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楊坪 深圳報道伴隨著A股年度業績預告披露進入尾聲,2023年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已現輪廓。
Wind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月31日15時(下同),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共有2740家上市公司預告2023年業績,包括上交所主機板企業801家、科創板企業311家;深市主機板企業895家、創業板企業723家;北交所企業10家。
其中,758家企業2023年業績預增,370家企業扭虧,18家企業繼續盈利,業績預喜企業接近一半。
快速恢復的文旅市場,成為支撐A股業績的重要力量。麗江股份(002033.SZ)更是憑藉6413.60%的淨利潤最大增幅位居年度“預增王”。2023年,麗江股份預盈2.15億元至2.4億元,同比增長5735.1%至6413.6%。
705家企業預計業績翻倍
上市公司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透過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告,可以窺見不同行業的發展趨勢。面對複雜的宏觀經濟環境和產業趨勢,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不少企業扛過壓力,實現了業績的快速增長。
Wind資料顯示,已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的2740家企業中,有705家企業最高淨利潤增幅超過了100%,實現業績翻倍,甚至翻數十倍。
其中,文旅行業無疑是最受矚目的行業之一。2023年,隨著宏觀經濟復甦,各地文旅部門、景點開展一系列營銷宣傳,並推出優惠活動等,淄博、哈爾濱等城市先後“出圈”,成為熱點話題。
旅遊產業的持續復甦,迅速“點燃”了旅遊板塊上市公司業績,多家上市旅企實現強勁增長或扭虧。2023年前十大“預增王”中,文旅企業佔據兩席。
除了麗江股份外,三峽旅遊(002627.SZ)預計2023年盈利1.3億元至1.7億元,同比增長2898.64%至3821.30%。此外,*ST西域(300859.SZ)也公告稱,預計2023年淨利潤為8600萬元至1.07億元,相較2022年同期的虧損930.11萬元,實現扭虧為盈;中信博(688408.SH)預計實現淨利潤約3.54億元,同比增長696.7%;祥源文旅(600576.SH)預盈1.45億元至1.65億元,同比增長599.51%至696%。
各大旅遊景點也頻頻“報喜”,天目湖(603136.SH)預盈1.4億元至1.55億元,同比增長589.42%至663.29%;黃山旅遊(600054.SH)表示,2023年黃山景區累計接待進山遊客457.46萬人,同比增長227.48%,旅遊接待人數實現較好提升,預計全年盈利3.6億元至4.6億元,實現扭虧。同樣得益於長白山景區接待遊客數量同比大幅增長,長白山(603099.SH)2023年預盈1.36億元至1.46億元。
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總統計師馬儀亮表示:“2023年是我國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旅遊業全面復甦的第一年。過去一年,我國旅遊業加快修復,預計2023年國內遊人數達48.2億人次,較2022年增長116%;國內遊收入達4.9萬億元,較2022年增長140%;入境遊、出境遊人次分別較2022年增長超3倍、2.5倍。”
164家企業業績規模或破十億
從淨利潤規模來看,A股上市公司中,有10家預計2023年淨利潤超過百億,164家預計淨利潤規模超過十億。
其中業績規模最大的當屬貴州茅臺(600519.SH),預計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約為1495億元,同比增長17.2%;淨利潤約為735億元,同比增長17.2%,超額完成業績目標。緊隨其後的則是中國神華(601088.SH),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78億元至60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鋰電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以預計425億元至455億元的淨利潤規模躋身A股前三(以目前已披露的業績預告情況而定)。
據瞭解,受益於動力電池及儲能產業市場的持續增長,寧德時代預計2023年淨利潤同比增長38.31%至48.07%;扣非後的利潤為385億元至415億元,同比增長36.46%至47.09%,這是寧德時代的淨利潤首次超過400億元,也是中國汽車產業鏈上市公司年度淨利首次破400億元。
寧德時代的業績表現,是中國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的重要見證。除此之外,比亞迪(002594.SZ)、紫金礦業(601899.SH)、陽光電源(300274.SZ)等一眾新能源企業也有不俗表現。
比亞迪預計2023年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90億元至310億元,同比增長74.46%至86.49%。據瞭解,2023年比亞迪新車銷量首次突破300萬輛大關,達到3024417輛,同比增長61.9%,超額完成年銷量目標。紫金礦業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11億元,與上年同期200.42億元相比,增加約10.58億元,同比增加約5.28%。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也預計2023年營業收入為710億元至760億元,同比增長76%至89%;淨利潤93億元至103億元,同比增長159%至187%。
除此之外,各大細分行業龍頭公司也持續“領跑”。如白電龍頭格力電器(000651.SZ)預計實現淨利潤約270億元至293億元,同比增長10.2%至19.6%;“果鏈一哥”立訊精密(002475.SZ)預計淨利潤約107.67億元至112.25億元,同比增長17.5%至22.5%;“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控股(688036.SH)預計淨利潤約54.93億元,同比增長121.15%。
地產、航空仍未走出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有部分行業及上市公司陷入經營困境。
Wind資料顯示,2740家上市公司中,有435家企業首虧、610家企業續虧,其中98家企業虧損預計達到10億元。
虧損金額最高的莫過於合力泰(002217.SZ),其預計2023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90億元至120億元,2022年同期為虧損約34.66億元。除了主營業務不理想之外,公司還計提了一系列減值損失,包括應收款項信用減值損失約13億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約33億元至43億元、計提長期資產減值準備約28億元至38億元,對利潤總額的影響金額約74億元至94億元,公司2023年末淨資產預計為負值。
從行業來看,地產、航空、生豬養殖等產業仍未走出困境,依舊有較多上市公司虧損。如綠地控股(600606.SH)、華夏幸福(600340.SH)、華僑城A(000069.SZ)、首開股份(600376.SH)、ST世茂(600823.SH)、中南建設(000961.SZ)、亞泰集團(600881.SH)等預計虧損金額都在30億元以上。
航空業方面,中國東航(600115.SH)預計虧損68億元至83億元;南方航空(600029.SH)預計虧損35億元至47億元。
此外,受生豬養殖進入下行週期影響,生豬價格大幅下降,A股各大養豬大戶也齊齊陷入虧損,並紛紛計提減值損失。牧原股份(002714.SZ)預計虧損39億元至47億元;傲農生物(603363.SH)預計虧損30億元至36 億元;大北農(002385.SZ)預計虧損18億元至22 億元。
而對於主業不振、連年虧損、淨資產為負值的上市公司,在2023年年報出爐後,或將迎來退市的命運。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超過千家預計虧損的企業中,有76只為風險警示股。
其中最典型的*ST左江(300799.SZ),可能觸及多項退市指標。1月29日,證監會官網指出,*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財務資訊嚴重不實,涉嫌重大財務造假,或觸及重大違法行為退市。
同時,根據規定,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若首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將被終止上市。而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72.21萬元,虧損9732.73萬元。2023年全年,公司預計淨利潤約虧損1.6 億元至2.25億元。
此外,*ST左江2022年年度報告的審計報告意見型別為保留意見,形成保留意見的基礎為公司部分應收賬款會計師未能實施現場訪談,亦未能取得函證回函,無法判斷相關應收賬款的可回收性。如該事項導致公司2023年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保留、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常態化退市機制下,多元化退市力度明顯加大,預計2024年強制退市公司數量繼續增加。”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在多元化退市程序中,“能上能下”“有進有退”的資本市場良性生態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