵰》的未來,這樣的角色和這樣的瞬間必然還會有很多。畢竟,它的願望是展現一個基於“射鵰三部曲”、橫跨150年、“真實誠意的金庸江湖”。而那些由此衍生的諸多形象與瞬間,也會在玩家們不斷的體驗與理解之中,被賦予更多意義與期望。
又或許,就像穆念慈PV中展示了更多關於溫暖、包容與堅定的瞬間那樣,《射鵰》已經為“武俠”這個概念加入了一些新的內涵——時至今日,金庸武俠早已不再是純粹的小說,而是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跨越時代而不朽,但具體到每個年代,人們也擁有形式、風格各異的金庸改編代表作,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從這個角度,《射鵰》裡種種既還原原著,又頗具創新的設計,正是“武俠”與這個時代的融合。而我們也可以說,如果這樣的品質一直持續下去——我相信《射鵰》和網易都可以做到——它有機會也有潛力,成為Z世代玩家們對金庸武俠的集體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