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家與輸家的差別
一個國家和人不可能永遠有好運。必然會遇到經濟低迷、技術變革、人生變故等各種考驗和挑戰,你能解決,你就是贏家,你解決不了就是輸家。贏了也別得意,過幾年困境和難題會又來了;而失敗了也別怕,過幾年也還會有機遇,除非你每次都退縮,才會是永遠是輸家,只要你抓住了,就會成為贏家,然後學會持續解決問題,就會始終是贏家。
實際上,如果大家有看電視劇《大江大河》就會有感觸了,楊巡的個體,雷東寶的集體經濟,其實都有好的時候,也都必然會遇到差的時候,差的時候,你的問題就會被強化,比如說楊巡的賭性(他也沒辦法,不投機,不賭博一把也做不大,但問題是隻要你賭過,贏過,就再也戒不掉了),雷東寶的剛愎自用(他就是靠自己的專斷,力排眾議幹起來的, 也必然要硬幹,但聽不進勸,最終也會走向破產),最終都必然發生。
所以,每一次困境,每一次弱週期,對於投資者都是一次洗禮,說白了是對於自己弱點和盈利系統的漏洞無限放大,這是一次篩選,可以逃過一個區域性,但逃不過的是大環境,這才是最可怕的,且資產規模越大,越逃不過。而如果平時配置的不是資產,而是負債多,這個時期就會非常痛苦,舉步維艱,且很難得到現金流,最終是被生生拖垮的。因此,我們的能力必須和所幹的事兒匹配,或者說初期吃的苦,一點都不能少,否則規模大了以後,代價巨大,根本承受不起。
雷東寶就是這樣典型的案例,持續擴張,擴張,高負債,經濟好的時候,無所謂,都不在乎,但差的時候,所有窟窿都在漏水,堵也堵不住,失道寡助,眾叛親離。實際上楊巡最終也是如此,小的時候賭沒了,還有機會重新來過,但家大業大之後,再歸零就真的沒法從頭來過了,利弗莫爾就是這樣的典型,人也崩潰掉了。所以,財富只能靠慢慢積累,慢即是快就是這樣的道理,財不入急門,即便進去了,也會最終還回去。
危機對不同人的影響
一旦危機到來,富人還是富人,窮人還是窮人,沒啥影響,即富的還會更富,因為弱週期的低價,會讓有現金流的富人,獲得更多的資產;窮人沒機會購置資產翻身,還會是窮人。最慘的是中產階級。除了極少數世外高人或與世隔絕的隱士,我們都逃不過歷史的洪流,這是必然的。因此,我們要找到自己的基本盤,什麼是基本盤?就是所有依靠的政策,優勢都可能會沒有,曾經熟悉的東西會失去,這個時候,依然可以靠自己實現的,那就是基本盤。基本盤不會讓你賺得更多,而是活得久。
實業、股市、工作等都需要有這樣基本盤,比如說實業時,有些時候人們會上頭,持續擴產,忘記低迷週期,產能過大是最大的風險,很多企業最終就是被這樣拖垮的。同時,不要用貸款,自己能做多大,做多大,能承受多少做多少,這樣不會賺得多,但也不會讓你死得快,甚至反而活得好。還記得之前《“虧錢效應”教會我們正確的財富觀》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72949777285539介紹過,個人經歷過的果樹林嗎?大家都在計算成本要不要投錢防止倒春寒,我們不要求那麼大利潤,反而有了不錯收成(因為很多農戶沒有想到歷史最大倒春寒,不投入導致絕收,果子價格上漲)。
股市也是類似,越是沒有風控系統,越是容易遭遇到風險;越是覺得底層邏輯沒有用,費事兒,越是會在吃大虧後感受到底層邏輯的價值,不是為了賺得多,而是為了活得久,這樣財富堆積多。因此,很多時候,所有看上去讓區域性多賺錢的操作,感受快感的都是陷阱,都是讓股民死得快的,就好比抽菸、喝酒等上癮的東西一樣,侵蝕的是你的生命;而鍛鍊身體,保持自律,少吃垃圾食品等,的確不舒服,卻可以讓你活得久更健康,越自律越自由。股市也是如此,也是有底層邏輯和風控體系,能博弈的品種越多,機會越多,不是束縛,而是一種保障。