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證監會加班出了兩個股民認為的特大利好政策,滿足了投資者一直都在抱怨的事。
一是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
政策一出,各個自媒體博主都在高喊中小盤要大漲了。
理由很簡單,這些股票融券的比例比較高,限制融券就是限制做空。可不得大漲嗎?
然而,昨天開盤衝高後就一路下跌。
繼續上演一出利好就跌的橋段。
這種橋段反而會讓普通投資者更加悲觀。
因為他們會認為任何利好都救不了市場了。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為啥股民認為的特大利好變成的特大利空?
我以前就跟大家講過塞翁失馬的故事,其本意就是任何一件事都有兩面: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
我們所謂的利好,不可能全是利好。
資本市場是很有意思的。
大多數人的看法都是錯的。
比如,我一直都在說,制度不是下跌的主要原因。但沒法,股民們就認死理。思維太過於線性。
然而,由於輿論壓力太大,監管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時候推出所謂的利好,反而引發了利空。
很多時候,老百姓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都是在人云亦云,瞎出主意。
這個所謂的大利好是怎麼引起昨天股市巨震的呢?
二、利好中的利空
還記不記得2016年的熔斷?
當時管理層出於好意,推出了熔斷機制,本意是想降低股市波動。
而且熔斷機制在成熟市場都是很有效的。
但熔斷機制一推出,A股立馬就跌媽不認的連續熔斷,每天滬深300都下跌5-7%。相當驚魂!
現在回想一下,難道這個政策錯了嗎?
你看,好心辦壞事了吧。
本來是個利好,投資者全都要往利空的一面解讀,結果......
當管理者容易嗎?
這次也一樣啊。
照理來說限制做空對於當下市場是好事呀。
大家不是都認為A股不應該存在做空機制嗎?這樣對散戶太不公平了。
公不公平先不爭論。
這個政策出來之後,用散戶的思維想,肯定是好得不得了。
但我們換一個角度呢。
你站在那些做對沖的機構角度想想呢?
一旦限制做空,相當於就限制了他做多。
因此他的多頭倉位就被迫砍倉。
結果就是引發了短期的震動。
而此時市場本來就很脆弱,稍微跌一點就可能打爆融資盤的倉位。
融資盤一爆倉,可不就稀里嘩啦了嗎?
昨天科技和中小盤這種跌法,明顯就是爆倉了。
估計昨天融資餘額得減少100億左右。
爆倉之後,也會拖累著融資者將手裡其他的股票一起賣了。於是就連環震。
滬深300,上證50和中字頭有國家隊護,相對沒那麼慘。
但中小市值的股票只能間接的得到護盤,所以慘得多。
三、產業資本會怎麼想?
再換一個角度看看產業資本會怎麼想。
以前他們可以透過借出券源收利息。
但現在不行了,那他們會怎麼做呢?
不排除會拋售掉。
當然,如果僅僅是因為不能借出而拋售,似乎有點牽強。
但別忘了,由於現在監管倡導的是以投資者為本。
那麼這些融資者心裡會怎麼想?
未來,這些不滿足條件的垃圾股的估值是不是得下修?
融資者會不會趁著還沒下修前提前跑呢?
如果你現在手裡還拿著垃圾股,未來會很慘。
這些股票本身沒有業績支撐,股價全靠估值撐著。
一旦估值被重估,會跌到你老媽都不認識。
而且未來新股破發很可能就是常態。打新也不是包賺不賠的生意了。
看到了吧,本來市場注重投資是一件好事,但短期會讓我們先經歷一場浩劫。
四、福禍相依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從飛奔的摩托車上摔下來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是立即去把他扶起來嗎?
你的心可能是好的,但這樣做卻是在辦壞事。
對於一個身受重傷上的人,我們要非常小心的對待和醫治。
如果傷得特別嚴重,一個非專業人士就別瞎出主意了。
正所謂福禍相依,你看起來的大利好,可能是一個大利空。
不過我確實也認為制度有很不公平的地方。但此時此刻的改革都要相當謹慎才行。
長期正確的事,短期看起來可能錯得離譜。
但大部分投資者挺不過短期的陣痛。
至於一個市場該不該有做空機制?
這個問題就好比在問為什麼要有老虎、獅子和老鷹?
可憐的山羊,斑馬,小兔就只能被欺負嗎?
可是,這些捕食者一旦消失了,生態還平衡嗎?
因此呀,凡事不要這麼絕對。動態平衡很重要,不要走極端。
澳大利亞當年爆發的人兔大戰持續了100多年。
那個時候,你還會認為兔子很可愛,很可憐嗎?
反正那個時候殺了很多兔子。
同理,如果一個市場要從融資市轉變為投資市,肯定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希望咱們自己要保護好自己,不要成為那個代價。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歡迎來我的同名公眾號:睿知睿見!
上面的內容更豐富還做了分類,一起看財經,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