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銀川1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焦敏龍)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新聞釋出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副行長李文靖介紹,中國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持續推進信使用者、信用村、信用鄉(鎮)“三信”評定,截至2023年年底,寧夏全區共評出61.65萬戶信使用者、1395個信用村、73個信用鄉(鎮),其中,銀川市、鹽池縣、同心縣評定比例近100%;同時,為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重點指導固原市、鹽池縣開展農戶信用重建工作,截至2023年年底,累計為超5萬農戶信用記錄完成精準分析和分類施策,近2萬戶失信農戶被金融機構“釋放”,重新獲得10億元授信金額。
新聞釋出會現場。(網路截圖)
李文靖介紹說,中國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聯合地方金融局在2022年年底建成了寧夏首家地方徵信平臺,為企業組織提供資訊共享、徵信服務、融資對接、政策釋出的“一站式”綜合性金融服務。此後,圍繞寧夏“六新六特六優”重點產業,推動利用該平臺,加大對涉農資訊的歸集、共享和應用,助力涉農主體融資發展。
她介紹,截至2023年年底,寧夏地方徵信平臺已歸集了6261戶的19類197項資料資源,包括涉農主體基本資訊、農村合作社資訊、土地承包經營資訊、農業龍頭企業資訊等;還與27家金融機構對接了應用場景需求,釋出的160款金融產品累計幫助中小微企業和農業經營主體實現了55.52億元融資,“信用支援實體經濟融資發展的作用逐步展現。”
新聞釋出會現場。(網路截圖)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楊嶺村曾是六盤山集中連片深度貧困村之一,自然資源匱乏、經濟發展落後,超80%的農戶曾上過金融機構的“黑名單”,如今正由“失信村”向“誠信村”轉變。
李文靖介紹,2022年以來,為了透過信用重建促進脫貧地區可持續發展、有效助力鄉村振興,中國人民銀行推動當地農商銀行根據農戶失信原因精準施策,對非主觀惡意、自然災害、疫情影響、重大變故等原因導致的失信農戶,開展包容性信用救助,在其清償貸款後重新評級授信;對其他非本人原因造成的失信農戶,實施輔助性救助,放寬他們的貸款申請徵信參考、予以重新評級授信;對信用意識淡薄的農戶,由村“兩委”對他們持續開展信用培育和誠信教育。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