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歌天后”登上了蛇年春晚。
她的一曲《住在心裡的人》,感情充沛,唱哭了不少觀眾。
歌詞也十分溫暖:
阿嬤說 大風大雨呀 咱就往家裡跑 還差個湯 再燉會兒就好 崽來歇歇腳 你是她捧過的幼鳥 她怎能不知道 這孩子呀 總想飛得高 叫世界瞧上一瞧 趕路的人哪 別害怕 山高路遙 阿嬤說有目標就好 日子偶爾地 彎彎腰 沒大不了 人們是這樣種禾苗 回家的人哪 好不好 早一點到 你是家 數著的分秒 是她的煩惱 她的盼 她的驕傲 她不喊 卻遠遠望的 她的寶……
梁靜茹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歌手,奶奶(阿嬤)是廣東人,她家從小就講廣東話。
如今,梁靜茹定居中國臺灣,與前夫育有一子,感情還處於單身狀態。
大家透過春晚認識了梁靜茹之後,翻看資料時才發現,梁靜茹的阿嬤是終身不嫁的“自梳女”。
而梁靜茹的爸爸是奶奶的養子。
自梳女是廣東珠三角地區的奇特風俗和古老現象。
自梳女一旦辮子梳起就不得反悔,必須潔身自愛,不能再與男子有任何瓜葛,違反之人便被視為傷風敗俗。
梁靜茹在採訪中透露,奶奶(靜茹在家稱阿婆)來自廣東順德,年輕時跟一群姐妹移居馬來西亞。
前往馬來西亞也是為了謀生,梁靜茹的奶奶是文盲,她一開始在當地做清潔工。
後來有了一點積蓄,開了一家咖啡店。
自梳女不能結婚,奶奶為了老有所依,領養了一個兒子跟兩個女兒,就是梁靜茹的父親跟兩個姑姑。
梁靜茹的奶奶名叫梁笑開,收養的三個孩子都跟著她姓。
靜茹表示,奶奶是典型的自梳女,頭髮梳一個大髻,永遠穿黑褲跟唐裝上衣,衣服布料會有花紋,但顏色都是藍、黑、灰,只有過年才會穿得較有色彩。
奶奶從沒有在家人面前解下她的髮髻,直到70多歲,因為天雨路滑,她不小心滑倒了,後腦破洞要去醫院做手術,她才剪了短頭髮。
奶奶靠著一家小小的咖啡店,養活了全家。
小小的店面,樓上有閣樓,梁靜茹的童年,都在閣樓度過。
奶奶的咖啡店,除了賣咖啡,還賣生熟雞蛋、烤麵包以及香菸。
在梁靜茹的印象中,奶奶非常節儉,她一生都很勤奮,但因為是文盲,曾被人騙走不少錢。
奶奶跟朋友合作購買地皮,她付了款,還在檔案上籤了名字,但地皮從來沒見過。
奶奶在家人面前從不掉淚,當有朋友來找她聊天,每次聊到被騙錢,她都會哭得很慘。
奶奶為了增加收入,會把自己住的房子分租出去。
這樣一來,外人就會很多,試過有人將奶奶藏在衣櫃裡的金飾偷走。
梁笑開的人生,大半日子都流著心酸的眼淚。
家裡人口多,奶奶不得不節儉。
梁靜茹說,“以前家裡的餐桌會出現許多我看不懂的菜式,都是奶奶把剩菜再處理演變出來的,有時候會把兩種剩菜炒成一碟,總之就是不可浪費。”
奶奶精打細算,每一頓飯的飯量都會算得剛剛好,她不能容忍一丁點浪費。
“還有印象非常深刻的,如果從客廳走去上廁所,客廳沒人待著,就要關燈,即使只是短短的十幾秒或一兩分鐘。”
童年的梁靜茹,會覺得這是一個“開關燈遊戲”,一點都不覺得苦。
奶奶常常坐在家裡折塑膠袋,她不允許家裡有任何袋子是丟掉的,每一個都會好好地折起來、壓平放著,家人可以隨手拿來用。
奶奶為了省電,在閣樓開了一個天窗採光,是拉繩子來開關的。
下雨天,雨水會從天窗的縫隙漏進屋內。
只要下雨了,家人就要趕回家關天窗,搬出水桶接水。
奶奶節儉但愛整潔,她把衣服、枕頭套都漿得筆挺,自己也打扮很整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
奶奶是廣東人,在家裡會做雲耳金針蒸雞或者蒸肉,生日要吃雞蛋糖水,裡面放一顆水煮蛋,糖水用蓮子、桂圓、紅棗去煮,這些都是廣東人的習慣,她傳給了養子養女,也傳給了梁靜茹。
奶奶也有一些梁靜茹不能理解的愛好——喝補酒。
她用透明的玻璃瓶泡藥酒,裡面分別有四腳蛇、小老鼠、小鳥等等,搭配各種藥材。
在喝藥酒進補方面,奶奶很講究,她不會混著喝,看身體狀況來“對症下藥”。
除了藥酒,奶奶還愛吃初生的雞蛋,自家養的雞生下的雞蛋,她會第一時間吃掉,而且不允許其他家人吃,只能她獨享。
梁靜茹說,奶奶很支援她唱歌。
靜茹小時候會出外參加唱歌比賽,很晚才回來,其他家人都睡了,只有奶奶還在等她。
18歲時,梁靜茹到臺北發展歌唱事業,只要遇到挫折,就會想到奶奶(阿婆)。
奶奶的經歷告訴她,憑著一股堅毅,就能牢牢掌控自己的人生。
如今,梁靜茹登上春晚舞臺,不但廣東觀眾,全國觀眾都能夠看到她的演出。
奶奶在天有靈,也會為這個孫女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