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今日貨幣》2月4日文章,原題:中國貨代表廉價成為過去,“三劍客”成為中國出口牽引 今年以來,中國媒體提及“出口新三樣”的次數大幅增加。所謂“新三樣”,是指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如果說以前人們提及中國商品就會聯想到廉價的代名詞,那如今尖端產品已開始成為“中國製造”的代表。
在剛過去的2023年,(高附加值的)中國機電產品出口13.92萬億元,同比增長2.9%,佔出口總值的58.6%。尤其是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這“新三樣”產品,出口總額高達1.06萬億元人民幣,比2022年大幅增長29.9%,首次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大關。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電動汽車。據統計,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522.1萬輛,其中電動汽車177.3萬輛,同比增長67.1%。這意味著電動汽車已佔據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1/3。專家表示,隨著中國汽車產業在綠色能源和低碳轉型方面走在前列,未來電動汽車出口前景光明。得益於電動汽車銷量激增,2023年中國汽車銷量首次突破3000萬輛大關,同比增長12%。電動汽車成為牽引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火車頭。
與中國電動汽車齊頭並進的是鋰電池。2023年中國鋰電池累積出口額為650.07億美元,同比增長27.8%,創下新高。即使放眼全球電池行業,中國電池企業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資料顯示,從2023年1-11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名企業來看,中國企業佔據6席,寧德時代位居榜首,全球市佔率為37.4%,6家中企佔全球市場份額的63.7%,遠超韓國3家企業23.1%的佔比。
去年,中國電池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是美國,德國排第二,韓國排第三。實際上,排第五的越南與韓國有關,因為雖然三星電子將智慧手機生產線從中國搬遷至越南,但仍從中國進口手機電池。
對全球太陽能產業而言,如今面臨“來自中國的海嘯”。中國太陽能產品產能佔全球80%以上,其中多晶矽產能佔全球的88%、矽片產能佔92%。中國現在主導著整個太陽能產業鏈。
據統計,2023年中國光伏主材(矽片、電池、元件)出口額為490.66億美元,比上年下降約5.6%,但出口總重量為1818萬噸,同比增長25.6%。這意味著中國太陽能產品出口量迅速增加,但價格大幅下降。
隨著“中國製造”從歐美等發達國家不重視的廉價產品轉變為技術密集型、高附加值產品,與發達國家的矛盾開始顯現。如何應對變化後的“中國製造”,不僅是歐美的問題,也是韓國面臨的問題。為了與變大變強的“中國製造”競爭,“韓國製造”到了考慮改變的時候了。(記者金宰賢,丁玲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