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樹一定是天才。
同大多數人一樣,我是從《電鋸人》第一部開始看藤本樹的,不過彼時《電鋸人》第一部尚未完結,在等待更新的時日裡頗為焦躁,便順藤摸瓜找到了藤本樹另一部口碑很高的舊作:《炎拳》。
眾所周知,《炎拳》最為出名的畫面就是那個“為了我,對他使用炎拳吧”,但這並不是最讓我印象深刻,或者說最能感受到藤本樹“天才”之處的橋段,直到我看到了“人死後會去電影院”。我想所謂“醍醐灌頂”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了,也因此認為藤本樹是個“天才”。
其實藤本樹最擅長的是短篇,他特有的電影式分鏡在短篇中更有優勢,能夠簡短而有力地震撼人心,乃至回味無窮,所以我們能看到,他的《驀然回首》和《再見繪梨》甚至吸引了很多圈外人來看。
至於《驀然回首》動畫化的訊息,我也早有耳聞,但對於我這種不是很經常光顧電影院的人來說,它是否上映對我影響不大,因為漫畫就已經足夠完美。更何況在當下這個時代,所謂動畫化,不就是動起來而已,不毀原作就已經謝天謝地,不敢再有更多的奢求,否則只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於是我並沒有第一時間去看,而是在一個工作日走入了電影院。還好公司附近的影院有排片,不然若是還得坐30分鐘地鐵去市中心,那或許就會讓我打消這個念頭了。
在“工作日+已經上映了幾天”的雙重buff影響下,這天的電影院格外冷清,臨近開場也只有寥寥數人。影院內擺放著《驀然回首》的展板以供打卡,我思考了一會,腦中竟然冒出了“今天沒帶痛包出來,打卡都有點不自在”的想法,多少也是有些可笑。不過最終還是象徵性地拍了一張,以示“到此一遊”。
不過更幽默的還是走進影廳之後,發現整場除了我只有其他一位觀眾,四捨五入包場了。無妨,人少就不怕觀影體驗受到影響,倒也是件好事。
然而開場後我就發現自己錯了。不到十分鐘,我就被熒幕上的藤野伏案畫畫、窗外季節變化、以及寂寥的配樂惹得淚眼汪汪。
明明只是一個簡單的背影,我卻認為這是全片中最令人動容的部分。在看過動畫版+反覆琢磨原作漫畫後,我更加堅信這樣反覆出現多次的“背影”所蘊含的意義,它與藤本樹安排的那句臺詞“為什麼要畫?”形成了完美的組合拳,重重地打進了所有創作者的心裡。
家裡的長輩無一例外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望孩子能成就一番事業;親戚鄰居不論是否處於真心,總會誇讚說你家孩子真厲害什麼的,於是很多人就這樣,拿起筆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創作”之路。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慢慢發現那些功成名就之人都是金字塔的頂端,而自己不過只是藉藉無名的平庸之輩,明明自認為已經走了很久,可向上望不到頂峰,向下發現剛離開山腳。此刻,放棄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
當然,若是你不甘止步於此,那麼恭喜你,這才是“創作”的開始。
創作的本質是“降落”,正如《驀然回首》中的藤野那樣。既然決定了要“創作”,那就意味著要忍受他人不解的目光,接受自己平庸的事實,放棄瀟灑的玩樂,在每一個深夜絞盡腦汁推敲畫法或是遣詞造句,亦或是為了接下來的劇情發展而抓耳撓腮。
更重要的是,當人們看到一個作品時,無論是好是壞,他們並不會第一時間思考其背後的創作者在這上面花費了多少時間與心血。
那為什麼還要創作呢?其實原因很單純,因為自己想看到的東西沒人創作。
世界上沒有獨一無二的創意,你能想出來的點子,已經有100萬人想出來過了,但在這100萬人當中,只有大約1000人願意試著付出行動,其中能完成的大約有10人,而能真正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去完成的,只有你自己。
創作,是註定孤獨的旅程。
那為什麼藤野和京本會相遇,會共同創作?因為她們都是“孤獨的努力家”,她們同樣在自己小小的臥室中埋頭創作,不問季節,冷暖自知。
創作者更懂創作者,所以無論在怎樣的世界線中,即使做出不同的選擇,藤野和京本這兩個孤獨的靈魂,都註定相遇。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那句“我是你的粉絲”。
這一刻,她們的關係有了另一種變化,那就是“讀者與創作者”。如今正混跡在同人圈的我,深知創作者們最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反饋”。
相信任何一個創作者,都經歷過自己的作品發出去無人問津的情況。此時,讀者的反饋正如海上的一塊浮木,是極夜後迎來的第一縷光,它意味著自我得到了認可,努力終有回報。
朋友們,如果你喜歡一個作品,並不需要對它做出一番高大上的閱讀理解或是吹出彩虹屁,只需要真誠地說出你的感受。哪怕只是一句“喜歡”,也能成為創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
我們從何時起,變得不再使用“夢想”與“熱愛”了呢?在成為了“大人”,踏上了社會以後,稜角被生活磨平,心性也漸漸收斂,然後變得麻木,一問起來就是“上班上的”。
或許有人會問,在工作之餘還進行額外的創作,不累嗎?我的回答是,創作對我來說是一種“放鬆”,是因熱愛而誕生的永動機,它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也不會輕易被世俗所澆滅,儘管身心都會更加疲憊,但心裡卻無比快樂。人生若是在25歲就會死去,那麼是創作拯救了我。它是真正的“我自己的事”,為自己而累,是我的獎賞。
在這個500字都會被打成“太長不看”、直抒胸臆會被視為無病呻吟、講道理會被以為是在賣弄知識、AI橫行霸道的時代,創作和自我表達就意味著要承擔更多被誤解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原創還是同人作者,都是無比真誠而又勇敢的存在。
如今我不再認為藤本樹是“天才”了,他不過也是萬千創作者中的一員,而《驀然回首》,無疑是獻給所有創作者的一封情書。
所以創作吧,一直創作下去,堅信總有一天,我們都會遇到屬於自己的京本。
將我們設為星標☆,點點在看
就可以及時看到文章和資訊啦
感謝大家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